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搞笑语录 搞笑语录
名句书法作品图片大全集_名句书法作品图片大全集高清_1
ysladmin 2024-06-08 人已围观
简介名句书法作品图片大全集_名句书法作品图片大全集高清 接下来,我将会为大家提供一些有关名句书法作品图片大全集的知识和见解,希望我的回答能够让大家对此有更深入的了解。下面,我们开始探讨一下名句书法作品图片大全集的
接下来,我将会为大家提供一些有关名句书法作品图片大全集的知识和见解,希望我的回答能够让大家对此有更深入的了解。下面,我们开始探讨一下名句书法作品图片大全集的话题。
1.办公室适合挂什么字画 励志名言书法前进路上的
2.古代名家书法作品欣赏
3.古诗春眠不觉晓的书法作品
4.四字书法名句有哪些?
5.书法名言警句
6.励志格言警句书法作品
办公室适合挂什么字画 励志名言书法前进路上的
时下很多企业进行办公室装修的时候都喜欢用书法作品作为点缀,这一做法有两个好处,第一让房屋装修风格美感展现更为出众,第二,让这些励志书法作品激励人心,让工作人员每天都干劲十足。
刘履瀛四尺横幅书法作品行书《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首先来说办公室字画一定要能够和工作相关联虽然不一定必须契合行业需求,但是一定要有工作表现展现,这样的作品才更适合办公室装修的氛围,例如刘履瀛四尺横幅书法作品行书《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就非常励志,以此种风格的字画作品作为办公室的装饰字画再合适不过,业精于勤,督促员工努力于自己的工作岗位,将工作做得更好。
? 孙书海四尺竖幅花鸟画雄鹰《大展宏图》场景图
办公室装修根据办公室的使用人员不同,字画的选择方面也有很多的区别,如果是企业的经理或者是董事长,字画选择方面就应该更加大气一些,能够展现出宏大的战略目标,能够使其宏伟的志向可以在书画作品上呈现,除了书法,国画当然也可以,孙书海四尺竖幅花鸟画雄鹰《大展宏图》在这方面堪称典范,不论是在经理的办公室张挂,还是在董事长的办公室重张挂效果都非常出色。
? 马东山四尺对开书法作品隶书《志存高远》场景图
励志书法作品是办公室装饰的首选,在风格选择方面没有太大的要求,不过一定要能够展现出励志向上的效果。例如马东山四尺对开书法作品隶书《志存高远》这幅书法作品,无论在任何行业的办公室张挂都有着极为出色的美感呈现,办公室张挂字画,除了要对其寓意进行选择之外,还要对其样式进行筛选,根据办公室的大小不同而异,例如办公室的面积相对较大,那么横幅作品更加合适一些,如果办公室的空间比较小,是多人办公,那么可能竖幅的作品在美感表现上会更出众一些。
古代名家书法作品欣赏
爱莲说是我国北宋学者周敦颐创作出来的文学作品,这部作品受到了许多人的喜爱。它的这部作品有独特的文学影响,同时,人们创作出来关于这首诗的硬笔书法作品也非常精美。下面是我整理的爱莲说周敦颐硬笔书法作品。 爱莲说周敦颐硬笔书法晋陶渊明独爱菊:晋朝陶渊明只喜爱菊花。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自称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死后谥靖节),是著名的隐士。陶渊明独爱菊花,常在诗里咏菊,如《饮酒》诗里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向来称为名句。
爱莲说周敦颐硬笔书法作品
自:自从。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唐国史补》里说:?京城贵游,尚牡丹?每春暮,车马若狂?种以求利,一本(一株)有直(同?值?)数万(指钱)者。甚:很,十分。李唐:指唐朝。唐朝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
爱莲说的创作背景
宋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著名的理学家周敦颐来星子任南康知军。周敦颐为人清廉正直,襟怀淡泊,平生酷爱莲花,人称濂溪先生。
周敦颐来星子后,在军衙东侧开挖了一口池塘,全部种植荷花。周敦颐来星子时已值暮年(55岁),又抱病在身,所以每当公余饭后,他或独身一人,或邀三五幕僚好友,于池畔赏花品茗,并写下了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爱莲说》。《爱莲说》虽短,但字字珠玑,历来为人所传诵。
一年以后,周敦颐由于年迈体弱辞官而去,在庐山西北麓筑堂定居讲学。他留下的莲池和那篇《爱莲说》,一直为后来者珍视。淳熙六年(公元1179年),朱熹调任南康知军,满怀对周敦颐的仰慕之情,重修爱莲池,建立爱莲堂,并从周的曾孙周直卿那儿得到周敦颐《爱莲说》的墨迹,请人刻之于石立在池边。朱熹作诗道:闻道移根玉井旁,花开十里不寻常; 月明露冷无人见, 独为先生引兴长。赏析《爱莲说》,其重点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这是全文的中心题意。古人写文一般都是借物抒怀,同样的一句话,都有二层意思,一层喻物,一层抒怀。同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也有第二层抒怀意思。隐喻作者本身具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高尚品格。
这也是他为官的经验总结,因为他不想同流合污。而?濯清莲而不妖?,不过是作者的一种良好愿望罢了。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道理?所以百花之中独莲而能为,弥足可贵也。这也是作者的感叹吧,因为在大环境中他是不可能做到独善其身的,除了逃避与远离。或者如他那样兢兢业业的守着自己的一份志节周敦颐的《爱莲说》从?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开篇,就是作此感叹吧。
周敦颐是中国理学的开山祖,他的理学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周敦颐从小喜爱读书,在家乡颇有名气,人们都说他?志趣高远,博学力行,有古人之风?。他的学问、气度,也感动过许多人来追随他学习,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程颐、程颢两兄弟,他们后来都成了南宋一代著名的理学家。
古诗春眠不觉晓的书法作品
古代书法名家作品,非常优美精秀的书法作品,跟着我一起进入古代书法名家的书法世界吧。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古代名家书法作品,希望对你有用!古代名家书法作品欣赏
古代名家书法作品1
古代名家书法作品2
古代名家书法作品3
古代名家书法作品4
古代草书大师十大家
一、张芝
张芝:生年不详,约卒于汉献帝初平三年(约公元192年),敦煌酒泉(今属甘肃)人,字伯英,善章草,后脱去旧习,省减章草点画、波桀,成为?今草?,张怀瓘《书断》称他?学崔(瑗)、杜(操)之法,因而变之,以成今草,转精其妙。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脉通于隔行?,三国魏书家韦诞称他为?草圣?。晋王羲之对汉、魏书迹,惟推钟(繇)、张(芝)两家,认为其余不足观。对后世王羲之、王献之草书影响颇深。
张芝刻苦练习书法的精神,历史上已传为佳话。晋卫恒《四体书势》中记载:张芝?凡家中衣帛,必书而后练(煮染)之;临池学书,池水尽墨?。后人称书法为?临池?,即来源于此。尤善章草,有「草圣」之誉,当时的人珍爱其墨甚至到了「寸纸不遗」的地步。评价相当高,尤以草书为最。
