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名人语录 名人语录

怀沙经典名句_《怀沙》名句

ysladmin 2024-06-28 人已围观

简介怀沙经典名句_《怀沙》名句       大家好,今天我来和大家聊一聊关于怀沙经典名句的问题。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会将我所了解的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并与大家分享,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精忠报国的诗词名句2.屈原的一些事情,故事,名言

怀沙经典名句_《怀沙》名句

       大家好,今天我来和大家聊一聊关于怀沙经典名句的问题。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会将我所了解的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并与大家分享,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精忠报国的诗词名句

2.屈原的一些事情,故事,名言

3.屈原的名句是什么

4.求屈原的著名诗句及生平简介

5.关于描写粽子的诗句,古诗词名句

6.关于描写岳阳楼的诗句古诗

怀沙经典名句_《怀沙》名句

精忠报国的诗词名句

        导语:千村寥落、狼烟四起需要我们精忠报国;太平盛世、花团锦簇同样需要我们精忠报国。下面是由我整理的关于精忠报国的诗词名句。欢迎阅读!

精忠报国的'诗词名句1

        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

        2、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6、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8、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11、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1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13、唐·李梦阳: 向北望星提剑立,一生长为国家忧。

        14、明·于谦: 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忠家。

        15、宋·陆游: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16、三国志: 忧国忘家,捐躯济难。

        17、唐·李白: 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

        18、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精忠报国的诗词名句2

        1、如何亡国恨,尽在大江东!——屈大均《秣陵》

        2、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从军行》

        3、所赖今天子,汉道日休明。——范云《效古诗》

        4、愁损辞乡去国人。——朱敦儒《采桑子·彭浪矶》

        5、霸基弊不振,晋楚更张皇。——柳宗元《咏三良》

        6、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屈原《国殇》

        7、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8、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秋瑾《对酒》

        9、故国梅花归梦,愁损绿罗裙。——孔夷《南浦·旅怀》

        10、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屈原《国殇》

        11、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

        12、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杜甫《小至》

        13、朝市不足问,君臣随草根。——高适《登百丈峰二首》

        14、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龚自珍《漫感》

        15、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郑思肖《二砺》

        16、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于谦《咏煤炭》

        17、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

        18、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岳飞《满江红》

        19、无边家国事,并入双蛾翠。——秋瑾《菩萨蛮·寄女伴》

        20、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张耒《和端午》

        21、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22、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自题小像》

        23、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曲》

        24、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陈亮《念奴娇·登多景楼》

        25、亦有限,列国自有疆。——杜甫《前出塞九首·其六》

        26、几回忆,故国莼鲈,霜前雁後。——潘希白《大有·九日》

        27、手持三尺定山河,四海为家共饮和。——洪秀全《吟剑诗》

        28、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杜审言《渡湘江》

        29、梅似雪,柳如丝。——辛弃疾《鹧鸪天·送欧阳国瑞入吴中》

        30、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黄庭坚《虞美人·宜州见梅作》

        31、忽忆周天子,驱车上玉山。——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三》

        32、纷披乍依迥,掣曳或随风。——李世民《咏兴国寺佛殿前幡》

        33、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戴叔伦《塞上曲二首》

        34、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狱中题壁》

        35、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许浑《咸阳城东楼》

        36、楚虽三户能抗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陆游《金错刀行》

        37、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38、银台金阙如梦中,秦皇汉武空相待。——李白《登高丘而望远》

        39、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李白《清平调·其三》

        40、国事如今谁倚仗,衣带一江而已。——文及翁《贺新郎·西湖》

        41、昨夜上皇新授箓,太真含笑入帘来。——张祜《集灵台·其一》

        42、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读陆放翁集》

        43、可怜报国无路,空白一分头。——杨炎正《水调歌头·登多景楼》

        44、西北神州,依旧一新亭。——元好问《江城子·醉来长袖舞鸡鸣》

        45、天相汉,民怀国。——史达祖《满江红·九月二十一日出京怀古》

        46、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47、今日楼台鼎鼐,明年带砺山河。——刘过《西江月·堂上谋臣尊俎》

        48、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李煜《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49、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岳飞《满江红·写怀》