张芝书法的原迹流传极少,只有宋刻的《淳化阁帖》卷二载张芝五帖,这些是真品还是伪品,众说纷纭,至今难以论定。
二、王羲之
王羲之(303?361年),汉族,字逸少,号澹斋,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他的儿子王献之书法也很好,人们称他们两为"二王",另一个儿子王凝之官至左将军,因曾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王会稽?。代表作品有:楷书《乐毅论》、《黄庭经》、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行楷《兰亭序》等。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冶于一炉,创造出?天质自然,丰神盖代?的行书,被后人誉为?书圣?。
三、王献之
王献之(344年-386年),东晋书法家、诗人,字子敬,祖籍山东临沂,生于会稽(今浙江绍兴),王羲之第七子。官至中书令,为与后世书法家王珉区分,人称王大令。与其父并称为?二王?。
王献之自小跟随父亲练习书法,胸有大志,后期兼取张芝,别为一体。他以行书和草书闻名,但是楷书和隶书亦有深厚功底。由于唐太宗并不十分欣赏其作品,使得他的作品未象其父作品那样有大量留存。传世名作《洛神赋十三行》又称?玉版十三行?。
王献之的书法艺术,主要是继承家法,但又不墨守成规,而是另有所突破。在他的传世书法作品中,不难看出他对家学的承传及自己另辟蹊径的踪迹。前人评论王献之的书法为"丹穴凰舞,清泉龙跃。精密渊巧,出于神智"。他的用笔,从"内拓"转为"外拓"。
他的草书,更是为人称道。俞焯曾说:"草书自汉张芝而下,妙人神品者,官奴一人而已。"他的传世草书墨宝有《鸭头丸帖》、《中秋帖》等,皆为唐摹本,他的《鸭头丸帖》,行草,共十五字,绢本。清代吴其贞在《书画记》里对此帖推崇备至,认为:"(此帖)书法雅正,雄秀惊人,得天然妙趣,为无上神品也。"他的《中秋帖》行草,共二十二字,神采如新,片羽吉光,世所罕见。清朝乾隆皇帝将它收入《三希帖》,视为"国宝"。
他还创造了"一笔书",变其父上下不相连之草为相连之草,往往一笔连贯数字,由于其书法豪迈气势宏伟,故为世人所重。
王献之学书和他的父亲一样,不局限于学一门一体,而是穷通各家。所以能在?兼众家之长,集诸体之美?的基础上,创造出自己独特的风格。终于取得了与王羲之并列的艺术地位。书迹有宋米芾临的《中秋帖》等。
由晋末至梁代的一个半世纪,他的影响甚至超过了其父王羲之。一直到了唐代,唐太宗竭力褒扬王羲之而贬抑王献之,一些书法评论家才开始认为王献之的书法比不上他的父亲王羲之。但是宋代书法家米芾,主要是向王献之学习。现代著名学者、书法家胡小石更认为张旭、怀素一派之"狂草",便是由王献之草书发展而成的。
四、孙过庭
孙过庭,648年生,703年逝世,字虔礼,其籍贯有二说:一说陈留(今河南开封)人;一说富阳(今杭州西南部)人。一般均称富阳人,可是他自称吴郡(今江苏苏州)人。陈子昂为其作墓志铭,谓过庭?四十见君,遭谗慝之议。?他是唐高宗、武则天时人,官右卫胄曹参军、率府录事参军。擅长书法和书法理论,他博雅能文章,真行草书尤工。草书师法?二王?。?工于用笔,俊拔刚断?(《书断》),如?丹崖绝壑,笔势坚劲?(唐韦续《续书品》)。以草书擅名,尤妙于用笔,隽拔刚折,尚异好奇。他又善于临摹古帖,往往真赝不易分辨。唐高宗曾谓过庭小字足以迷乱羲、献,其逼真可知。陈子昂《祭率府孙录事文》说:?元常既殁,墨妙不传,君之遗翰,旷代同仙。?把孙书迹,比作魏的钟繇,可见对孙氏的书法造诣推崇备至。过庭又是一位书法理论家,他著有《书谱》,深得书法之旨趣。至今流传,成为学习草书的楷范。宋高宗评述:?《书谱》匪特文词华美,且草法兼备。?可见此《书谱》不但书法浓润圆熟,而且文中有很多精辟的独到见解,可以说是书文并茂的典范。他还书有《千字文》、《景福殿赋》等。他的名迹《书谱》,墨迹本,孙过庭撰并书。书于垂拱三年(687),草书,纸本。纵27.2厘米,横898.24厘米。每纸16至18行不等,每行8至12字,共351行,3500余字。衍文70余字,?汉末伯英?下阙30字,?心不厌精?下阙30字。《书谱》在宋内府时尚有上、下二卷,下卷散失后,现传世只上卷。孙氏在数十年的书法实践中,认为汉唐以来论书者?多涉浮华,莫不外状其形,内迷其理。?因撰《书谱》一卷,于运笔评加阐述,故唐宋间亦称为《运笔论》。《书谱》真迹,流传有绪,原藏宋内府,钤有?宣和?、?政和?。宋徽宗题签。后归孙承泽,又归安岐,后归清内府,旧藏故宫博物院,现藏台湾,俗称真迹本《书谱》。有影印本出版。《书谱》是中国书学史上一篇划时代的书法论著,提出他著名的书法观:?古不乖时,今不同弊?,为书法美学理论奠定了基础。在书法艺术上的成就是与他在书法理论上的成就相统一的。孙过庭书法,上追?二王?,旁采章草,融二者为一体,并出之己意,笔笔规范,极具法度,有魏晋遗风。
五、张旭
张旭,字伯高,一字季明,吴郡(江苏苏州)人。初仕为常熟尉,后官至金吾长史,人称?张长史?。其母陆氏为初唐书家陆柬之的侄女,即虞世南的外孙女。陆氏世代以书传业,有称于史。张旭为人洒脱不羁,豁达大度,卓尔不群,才华横溢,学识渊博。与李白、贺知章相友善,杜甫将他三人列入?饮中八仙?。是一位极有个性的草书大家,因他常喝得大醉,就呼叫狂走,然后落笔成书,甚至以头发蘸墨书写,故又有?张颠?的雅称。后怀素继承和发展了其笔法,也以草书得名,并称?颠张醉素?。唐文宗曾下诏,以李白诗歌、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又工诗,与贺知章、张若虚、包融号称?吴中四士?。
张旭的书法,始化于张芝、二王一路,以草书成就最高。史称?草圣?。他自己以继承?二王?传统为自豪,字字有法,另一方面又效法张芝草书之艺,创造出潇洒磊落,变幻莫测的狂草来,其状惊世骇俗。相传他见公主与担夫争道,又闻鼓吹而得笔法之意;在河南邺县时爱看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并因此而得草书之神。颜真卿曾两度辞官向他请教笔法。张旭是一位纯粹的艺术家,他把满腔情感倾注在点画之间,旁若无人,如醉如痴,如癫如狂。唐韩愈《送高闲上人序》中赞之:?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观于物,见山水崖谷、鸟兽虫鱼、草木之花实、日月列星、风雨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战斗、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故旭之书,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以此终其身而名后世。?这是一位真正的艺术家对艺术的执着的真实写照。难怪后人论及唐人书法,对欧、虞、褚、颜、柳、素等均有褒贬,唯对张旭无不赞叹不已,这是艺术史上绝无仅有的。
传世书迹有《肚痛帖》、《古诗四帖》等。
六、怀素
怀素(737~799),唐代书法家。俗姓钱,字藏真,湖南零陵郡人。生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卒于德宗贞元十五年(799)。因他出家为僧,书史上称他?零陵僧?或?释长沙?。
怀素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书法家,他的草书称为?狂草?,用笔圆劲有力,使转如环,奔放流畅,一气呵成,和张旭齐名。后世有?张颠素狂?或?颠张醉素?之称。可以说是古典的浪漫主义艺术,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他也能做诗,与李白、杜甫、苏涣等诗人都有交往。好饮酒,每当饮酒兴起,不分墙壁、衣物、器皿,任意挥写,时人谓之?醉僧?。他的草书,出于张芝、张旭。唐吕总《读书评》中说:?怀素草书,援毫掣电,随手万变?,宋朱长文《续书断》列怀素书为妙品。评论说:?如壮士拔剑,神彩动人。?
怀素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忽发出家之意?,父母想阻也阻止不了。他在《自叙帖》里开门见山他说:?怀素家长沙,幼而事佛,经禅之暇,颇喜笔翰。?他勤学苦练的精神是十分惊人的。因为买不起纸张,怀素就找来一块木板和圆盘,涂上白漆书写。后来,怀素觉得漆板光滑,不易着墨,就又在寺院附近的一块荒地,种植了一万多株的芭蕉树。芭蕉长大后,他摘下芭蕉叶,铺在桌上,临帖挥毫。由于怀素没日没夜的练字,老芭蕉叶剥光了,小叶又舍不得摘,于是想了个办法,乾脆带了笔墨站在芭蕉树前,对着鲜叶书写,就算太阳照得他如煎似熬;刺骨的北风冻得他手肤迸裂,他还是在所不顾,继续坚持不懈地练字。他写完一处,再写另一处,从未间断。这就是有名的怀素芭蕉练字。
在长安怀素声誉青云直上,歌颂他草书的诗篇有37篇之多。他的草书有《自叙帖》、《苦笋帖》、《食鱼帖》、《圣母帖》、《论书帖》、《大草千文》、《小草千文》《四十二章经》、《千字文》、《藏真帖》、《七帖》、《北亭草笔》等等。其中《食鱼帖》极为瘦削,骨力强健,谨严沉着。而《自叙帖》其书由于与书《食鱼帖》时心情不同,风韵荡漾。真是各尽其妙。米芾《海岳书评》:?怀素如壮士拨剑,神采动人,而回旋进退,莫不中节。?唐代诗人多有赞颂,如李白有《草书歌行》,曼冀有《怀素上人草书歌》。
七、黄庭坚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黄豫章,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哲宗立,召为校书郎、《神宗实录》检讨官。后擢起居舍人。绍圣初,新党谓其修史?多诬?,贬涪州别驾,安置黔州等地。徽宗初,羁管宜州卒。宋英宗治平四年进士,绍圣初以校书郎坐修《神宗实录》失实被贬职,后来新党执政,屡遭贬,死于宜州贬所。
擅文章、诗词,尤工书法。诗风奇崛瘦硬,力摈轻俗之习,开一代风气。早年受知于苏轼,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诗与苏轼并称?苏黄?,有《豫章黄先生文集》。词与秦观齐名,有《山谷琴趣外篇》、龙榆生《豫章黄先生词》。词风流宕豪迈,较接近苏轼,为?江西诗派?之祖。主要墨迹有《松风阁诗》、《华严疏》、《经伏波神祠》、《诸上座》、《李白忆旧游诗》、《苦笋赋》等。书论有《论近进书》、《论书》、《清河书画舫》、《式古堂书画汇考》著录。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诗与苏轼齐名,人称?苏黄?,诗风奇崛瘦硬,力摈轻俗之习。开一代风气,为江西诗派的开山鼻祖。书法精妙,与苏、米、蔡并称?宋四家?。词与秦观齐名,艺术成就不如秦观。晚年近苏轼,词风疏宕,深于感慨,豪放秀逸,时有高妙。有《山谷词》。
黄庭坚书法初以宋代周越为师,后来受到颜真卿、怀素、杨凝式等人的影响,又受到焦山《瘗鹤铭》书体的启发,行草书形成自己的风格。黄庭坚大字行书凝练有力,结构奇特,几乎每一字都有一些夸张的长画,并尽力送出,形成中宫紧收、四缘发散的崭新结字方法,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在结构上明显受到怀素的影响,但行笔曲折顿挫,则与怀素节奏完全不同。在他以前,圆转、流畅是草书的基调,而黄庭坚的草书单字结构奇险,章法富有创造性,经常运用移位的方法打破单字之间的界限,使线条形成新的组合,节奏变化强烈,因此具有特殊的魅力,成为北宋书坛杰出的代表,与苏轼成为一代书风的开拓者。后人所谓宋代书法尚意,就是针对他们在运笔、结构等方面更变古法,追求书法的意境、情趣而言的。草书有《李白忆旧游诗卷》、《诸上座帖》等,结字雄放瑰奇,笔势飘动隽逸,在继承怀素一派草书中,表现出黄书的独特面貌。
八、董其昌
明代后期著名画家、书法家、书画理论家、书画鉴赏家。?华亭派?的主要代表。董其昌生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四(1555)年,卒于明毅宗崇祯九(1636)年,他字玄宰,一字元宰,号思白,又号香光居士,人称?董华亭?。万历进士,授编修,官至礼部尚书。华亭(上海松江)人。一作上海人(上海在唐为华亭县地,清属松江府。华亭、云间、松江、上海、娄县俱为一地)。
董的书法以行草书造诣最高。董其昌虽处于赵孟頫、文征明书法盛行的时代,但他的书法并没有一味受这两位书法大师的左右。他的书法综合了晋、唐、宋、元各家的书风,自成一体,其书风飘逸空灵,风华自足。笔画园劲秀逸,平淡古朴。用笔精到,始终保持正锋,少有偃笔、拙滞之笔;在章法上,字与字、行与行之间,分行布局,疏朗匀称,力追古法。用墨也非常讲究,枯湿浓淡,尽得其妙。书法至董其昌,可以说是集古法之大成,? 六体?和?八法?在他手下无所不精,在当时已?名闻外国,尺素短札,流布人间,争购宝之。?(《明史?文苑传》)。一直到清代中期,康熙、乾隆都以董的书为宗法,备加推崇、偏爱,甚而亲临手摹董书,常列于座右,晨夕观赏。康熙曾为他的墨迹题过一长段跋语加以赞美:?华亭董其昌书法,天姿迥异。其高秀圆润之致,流行于褚墨间,非诸家所能及也。每于若不经意处,丰神独绝,如清风飘拂,微云卷舒,颇得天然之趣。尝观其结构字体,皆源于晋人。盖其生平多临《阁帖》,于《兰亭》、《圣教》,能得其运腕之法,而转笔处古劲藏锋,似拙实巧。?颜真卿、苏轼、米芾以雄奇峭拔擅能,而要底皆出于晋人。赵孟頫尤规模二王。其昌渊源合一,故摹诸子辄得其意,而秀润之气,独时见本色。草书亦纵横排宕有致,朕甚心赏。其用墨之妙,浓淡相间,更为绝。临摹最多,每谓天姿功力俱优,良不易也。?据说,康熙还亲自临写董书,致使董书得以风靡一时,出现了满朝皆学董书的热潮。一时追逐功名的士子几乎都以董书为求仕捷径。在康熙、雍正之际,他的书法影响之深,是其他书法家无法比拟的。