        50、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51、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52、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岑参《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

        53、埋没钱塘歌吹里,当年却是皇都。——魏大中《临江仙·埋没钱塘歌吹里》

        54、起望衣冠神州路,白日销残战骨。——辛弃疾《贺新郎·用前韵送杜叔高》

        55、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56、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曹松《己亥岁二首·僖宗广明元年》

        57、指点六朝形胜地,惟有青山如壁。——萨都剌《念奴娇·登石头城次东坡韵》

        58、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9、六朝旧事,一江流水,万感天涯暮。——张榘《青玉案·被檄出郊题陈氏山居》

        60、鸡鸣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岑参《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

精忠报国的诗词名句3

        1、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屈原《九歌》

        2、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屈原《九章·涉江》

        3、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屈原《国殇》

        4、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屈原《国殇》

        5、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6、薄暮雷电,归何忧?——屈原《天问》

        7、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九歌》

        8、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屈原《国殇》

        9、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屈原《国殇》

        10、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屈原《国殇》

        1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12、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屈原《离骚》

        13、世溷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屈原《九章·怀沙》

        14、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屈原《九章·涉江》

        15、陟陛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屈原

        16、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屈原《九歌》

        17、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屈原《离骚》

        18、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屈原《离骚》

        19、沧浪之水清兮,能够濯我衣沧狼之水浊兮,能够濯我足。——屈原《渔父》

屈原的一些事情,故事,名言

       1. 关于纪念屈原爱国的诗句

        关于纪念屈原爱国的诗句 1.屈原的爱国诗句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离骚)

        名言名句

        杂申椒与菌桂兮,岂惟纫夫蕙茝?(《离骚》)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离骚》) 长叹息以掩泪兮,哀民生之多艰! (《离骚》)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离骚》)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 (《离骚》)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离骚》)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离骚》) 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 (《离骚》) 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 (《离骚》) 时缤纷其变易兮,又何可以淹留? (《离骚》)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九歌·湘夫人》) 沅有芷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九歌·湘夫人》) 乘龙兮辚辚,高驰兮冲天。 (《九歌·大司命》)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九歌·大司命》) 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 (《九歌·东君》) 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 (《九歌·山鬼》) 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九歌·山鬼》) 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 (《九歌·礼魂》) 何灵魂之信直兮,人之心不与吾心同! (《九章·抽思》) 心郁郁之忧思兮,独永叹乎增伤。 (《九章·抽思》) 曾不知路之曲直兮,南指月与列星。 (《九章·抽思》) 世溷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 (《九章·怀沙》) 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 (《九章·涉江》) 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九章·涉江》) 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 (《九章·涉江》) 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 (《九章·涉江》)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渔父》)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渔父》) 薄暮雷电,归何忧?(《天问》) 魂兮归来!(《招魂》) 目极千里兮,伤心悲。(《招魂》) 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卜居 》) 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未沫。 主此盛德兮,牵于俗而芜秽。 湛湛江水兮,上有枫。 目极千里兮,伤春心。 魂兮归来!哀江南!(《招魂》)

        2.有关屈原的爱国诗词有哪些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 屈原《国殇》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 屈原《国殇》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 屈原《国殇》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 屈原《国殇》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 屈原《国殇》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 屈原《国殇》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 屈原《国殇》

        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 屈原《国殇》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 屈原《国殇》

        3.有关屈原的爱国诗词

        江上吟 ·李白

        木兰之枻沙棠舟,玉箫金管坐两头。美酒尊中置千斛,载妓随波任去留。

        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

        天末怀李白

        杜甫

        凉风起天末①,君子②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③,魑魅喜人过④。

        应共冤魂语⑤,投诗赠汨罗⑥。

        注释

        ①天末:犹天边;

        ②君子:指李白。

        ③文章句:意谓有文才的人总是薄命遭忌。

        ④魑魅句:意谓山精水鬼在等着你经过,以便出而吞食,犹“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一憎一喜,遂令诗人无置身地。

        ⑤应共句:因屈原被谗含冤,投江而死,与李白之受枉窜身,有共通处,往夜郎又须经过汨罗,故也应有可以共语处。

        ⑥汨罗:汨罗江,屈原自沉处,在今湖南湘阴县。

        评析

        李白于至德二载(757),因永王 之罪受牵连,流放夜郎,行至巫山遇赦得 还。杜甫于乾元二年(759)作此诗,眷怀李白,设想他当路经汨罗,因而以屈原 喻之。其实,此时李已遇赦,泛舟洞庭了。

        因凉风而念故友,望秋雁而怀思。文人相重,末路相亲,跃然纸上。

        4.屈原的爱国诗

        屈原·离骚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于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阝比〕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

        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 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芷; 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何桀纣之猖披兮,夫唯捷径以窘; 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 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 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馋而〔·〕(音“期”)怒; 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 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 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 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 余既兹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畦留夷与揭车兮,杂度蘅与方芷; 冀枝叶之峻茂兮,愿〔山矣〕(音“四”)时乎吾将刈; 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 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 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 忽驰骛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 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苟余情其信〔女夸〕(音“夸”)以练要兮,长〔咸页〕(音“咸”)颔亦何伤; 揽木根以结芷兮,贯薜荔之落蕊; 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 回答者: 瓜在丹佛 | 十二级 | 2011-5-17 17:49 (一)九歌·东皇太一 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 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 瑶席兮玉瑱,盍将把兮琼芳; 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 扬枹兮拊鼓,疏缓节兮安歌; 陈竽瑟兮浩倡; 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 五音兮繁会,君欣欣兮乐康。

        (二)九歌·云中君 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 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 謇将憺兮寿宫,与日月兮齐光; 龙驾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 灵皇皇兮既降,猋远举兮云中; 览冀洲兮有余,横四海兮焉穷; 思夫君兮太息,极劳心兮忡忡; (三)九歌·湘君 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 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 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 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 驾飞龙兮北征,邅吾道兮洞庭; 薜荔柏兮蕙绸,荪桡兮兰旌; 望涔阳兮极浦,横大江兮扬灵; 扬灵兮未极,女婵媛兮为余太息; 横流涕兮潺湲,隐思君兮陫侧; 桂棹兮兰枻, 斵冰兮积雪; 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 心不同兮媒劳,恩不甚兮轻绝; 石濑兮浅浅,飞龙兮翩翩; 《九歌》诗意画交不忠兮怨长,期不信兮告余以不闲; 朝骋骛兮江皋,夕弭节兮北渚; 鸟次兮屋上,水周兮堂下; 捐余玦兮江中,遗余佩兮醴浦; 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 时不可兮再得,聊逍遥兮容与。 (四)九歌·湘夫人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鸟何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 沅有芷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 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 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 闻佳人兮召余,将腾驾兮偕逝; 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 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 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 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 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 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 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 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 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醴浦; 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 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五)九歌·大司命 广开兮天门,纷吾乘兮玄云; 令飘风兮先驱,使涷雨兮洒尘; 君回翔兮以下,逾空桑兮从女; 纷总总兮九州,何寿夭兮在予; 高飞兮安翔,乘清气兮御阴阳; 吾与君兮齐速,导帝之兮九坑; 灵衣兮被被,玉佩兮陆离; 一阴兮一阳,众莫知兮余所为; 折疏麻兮瑶华,将以遗兮离居; 老冉冉兮既极,不寖近兮愈疏; 乘龙兮辚辚,高驰兮冲天; 结桂枝兮延伫,羌愈思兮愁人; 愁人兮奈何,愿若今兮无亏; 固人命兮有当,孰离合兮何为? (六)九歌·少司命 秋兰兮麋芜,罗生兮堂下; 绿叶兮素华,芳菲菲兮袭予; 夫人兮自有美子,荪何以兮愁苦; 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 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 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 悲莫愁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荷衣兮蕙带,儵而来兮忽而逝; 夕宿兮帝郊,君谁须兮云之际; 与女沐兮咸池,晞女发兮阳之阿; 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怳兮好歌; 孔盖兮翠旌,登九天兮抚彗星; 竦长剑兮拥幼艾,荪独宜兮为民正。