清代著名学者、书法家王文治《论书绝句》称董其昌的书法为?书家神品?。谢肇称其?合作之笔,往往前无古人?。周之士说他?六体八法,靡所不精,出乎苏,入乎米,而丰采姿神,飘飘欲仙?。
九、王铎
王铎(1592?1652年)字觉斯,一字觉之。号十樵,号嵩樵,又号痴庵、痴仙道人,别署烟谭渔叟。孟津(今河南孟津)人。幼时家境十分贫寒,过着"不能一日两粥"的生活。明朝天启二年(1622年)中进士,累擢礼部尚书。王铎身逢乱世,仕途多变,1644年李自成攻克北京,明崇祯帝自缢于景山。马士英等在南京拥立福王,待为东阁大学士。满清入关后被授予礼部尚书、官弘文院学士,加太子少保,于顺治九年病逝故里。福王南京称制等待为东阁大学士。入清官至大学士,擢礼部尚书。铎博学好古,工诗文。画山水宗荆、并、丘壑峻伟,皴擦不多,以晕染作气,傅以淡色,沉沉丰蕴,意趣自别。山水花木竹石,皆用书中关纽。间作兰、竹、梅、石,洒然有物外趣。尤擅书法,行草宗二王,正书师钟繇,亦多自出胸臆,有《拟山园法帖》,诸体悉备,名重当代,学者宗之,顺治三年(1646)作《渔舟萧闲图》,收入《历代名贤画粹》;顺治七年(1650)作《雪景山水图》,收入日本《支那名画宝鉴》;顺治八年(1651)罢官归里,作《兰石图》卷、《山水卷》,分别收入《新版世界美术全集》、《支那名画宝鉴》。顺治九年卒,享年六十一岁,谥文安。
王铎诗文书画皆有成就,尤其以书法独具特色,世称?神笔王铎?。他的书法与董其昌齐名,明末有?南董北王?之称,他书法用笔,出规入矩,张弛有度,却充满流转自如,力道千钧的力量。王铎擅长行草,笔法大气,劲健洒脱,淋漓痛快,戴明皋在《王铎草书诗卷跋》中说:?元章(米芾)狂草尤讲法,觉斯则全讲势,魏晋之风轨扫地矣,然风樯阵马,殊快人意,魄力之大,非赵、董辈所能及也。?他的墨迹传世较多,不少法帖、尺牍、题词均有刻石,其中最有名的是《拟山园帖》和《琅华馆帖》。
其书法在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深受欢迎。日本人对王铎的书法极其欣赏,还因此衍发成一派别,称为?明清调?。他的《拟山园帖》传入日本,曾轰动一时。他们把王铎列为第一流的书法家。提出了?后王(王铎)胜先王(王羲之)?的看法
十、傅山
傅山,明万历三十五年至清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07──1684,78岁),字青主,号真山,山西阳曲(今太原)人。是我国明末著名的学者、书法家、诗人、医学家。傅山出身于书香门第,祖上多有文名,但至其父,家道开始中落。傅山兄弟三人,他排行第二。兄与弟都是平常之人,惟独傅山自幼聪敏,博文强记,勤奋好学,善于思考。他继承家学,并发扬光大,著有《霜红龛集》四十卷。
在诗、文、书、画诸方面,傅山皆善学妙用,造诣颇深。其知识领域之广、成就之大,在清初诸儒中,无出其右者。傅山的书法被时人尊为?清初第一写家?。他的书法初学赵孟頫、董其昌,几乎可以乱真。他的《上兰五龙洞场圃记》为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作,与宋人风范毫无二致。宋代文人喜欢用生辟的字眼和典故,傅山也是如此。他学富五车,积学深厚,又颇具个性,加之书法界有了张瑞图、黄道周、王铎和倪元璐等诸名家的影响,傅山的书法更是具有一种奇特的怪味。当然最主要的还是他的人生观和审美观起了决定性作用。他对颜真卿的人品书品推崇倍至,简直是五体投地。他写大字喜用颜体,如《集古梅花诗》,就是写小楷也用颜体,如《逍遥游》。邓散木《临池偶得》中说:?傅山的小楷最精,极为古拙,然不多作,一般多以草书应人求索,但他的草书也没有一点尘俗气,外表飘逸内涵倔强,正象他的为人?。他的颜体写得非常好,流传至今的颜体大字楹联和榜书多件,皆端庄遒劲,刚健有力。他总结出?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于直率毋安排?的经验。
傅山草书的线条和语言上有很多自己的东西,连绵气息排山倒海,情感比王铎更充沛。他以大草形式写行草,增加了联绵的线条与组合,更加丰富,更有表现力。
四字书法名句有哪些?
《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著名之作。这首诗抒发了对烂漫醉人春光的喜悦,对生机勃勃春意的酷爱。那么,关于古诗春眠不觉晓的书法作品,你欣赏过吗?下面是我整理的古诗春眠不觉晓的书法作品。 古诗春眠不觉晓的书法作品欣赏
古诗春眠不觉晓的书法作品1
古诗春眠不觉晓的书法作品2
古诗春眠不觉晓的书法作品3
古诗春眠不觉晓的书法作品4
古诗春眠不觉晓的书法作品5
古诗春眠不觉晓的书法作品6
古诗春眠不觉晓的书法作品7
古诗春眠不觉晓的书法作品8
春晓的作品特点《春晓》
宋人叶绍翁《游园不值》诗中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古今传诵的名句。其实,在写法上是与《春晓》有共同之处的。叶诗是通过视觉形象,由伸出墙外的一枝红杏,把人引入墙内、让人想象墙内;孟诗则是通过听觉形象,由阵阵春声把人引出屋外、让人想象屋外。只用淡淡的几笔,就写出了晴方好、雨亦奇的繁盛春意。两诗都表明,那盎然的春意,自是阻挡不住的,你看,它不是冲破了围墙屋壁,展现在你的眼前、萦回在你的耳际了吗?
施补华曰:?诗犹文也,忌直贵曲。?(《岘佣说诗》)这首小诗仅仅四行二十个字,写来却曲屈通幽,回环波折。首句破题,写春睡的香甜;也流露着对朝阳明媚的喜爱;次句即景,写悦耳的春声,也交代了醒来的原因;三句转为写回忆,末句又回到眼前,由喜春翻为惜春。爱极而惜,惜春即是爱春──那潇潇春雨也引起了诗人对花木的担忧。时间的跳跃、阴晴的交替、感情的微妙变化,都很富有情趣,能给人带来无穷兴味。
书法名言警句
如下:1、知识无底,学海无涯,生命有限,学问无涯,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2、井底之蛙,所见太小,火要空心、人要实心,好事多做,恶事莫为。
3、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4、不知则问,不能则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知人者智,自知则明。
5、善不可失,恶不可长,记人之善,忘人之过。
需知:
四字成语书法是中华文化浓缩的精华,融入了古人的智慧,蕴含丰富的哲学道理,说是字字珠玑一点也不为过。
书法是一门富有感情的艺术,在每幅书法作品中,我们可以深切的体会到感情的真挚,也正是这种灵性的熏陶赋予作品以酣畅淋漓之风。
励志格言警句书法作品
书法名言警句
1、生命的短促,只有美德能将它留传到遥远的后世。莎士比亚
2、人貌有好丑,而君子小人之态,不可掩也,言有辩讷,而君子小人之气,不可欺也。书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乱也。苏轼《书论》
3、一人传虚,百人传实。
4、览天地之心,推圣人之情,折疑论之中,理俗儒之诤。赵壹《非草书》
5、笔下龙蛇似有神。张怀谨
6、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德莱塞
7、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8、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一不可以为书。刘熙栽《艺概》
9、人看从小,马看踢蹄。
10、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生命。大仲马
11、龙无云不行,鱼无水不生。
12、打人不打脸,吃饭不夺碗。
13、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矣。柳公权
14、诚信是一种心灵的开放。拉罗什福科
15、诚实人说的话,像他的抵押品那样可靠。塞万提斯
16、诚实是一个人得以保持的最高尚的东西乔臾
17、正书法,所以正人心也,所以闲圣道也。项穆《书法雅言》
18、且其浩浩落落之怀,一皆寓于笔墨之际,所谓品高,韵自胜焉。张沅《石涛画语录》
19、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20、一手捉不住两条鱼,一眼看不清两行书。
21、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资治通鉴》
22、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声画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动情乎。扬雄《法言》
23、学术经论,皆由心起,其心不正,所动悉邪。柳公权曰:心正则笔正。项穆《书法雅言》
24、笔秃千管,墨磨万锭。苏轼
25、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26、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程颐
27、人讲礼义为先,树讲花果为原。
28、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幽深之理,伏于杳冥之间;岂常情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测。张怀谨
29、手与神运,艺从心得。其志一于书,轩冕不能移,贫贱不能屈,浩然自得,以终其身。朱文长《续书断》
30、信用是难得失的,费十年功夫积累的信用,往往由于一时的言行而失掉。池田大作
31、一个不敌两人计,三人合唱二台戏。
32、诚信为人之本。鲁迅
33、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李嗣真
34、云鹤游天,群鸿戏海。
35、欺人只能一时,而诚信才是长久之策。约翰雷
36、大欺小,不公道;大帮小,呱呱叫。
37、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38、时时只见龙蛇走。李白
39、不认识痛苦,就不是一条好汉。 雨 果
40、微小的知识使人骄傲,丰富的知识使人谦逊。达芬奇
41、善良这是天才者的伟大品质之一。安格尔
42、要我们买他的诚实,这种人出售的是他的名誉。沃夫格
43、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司马光
44、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45、失去了诚信,就等同于敌人毁灭了自己。莎士比亚
46、或寄以骋纵横之志,或托以散郁结之怀。虽至贵不能抑其高,虽妙算不能量其力。张怀谨
47、诚实是力量的一种象征,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和内心的安全感与尊严感艾琳卡瑟
48、人品既殊,性情各异,笔势所运,邪正自形。项穆《书法雅言》
49、真正的友情,是一株成长缓慢的植物。 华盛顿
50、写字如画狗,越描越丑。
51、一羽示风向,一草示水流。
52、故以道德、事功、文章、风节着者,代不乏人。论世者,慕其人,益重其书,书人遂并不朽于千古。朱和羹《临池心解》
53、瓜无滚圆,人无十全。
54、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富兰克林
55、喜即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即气郁而字敛,乐则字平而字丽。情有重轻,则字之敛舒险丽,亦有深浅,变化无穷。陈绎曾《翰林要诀》
56、夫书禀乎人性,疾者不可使之令徐:徐者不可使之令疾。蔡邕《石室神授笔势》
57、内不欺已,外不欺人弘一大师
58、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 雨 果
59、一手难遮两耳风,一脚难登两船。
60、十月怀胎,一朝分娩。
61、书画清高,首重人品,品节既优,不但人人重其笔墨,更钦仰其人。松年《颐园画论》
62、患难困苦,是磨炼人格之最高学校。 梁启超
63、如果习惯于说空话,最可敬的人也会失掉尊严。格言
64、不须犯一口说,不须着一意念,只凭真真诚诚行将去,久则自有不言之信,默成之孚吕坤
65、立品之人,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王妤
66、出门看天色,炒菜看火色。
67、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68、挥毫落笔如云烟。杜甫
69、真话说一半常是弥天大谎。富兰克林
70、伟大人格的素质,重要的是一个诚字。鲁迅
71、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
72、一笔画不成龙,一锹挖不出井。
73、见人不施礼,枉跑四十里;见人施一礼,少走十里地。
74、书肇于自然。蔡邕
75、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
76、凡人各殊气血,异筋骨。心有疏密,手有巧拙,书之好丑,在于心手。张彦远《法书要录》
77、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妙。心神不正,书则欹斜;志气不和,字则颠仆。虞世南《笔髓论》
78、小的不哄,老的不欺。
79、一分价钱一分货,十分价钱买不错。
80、引笔奋力,若鸿鹄高飞,邈邈翩翩。
81、单独一个人可能灭亡的地方,两个人在一起可能得救。 巴尔扎克
82、走正直诚实的生活道路,定会有一个问心无愧的归宿。高尔基
83、学书者有两观:曰观物,曰观我。观物以类情,观我以通德。刘熙载《艺概》
84、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帖乃秀润生。米芾
85、人在智慧上应当是明豁的,道德上应该是清白的,身体上应该是清洁的。契诃夫
86、字无百日功。
87、没有朋友也没有敌人的人,就是凡夫俗子。 拉法特
88、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89、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是则理性情者,书之首务也。刘熙载《艺概》
90、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
91、诚信者,天下之结也。《墨子》
92、一样事,百样做。
93、学书则知识学可以致远。张彦远
94、书法不过一技耳,然立品是第一关头。品高者,一点一画,自有清刚雅正之气;品下者,虽激昂顿挫,俨然可观,而纵横刚暴,未免流露楮外。朱和羹《临池心解》
95、小心不怕多,有礼不在迟。
96、龙威虎振,剑拔弩张。袁昂
97、不怕衣服有补钉,只怕心灵有污点。
98、对众人一视同仁,对少数人推心置腹,对任何人不要亏负。 莎士比亚
99、得时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孙过庭《书谱》
100、字不可重笔,话不可乱传。
101、龙跳天门,虎卧凤阁。
102、祸莫大于无信傅玄
103、无声之音,无形之相。张怀谨
104、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105、故书也者,心学也;写字者,写志也。刘熙载《艺概》
106、人背信则名不达。刘向
107、自不诚,则欺心而弃己,与人不诚,则丧德而增怨。宋杨时《河南程氏粹言论学篇》
108、让礼一寸,得礼一尺。
109、真诚是一种心灵的开放。拉罗什富科