        (七)九歌·东君 暾将出兮东方,吾槛兮扶桑; 抚余马兮安驱,夜皎皎兮既明; 驾龙輈兮乘雷,载云旗兮委蛇; 长太息兮将上,心低徊兮顾怀; 羌声色兮娱人,观者儋兮忘归; 縆瑟兮交鼓,萧钟兮瑶簴; 鸣篪兮吹竽,思灵保兮贤姱; 翾飞兮翠曾,展诗兮会舞; 应律兮合节,灵之来兮敝日; 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 操余弧兮反沦降,援北斗兮酌桂浆; 撰余辔兮高驼翔,杳冥冥兮以。

        5.屈原的爱国诗句

        离骚 整首诗都是表现爱国之情的

        屈原·离骚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于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阝比〕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

        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

        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芷;

        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何桀纣之猖披兮,夫唯捷径以窘;

        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

        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

        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馋而〔·〕(音“期”)怒;

        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

        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

        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

        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

        余既兹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畦留夷与揭车兮,杂度蘅与方芷;

        冀枝叶之峻茂兮,愿〔山矣〕(音“四”)时乎吾将刈;

        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

        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

        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

        忽驰骛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

        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苟余情其信〔女夸〕(音“夸”)以练要兮,长〔咸页〕(音“咸”)颔亦何伤;

        揽木根以结芷兮,贯薜荔之落蕊;

        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

        6.能表达屈原爱国的诗句有哪些

        陟陛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

        《离骚》中爱国诗句应该不止四句,但我认为这四句最能表现其爱国思想。

        原因:屈原是个真正的爱国者,他爱自己的故乡,爱自己的故土。在《离骚》的结尾他写到,自己曾经试图要离开这个溷浊的楚国,他用浪漫主义手法,说自己驾着龙啊驾着凤终于脱离了这个现实环境,终于飞升到天空,飞上天空以后似乎已经得到解脱了,写他怎么高兴,我终于解脱了,然后他笔锋一转,写到陟陛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意思是说,我在光耀陆离当中我升上了天空,却突然间看见了下界我的故土,脚下是我的故土,我的车夫哭了,我的马儿也不走了,我怎么能割舍得下呀。他就是在《离骚》写到最后,还是我舍不得楚国,我底下这片热土,这是多么诚挚的对故土的一种热恋。一个人的爱国主义思想往往是从爱乡土而发展起来的。

       

参考资料: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7.屈原写的爱国诗句

        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战国屈原《离骚》

        译文:掩住哭泣的脸长长的叹息,哀愁人民生活太艰苦了。

        2、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战国屈原《离骚》

        译文:我只怨君主啊!你是这般无思无虑,始终是不能明察我的用心。

        3、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战国屈原《离骚》

        译文:我宁愿暴死而尸漂江河,也绝不和他们同流合污,沆瀣一气。

        4、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战国屈原《离骚》

        译文:我指着苍天起誓、让天作证啊。我的忠诚只是为了君王的缘故。

        5、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战国屈原《楚辞·渔父》

        译文:世界上的人都是污浊的,惟独我干净、清白;众人都已醉倒,唯独我一人清醒。这是一个比喻,比喻说在乱世中,大家都沉沦里面不明是非,只有我一个人看的清现在的局势。

        6、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战国屈原《楚辞·国殇》

        译文:身体虽然死亡,精神则永远不灭,你刚强的魂魄依然是鬼群中的英雄。

        8.屈原爱国的诗

        屈原的爱国诗句:

        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芷!(离骚)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离骚)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离骚)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 (离骚)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离骚)

        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 (离骚)

        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 (离骚)

        时缤纷其变易兮,又何可以淹留? (离骚)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九歌)

        沅有芷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九歌)

        乘龙兮辚辚,高驰兮冲天。 (九歌)

        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 (九歌)

        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 (九歌)

        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九歌)

        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 (九歌)

        何灵魂之信直兮,人之心不与吾心同! (九章?抽思)

        心郁郁之忧思兮,独永叹乎增伤。 (九章?抽思)

        曾不知路之曲直兮,南指月与列星。 (九章?抽思)

        世溷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 (九章?怀沙)