110、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韩渥
111、叫人不蚀本,舌头打个滚。
112、书尚清而厚,清厚要必本于心行。不然,书虽幸免薄浊,亦但为他人写照而已。刘熙载《艺概》
113、最困难之时,就是离成功不远之日。 拿破仑
114、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老子
115、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116、夫人灵于万物,心主于百海故心之所发,蕴之为道德,显之为经纶,树之为勋猷,立之为节操,宣之为文章,运之为字迹。项穆《书法雅言》
117、婉若银钩,源若惊鸾。索靖
118、道德确实不是指导人们如何使自己幸福的教条,而是指导人们如何配享有幸福的学说。康德,德国哲学家
119、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孙过庭
120、十个钱要花,一个钱要剩
121、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孟子
122、打怕的人是假的,敬怕的人是真的。
123、在各种孤独中间,人最怕精神上的孤独。 巴尔扎克
124、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程颐
125、夫书者,英杰之馀事,文章之急务也。虽其为道,贤不肖皆可学,然贤能之常多,不肖者能之常少也,岂以不肖者能之而贤者遽弃之不事哉!朱文长《续书断》
126、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
127、体象卓然,殊今异古。落落珠玉,飘飘缨组。张怀声
128、龙眼识珠,凤眼识宝,牛眼识草。
129、古人论书云:一须人品高,二须师法古,是书之法,学者习之,故当熟之于手,必先修诸德以熟之于身。德而熟之于身,书之于手,如是而为书焉。《书法三味》
130、人之所助者,信也。《周易》
131、一口吃不成胖子,一步跨不到天边。
精选阅读
书法名句
书法名句
1、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一不可以为书。刘熙栽《艺概》
2、言心声也,书心画也。西汉学者扬雄
3、书尚清而厚,清厚要必本于心行。不然,书虽幸免薄浊,亦但为他人写照而已。刘熙载《艺概》
4、何处一屏风,分明怀素踪。虽多尘色染,犹见墨痕浓。怪石奔秋涧,寒藤挂古松。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唐代诗人韩偓《草书屏风》
5、得时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孙过庭《书谱》
6、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矣。柳公权
7、龙威虎振,剑拔弩张。袁昂
8、词源倒流三峡水,笔阵独扫千人军。唐代诗人杜甫《醉歌行》
9、老夫之书,本无法也。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黄庭坚《山谷文集》
10、学书则知识学可以致远。张彦远
11、心正则笔正。北宋文学家苏轼《书唐氏六家书后》
12、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13、体象卓然,殊今异古。落落珠玉,飘飘缨组。仓颉之嗣。小篆之祖。以名称书,遗迹石鼓。唐代书法家张怀瓘《书断》
14、笔下龙蛇似有神。张怀谨
15、或寄以骋纵横之志,或托以散郁结之怀。虽至贵不能抑其高,虽妙算不能量其力。张怀谨
16、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韩渥
17、一点失所,若美女之眇一目;一画失所,如壮士之折一肱。元末明初文史学家陶宗仪《书史会要书法》
18、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幽深之理,伏于杳冥之间;岂常情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测。张怀谨
19、书之要,统于骨气二字。清代文学家刘熙载《艺概书概》
20、挥毫落笔如云烟。杜甫
21、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黄庭坚《以右军书数种赠丘十四》
22、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涯,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唐代书法家孙过庭《书谱》
23、人品既殊,性情各异,笔势所运,邪正自形。项穆《书法雅言》
24、且其浩浩落落之怀,一皆寓于笔墨之际,所谓品高,韵自胜焉。张沅《石涛画语录》
25、引笔奋力,若鸿鹄高飞,邈邈翩翩。
26、行于简易闲澹之中,而有深远无穷之味。范温
27、时时只见龙蛇走。唐代诗人李白
28、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南朝梁皇帝萧衍
29、飘如游云,矫若惊龙。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
30、疾风吹劲草,烈火炼真金;不经寒霜苦,安能香袭人。锋自磨砺出,玉乃雕琢成;人而不苦练,焉能艺精深。李铎
31、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帖乃秀润生。北宋书法家,画家米芾《海岳名言》
32、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李嗣真
33、体象卓然,殊今异古。落落珠玉,飘飘缨组。张怀声
34、无声之音,无形之相。张怀谨
35、夫书者,英杰之馀事,文章之急务也。虽其为道,贤不肖皆可学,然贤能之常多,不肖者能之常少也,岂以不肖者能之而贤者遽弃之不事哉!朱文长《续书断》
36、翰墨之美,多以身后腾声。唐代书法家张怀瓘
37、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是则理性情者,书之首务也。刘熙载《艺概》
38、学书者有两观:曰观物,曰观我。观物以类情,观我以通德。刘熙载《艺概》
39、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晋代女书法家卫夫人《笔阵图》
40、学书当自成一家之体。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学书自成家说》
41、婉若银钩,源若惊鸾。索靖
42、怒猊抉五,渴骥奔泉。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新唐书徐浩传》
43、喜即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即气郁而字敛,乐则字平而字丽。情有重轻,则字之敛舒险丽,亦有深浅,变化无穷。陈绎曾《翰林要诀》
44、览天地之心,推圣人之情,折疑论之中,理俗儒之诤。赵壹《非草书》
45、凡人各殊气血,异筋骨。心有疏密,手有巧拙,书之好丑,在于心手。张彦远《法书要录》
46、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唐代诗人杜甫《饮中八仙歌》
47、龙跳天门,虎卧凤阁。
48、无声之音,无形之相。唐代书法家张怀瓘
49、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帖乃秀润生。米芾
50、学术经论,皆由心起,其心不正,所动悉邪。柳公权曰:心正则笔正。项穆《书法雅言》
51、意在笔前,然后作字。东晋书法家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
52、书肇于自然。蔡邕
53、笔秃千管,墨磨万锭。苏轼
54、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55、时时只见龙蛇走。李白
56、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南朝梁皇帝萧衍《古今书人优劣评》
57、故以道德、事功、文章、风节着者,代不乏人。论世者,慕其人,益重其书,书人遂并不朽于千古。朱和羹《临池心解》
58、故书也者,心学也;写字者,写志也。刘熙载《艺概》
59、字无百日功。
60、立品之人,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王妤
61、书中有画,画中亦有书。清代学者方玉润《星烈日记汇要游艺》
62、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霏露结,状若断面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正。唐朝第二位皇帝李世民《王羲之传论》
63、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幽深之理,伏于杳冥之间;岂常情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测。唐代书法家张怀瓘《书议》
64、夫书禀乎人性,疾者不可使之令徐:徐者不可使之令疾。蔡邕《石室神授笔势》
65、婉若银钩,漂若惊鸾。西晋书法家索靖
66、写字如画狗,越描越丑。
67、书画清高,首重人品,品节既优,不但人人重其笔墨,更钦仰其人。松年《颐园画论》
68、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唐代书法家孙过庭
69、字怕练,马怕骑。
70、字不可重笔,话不可乱传。
71、行行若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唐朝开国宰相房玄龄《晋书王羲之传》
72、云鹤游天,群鸿戏海。南朝梁皇帝萧衍
73、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妙。心神不正,书则欹斜;志气不和,字则颠仆。虞世南《笔髓论》
74、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孙过庭
75、夫人灵于万物,心主于百骸。故心之所发,蕴之为道德,显之为经纶,树之为勋猷,立之为节操,宣之为文章,运之为字迹。项穆《书法雅言》
76、点画皆有筋骨,字体自然雄媚。唐代书法家颜真卿《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
77、龙威虎振,剑拔弩张。南朝梁书画家袁昂《古今书评》
78、怒蹄蹴踏苍山颓,岧嶤臃肿难为状。清代文人严允肇《洗象行》
79、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声画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动情乎。扬雄《法言》
80、书法不过一技耳,然立品是第一关头。品高者,一点一画,自有清刚雅正之气;品下者,虽激昂顿挫,俨然可观,而纵横刚暴,未免流露楮外。朱和羹《临池心解》
81、正书法,所以正人心也,所以闲圣道也。项穆《书法雅言》
82、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平齐,便不是书法,但得其点画耳。东晋书法家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
83、夫马,筋多肉少为上,肉多筋少为下;书亦如之,皆欲骨内相称,神貌洽然。唐代书法家张怀瓘《六体书论》
84、人貌有好丑,而君子小人之态,不可掩也,言有辩讷,而君子小人之气,不可欺也。书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乱也。苏轼《书论》
85、凡善书画者,未有不品学兼长,居官更讲政绩声名,所以后世贵重。松年《颐园论画》
86、古人论书云:一须人品高,二须师法古,是书之法,学者习之,故当熟之于手,必先修诸德以熟之于身。德而熟之于身,书之于手,如是而为书焉。《书法三味》
87、手与神运,艺从心得。其志一于书,轩冕不能移,贫贱不能屈,浩然自得,以终其身。朱文长《续书断》
88、拳要打,字要练。
89、云鹤游天,群鸿戏海。
书法名人名言
书法名人名言
1、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一不可以为书。刘熙栽《艺概》
2、人貌有好丑,而君子小人之态,不可掩也,言有辩讷,而君子小人之气,不可欺也。书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乱也。苏轼《书论》
3、喜即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即气郁而字敛,乐则字平而字丽。情有重轻,则字之敛舒险丽,亦有深浅,变化无穷。陈绎曾《翰林要诀》
4、故书也者,心学也;写字者,写志也。刘熙载《艺概》
5、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帖乃秀润生。米芾
6、立品之人,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王妤
7、笔下龙蛇似有神。张怀谨
8、或寄以骋纵横之志,或托以散郁结之怀。虽至贵不能抑其高,虽妙算不能量其力。张怀谨
9、字不可重笔,话不可乱传。
10、学书则知识学可以致远。张彦远
11、且其浩浩落落之怀,一皆寓于笔墨之际,所谓品高,韵自胜焉。张沅《石涛画语录》
12、凡人各殊气血,异筋骨。心有疏密,手有巧拙,书之好丑,在于心手。张彦远《法书要录》
13、书尚清而厚,清厚要必本于心行。不然,书虽幸免薄浊,亦但为他人写照而已。刘熙载《艺概》
14、夫人灵于万物,心主于百海故心之所发,蕴之为道德,显之为经纶,树之为勋猷,立之为节操,宣之为文章,运之为字迹。项穆《书法雅言》
15、无声之音,无形之相。张怀谨
16、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李嗣真
17、夫书禀乎人性,疾者不可使之令徐:徐者不可使之令疾。蔡邕《石室神授笔势》
18、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声画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动情乎。扬雄《法言》
19、古人论书云:一须人品高,二须师法古,是书之法,学者习之,故当熟之于手,必先修诸德以熟之于身。德而熟之于身,书之于手,如是而为书焉。《书法三味》
20、学术经论,皆由心起,其心不正,所动悉邪。柳公权曰:心正则笔正。项穆《书法雅言》
21、云鹤游天,群鸿戏海。
22、字无百日功。
23、笔秃千管,墨磨万锭。苏轼
24、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妙。心神不正,书则欹斜;志气不和,字则颠仆。虞世南《笔髓论》
25、手与神运,艺从心得。其志一于书,轩冕不能移,贫贱不能屈,浩然自得,以终其身。朱文长《续书断》
26、正书法,所以正人心也,所以闲圣道也。项穆《书法雅言》
27、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是则理性情者,书之首务也。刘熙载《艺概》
28、龙跳天门,虎卧凤阁。
29、览天地之心,推圣人之情,折疑论之中,理俗儒之诤。赵壹《非草书》
30、夫书者,英杰之馀事,文章之急务也。虽其为道,贤不肖皆可学,然贤能之常多,不肖者能之常少也,岂以不肖者能之而贤者遽弃之不事哉!朱文长《续书断》
31、得时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孙过庭《书谱》
32、书画清高,首重人品,品节既优,不但人人重其笔墨,更钦仰其人。松年《颐园画论》
33、拳要打,字要练。
34、挥毫落笔如云烟。杜甫
35、字怕练,马怕骑。
36、书法不过一技耳,然立品是第一关头。品高者,一点一画,自有清刚雅正之气;品下者,虽激昂顿挫,俨然可观,而纵横刚暴,未免流露楮外。朱和羹《临池心解》
37、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幽深之理,伏于杳冥之间;岂常情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测。张怀谨
38、学书者有两观:曰观物,曰观我。观物以类情,观我以通德。刘熙载《艺概》
39、凡善书画者,未有不品学兼长,居官更讲政绩声名,所以后世贵重。松年《颐园论画》
40、龙威虎振,剑拔弩张。袁昂
41、书肇于自然。蔡邕
42、写字如画狗,越描越丑。
43、引笔奋力,若鸿鹄高飞,邈邈翩翩。
44、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45、时时只见龙蛇走。李白
46、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韩渥
47、故以道德、事功、文章、风节着者,代不乏人。论世者,慕其人,益重其书,书人遂并不朽于千古。朱和羹《临池心解》
48、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孙过庭
49、人品既殊,性情各异,笔势所运,邪正自形。项穆《书法雅言》
50、婉若银钩,源若惊鸾。索靖
51、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矣。柳公权
52、体象卓然,殊今异古。落落珠玉,飘飘缨组。张怀声
53、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名句作为警示自己的句子,希望以上《书法名言警句》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还想获取更多名句内容可以点击 心灵伤感名言警句 专题。
凡是挣扎过来的人都是真金不怕火炼的;任何幻灭都不能动摇他们的信仰:因为他们一开始就知道信仰之路和幸福之路全然不同,而他们是不能眩
1. 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
2. 写字如画狗,越描越丑
3. 字怕练,马怕骑
4. 挥毫落笔如云烟(唐·杜甫)
都是路边树上的山果是酸的,其实是我们不懂得如何攀缘才能摘到山果;都说金钱不能买到快乐,其实是我们不知道从哪里能买到快乐;都说梦想难以化为现实,其实是我们不明白怎样奋斗才能梦想成真;都说人生道路是九弯十八曲,其实是我们不懂得选择。
面对生活选择微笑,面对朋友选择真诚,面对失败选择奋起,面对成绩选择谦虚,面对孤独选择读书,面对欺骗选择反思,面对不幸选择抗争,面对弱者选择帮助,面对恶人选择揭露,面对病魔选择驱除,面对死亡选择自然。
5.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晋书)
6. 或寄以骋纵横之志,或托以散郁结之怀。虽至贵不能抑其高,
7. 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帖乃秀润生(宋·米芾)
8. 信心来自于实力,实力来自于勤奋。
9. 龙威虎振,剑拔弩张(南北朝·袁昂)
10. 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幽深之理,伏于杳冥之间;岂常情
11. 虽妙算不能量其力(唐·张怀谨)
12. 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测(唐·张怀谨)
13. 无声之音,无形之相(唐·张怀谨)
15.时时只见龙蛇走(唐·李白)
16. 云鹤游天,群鸿戏海(南北朝·萧衍)
只要能达到目的地,请不要在乎你开的是奥迪还是奥拓。像迎春花一样等待春天。等待不是消极懈怠,而是积极积攒力量,不是徘徊犹豫,而是韬光养晦,一旦时机成熟就全部释放积聚的能量。
17. 时时只见龙蛇走(唐·李白)
18. 笔下龙蛇似有神(唐·张怀谨)
涓滴之水终可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只有勤奋不懈的努力才能够获得那些技巧,因此,我们可以确切地说:说: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贝多芬
19. 字不可重笔,话不可乱传
20. 厚德载物
书法格言
书法格言
1、时时只见龙蛇走。李白
2、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3、人貌有好丑,而君子小人之态,不可掩也,言有辩讷,而君子小人之气,不可欺也。书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乱也。苏轼书论