        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 (九章?涉江)

        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九章?涉江)

        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 (九章?涉江)

        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 (九章?涉江)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渔父)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衣 沧狼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渔父)

        薄暮雷电,归何忧? (天问)

        魂兮归来! (招魂)

        目极千里兮,伤心悲。 (招魂)

        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卜居

        9.屈原的爱国名句有什么

        屈原代表著作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 名言名句 杂申椒与菌桂兮,岂惟纫夫蕙茝?(《离骚》)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离骚》) 长叹息以掩泪兮,哀民生之多艰!(《离骚》)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离骚》)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离骚》)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离骚》) 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离骚》) 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离骚》) 时缤纷其变易兮,又何可以淹留?(《离骚》)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湘夫人》) 沅有芷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九歌·湘夫人》) 乘龙兮辚辚,高驰兮冲天.(《九歌·大司命》)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九歌·大司命》) 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九歌·东君》) 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九歌·山鬼》) 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九歌·山鬼》) 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九歌·礼魂》) 何灵魂之信直兮,人之心不与吾心同!(《九章·抽思》) 心郁郁之忧思兮,独永叹乎增伤.(《九章·抽思》) 曾不知路之曲直兮,南指月与列星.(《九章·抽思》) 世溷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九章·怀沙》) 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九章·涉江》) 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九章·涉江》) 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九章·涉江》) 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九章·涉江》)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渔父》)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渔父》) 薄暮雷电,归何忧?(《天问》) 魂兮归来!(《招魂》) 目极千里兮,伤心悲.(《招魂》) 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卜居 》) 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未沫.主此盛德兮,牵于俗而芜秽.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招魂》)。

屈原的名句是什么

       屈原代表著作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

       名言名句

       杂申椒与菌桂兮,岂惟纫夫蕙茝?(《离骚》)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离骚》) 长叹息以掩泪兮,哀民生之多艰! (《离骚》)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离骚》)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 (《离骚》)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离骚》)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离骚》) 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 (《离骚》) 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 (《离骚》) 时缤纷其变易兮,又何可以淹留? (《离骚》)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九歌·湘夫人》) 沅有芷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九歌·湘夫人》) 乘龙兮辚辚,高驰兮冲天。 (《九歌·大司命》)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九歌·大司命》) 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 (《九歌·东君》) 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 (《九歌·山鬼》) 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九歌·山鬼》) 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 (《九歌·礼魂》) 何灵魂之信直兮,人之心不与吾心同! (《九章·抽思》) 心郁郁之忧思兮,独永叹乎增伤。 (《九章·抽思》) 曾不知路之曲直兮,南指月与列星。 (《九章·抽思》) 世溷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 (《九章·怀沙》) 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 (《九章·涉江》) 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九章·涉江》) 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 (《九章·涉江》) 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 (《九章·涉江》)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渔父》)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渔父》) 薄暮雷电,归何忧?(《天问》) 魂兮归来!(《招魂》) 目极千里兮,伤心悲。(《招魂》) 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卜居 》) 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未沫。 主此盛德兮,牵于俗而芜秽。 湛湛江水兮,上有枫。 目极千里兮,伤春心。 魂兮归来!哀江南!(《招魂》)