4、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幽深之理,伏于杳冥之间;岂常情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测。张怀谨
5、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韩渥
6、且其浩浩落落之怀,一皆寓于笔墨之际,所谓品高,韵自胜焉。张沅石涛画语录
7、引笔奋力,若鸿鹄高飞,邈邈翩翩。
8、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9、笔秃千管,墨磨万锭。苏轼
10、拳要打,字要练。
11、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妙。心神不正,书则欹斜;志气不和,字则颠仆。虞世南笔髓论
12、故以道德、事功、文章、风节着者,代不乏人。论世者,慕其人,益重其书,书人遂并不朽于千古。朱和羹临池心解
13、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矣。柳公权
14、得时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孙过庭书谱
15、夫书禀乎人一性一,疾者不可使之令徐:徐者不可使之令疾。蔡邕石室神授笔势
16、古人论书云:一须人品高,二须师法古,是书之法,学者习之,故当熟之于手,必先修诸德以熟之于身。德而熟之于身,书之于手,如是而为书焉。书法三味
17、夫人灵于万物,心主于百骸。故心之所发,蕴之为道德,显之为经纶,树之为勋猷,立之为节一操一,宣之为文章,运之为字迹。项穆书法雅言
18、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李嗣真
19、龙威虎振,剑拔一弩一张。袁昂
20、笔下龙蛇似有神。张怀谨
21、书尚清而厚,清厚要必本于心行。不然,书虽幸免薄浊,亦但为他人写照而已。刘熙载艺概
22、凡善书画者,未有不品学兼长,居官更讲政绩声名,所以后世贵重。松年颐园论画
23、学书则知识学可以致远。张彦远
24、书画清高,首重人品,品节既优,不但人人重其笔墨,更钦仰其人。松年颐园画论
25、夫书者,英杰之馀事,文章之急务也。虽其为道,贤不肖皆可学,然贤能之常多,不肖者能之常少也,岂以不肖者能之而贤者遽弃之不事哉!朱文长续书断
26、立品之人,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王妤
27、字无百日功。
28、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声画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动情乎。扬雄法言
29、婉若银钩,源若惊鸾。索靖
30、学书者有两观:曰观物,曰观我。观物以类情,观我以通德。刘熙载艺概
31、无声之音,无形之相。张怀谨
32、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孙过庭
33、书法不过一技耳,然立品是第一关头。品高者,一点一画,自有清刚雅正之气;品下者,虽激昂顿挫,俨然可观,而纵横刚暴,未免流露楮外。朱和羹临池心解
34、学术经论,皆由心起,其心不正,所动悉邪。柳公权曰:心正则笔正。项穆书法雅言
35、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帖乃秀润生。米芾
36、写字如画狗,越描越丑。
37、或寄以骋纵横之志,或托以散郁结之怀。虽至贵不能抑其高,虽妙算不能量其力。张怀谨
38、字不可重笔,话不可乱传。
39、人品既殊,一性一情各异,笔势所运,邪正自形。项穆书法雅言
40、书肇于自然。蔡邕
41、喜即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即气郁而字敛,乐则字平而字丽。情有重轻,则字之敛舒险丽,亦有深浅,变化无穷。陈绎曾翰林要诀
42、手与神运,艺从心得。其志一于书,轩冕不能移,贫贱不能屈,浩然自得,以终其身。朱文长续书断
43、正书法,所以正人心也,所以闲圣道也。项穆书法雅言
44、故书也者,心学也;写字者,写志也。刘熙载艺概
45、云鹤游天,群鸿戏海。
46、龙跳天门,虎卧凤阁。
47、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一不可以为书。刘熙栽艺概
48、览天地之心,推圣人之情,折疑论之中,理俗儒之诤。赵壹非草书
49、凡人各殊气血,异筋骨。心有疏密,手有巧拙,书之好丑,在于心手。张彦远法书要录
50、笔一性一墨情,皆以其人之一性一情为本。是则理一性一情者,书之首务也。刘熙载艺概
51、字怕练,马怕骑。
52、体象卓然,殊今异古。落落珠玉,飘飘缨组。张怀声
53、挥毫落笔如云烟。杜甫
书法励志名言
1、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2、如果不想在世界上虚度一生,那就要学习一辈子。
3、一羽示风向,一草示水流。
4、缺乏对事业的热爱,才华也是无用的。
5、挥毫落笔如云烟。
6、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测。
7、自古以来学有建树的人,都离不开一个苦字。
8、时时只见龙蛇走。
9、一种理想就是一种力量!
10、进步是目的;理想是标准。
11、一个人最大的破产是绝望,最大的资产是希望。
12、学问二字,须要拆开看,学是学,问是问。
13、水不流,会发臭;人不学,会落后。
14、逆水行舟,不进刚退。
15、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
16、时间是脑力劳动者的资本。
17、书籍是横渡时间大海的航船。
18、读万卷书,行万里。
19、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20、龙眼识珠,凤眼识宝,牛眼识草。
21、再长的都会有尽头,千万别回头;再苦的生活终会有希望,千万别绝望。
22、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23、人看从小,马看踢蹄。
24、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25、人生伟业的建立,不在能知,乃在能行。
26、一手难遮两耳风,一脚难登两船。
27、道足以忘物之得春,志足以一气之盛衰。
28、一笔画不成龙,一锹挖不出井。
29、没有天生的信心,只有不断培养的信心。
30、龙威虎振,剑拔弩张。
31、十月怀胎,一朝分娩。
32、经过大海的一番磨砺,卵石才变得更加美丽光滑。
33、叫人不蚀本,舌头打个滚。
34、拳要打,字要练。
35、字怕练,马怕骑。
36、忙于采集的蜜蜂,无暇在人前高谈阔论。
37、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无异于谋财害命。
38、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39、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帖乃秀润生。
40、我们是骄傲还是谦卑,全取决于事业的成就。
41、我们活着不能与草木同腐,不能醉生梦死,枉度人生,要有所作为。
42、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43、成功的法则极为简单,但简单并不代表容易。
44、要想飞,就得追;要成功,努力干。
45、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
46、知识永远战胜愚昧。
47、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
48、信心是成功的开始,恒心是成功的方法。
49、若登高必自卑,若涉远必自迩。
50、饶人不是痴汉,痴汉不会饶人。
51、做对的事情比把事情做对重要。
52、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53、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54、人的活动如果没有理想的鼓舞,就会变得空虚而渺小。
55、刀不快,石上磨。人不会,世上学。
56、我们的事业是正义的,我们的团结是坚强的。
57、笔下龙蛇似有神。
58、泉水,奋斗之越曲折,心灵越纯洁。
59、忘记今天的人将被明天忘记。
60、成功决不容易,还要加倍努力!
61、没有激流就称不上勇进,没有山峰则谈不上攀登。
62、一口吃不成胖子,一步跨不到天边。
63、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64、婉若银钩,源若惊鸾。
65、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
66、一分价钱一分货,十分价钱买不错。
67、挑战极限,身先神显风光正茂,出类扰萃。
68、天赋是埋藏在矿里的黄金,才能是挖掘矿藏的矿工。
69、一个不敌两人计,三人合唱二台戏。
70、要做一番伟大的事业,总得在青年时代开始。
71、天生我才必有用。
72、守口如瓶,防意如城。
73、写字如画狗,越描越丑。
74、恒心是达到目的地的捷径。
75、知识象烛光,能照亮一个人,也能照亮无数人。
76、茫茫四海人无数,哪个男儿是丈夫。
77、相信自己,相信伙伴!
78、欲得真学问,须下苦工夫。
79、求学的三个条件是:多观察、多吃苦、多研究。
80、书山有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名句作为警示自己的句子,希望以上《励志格言警句书法作品》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还想获取更多名句内容可以点击 励志正能量名言警句 专题。
非常高兴能与大家分享这些有关“名句书法作品图片大全集”的信息。在今天的讨论中,我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全面地了解这个主题。感谢大家的参与和聆听,希望这些信息能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