       屈原,名字叫平,是楚王的同姓。做楚怀王的左徒。(他)知识广博,记忆力很强,明了国家治乱的道理,擅长外交辞令。对内,同楚王谋划商讨国家大事,颁发号令;对外,接待宾客,应酬答对各国诸侯。楚王很信任他。 上官大夫和他职位相等,想争得楚王对他的宠爱,便心里嫉妒屈原的贤能。楚怀王派屈原制定国家的法令,屈原编写的草稿尚未定稿,上官大夫看见了,就想硬要走草稿,屈原不给。上官大夫就谗毁他说:"君王让屈原制定法令,大家没人不知道的,每出一道法令,屈原就炫耀自己的功劳,说:'除了我,没有人能制定法令了'。"楚王听了很生气,因而疏远了屈原。 屈原痛心楚怀王听信谗言,不能分辨是非,谄媚国君的人遮蔽了楚怀王的明见,邪恶的小人危害公正无私的人,端方正直的人不被昏君谗臣所容,所以忧愁深思,就创作了《离骚》。"离骚",就是遭遇忧愁的意思。上天,是人的原始;父母,是人的根本。人处境困难时,总是要追念上天和父母(希望给以援助),所以劳累疲倦时,没有不呼叫上天的;病痛和内心悲伤时,没有不呼叫父母的。屈原正大光明行为正直,竭尽忠心用尽智慧来侍奉他的国君,却被小人离间,可以说处境很困难。诚信而被怀疑,尽忠却被诽谤,能没有怨愤吗?屈原作《离骚》,是从怨愤引起的。(他)远古提到帝喾,近古提到齐桓公,中古提道商汤、周武王,利用古代帝王这些事用来讽刺当世社会。阐明道德的广大崇高,治乱的条理,没有不全表现出来的。他的文章简约,语言含蓄,他的志趣高洁,行为正直。就其文字来看,不过是寻常事情,但是它的旨趣是极大的,列举的虽是肯前事物,但是表达意思很深远。他的志趣高洁,所以作品中多用美人芳草作比喻;他的行为正直,所以至死不容于世。他自动地远离污泥浊水,象蝉脱壳那样摆脱污秽环境,以便超脱世俗之外,不沾染尘世的污垢,出于污泥而不染,依旧保持高洁的品德,推究这种志行,即使同日月争光都可以。 屈原已(被)免官,这以后秦国想进攻齐国,齐国与楚国联合抗秦。秦惠王以为这是忧患,便派张仪假装离开秦国,拿着丰厚的礼物送给楚国作为信物,表示愿意侍奉楚王,说:"秦国很憎恨齐国,齐国却同楚国联合,如果楚国真能同齐国断绝外交关系,秦国愿意献上商于一带六百里地方。"楚怀王贪得土地就相信了张仪,于是同齐国绝齐,派使者到秦国,接受秦国所允许割让的土地。张仪欺骗楚国使者说:"我同楚王约定是六里的地方,没听说给六百里。"楚国的使者生气地离开,回来报告给楚怀王。怀王很生气,便大规模调动军队去打秦国。秦国派兵迎击楚国军队,在丹水、淅水,把楚军打得大败,杀死八万人,俘虏楚大将屈匄,于是夺取楚国的汉中地区。楚怀王就调动全国军队,深入秦地作战,在蓝田开战。魏国听说这消息,偷袭楚国邓地,楚军害怕了,从秦撤回。但是齐国始终怨恨楚国绝交,不救楚国,楚国处境十分困难。 第二年,秦国割还汉中土地来同楚国讲和。楚王说:"不愿得到土地,希望得到张仪就甘心情愿了。"张仪听说了,就说:"用一个张仪可抵当汉中土地,臣请求前往到楚国。"到楚国后,张仪又凭借丰厚的礼物贿赂楚国当权的大臣靳尚,还让他对怀王的宠妃郑袖编造了一套骗人的假话。怀王终于听信了郑袖的话,又放走了张仪。这时屈原已被疏远,又不在朝廷做官,出使到齐国,回来后,劝谏怀说:"为什么不杀张仪?"怀王后悔了,派人追赶张仪,没有追上。 在这以后,诸侯联合进攻楚国,把楚国打得大败,杀死楚国的大将唐眜。 这时秦昭王和楚国通婚,要同怀王会见。怀王打算去,屈原说:"秦国是虎狼一样的国家,不可以相信。不如不去。"怀王的小儿子子兰劝楚王去:"为会么要断绝和秦国的友好关系?"怀王终于去了。进入武关后,秦国的伏兵截断了归楚的后路。便扣留怀王来求得割让土地。怀王很生气,不答应。逃跑到赵国,赵国不敢接纳。又回到秦国,终于死在秦国,尸体被运回(楚国)埋葬。怀王的大儿子顷襄王继位做国君,用他的弟弟子兰做令尹。 楚国人全抱怨子兰,因为他劝说怀王去秦国却未回来;屈原也痛恨他,虽然被流放,仍然眷恋楚国,关心怀王,不忘祖国想返回朝中,希望君王能够一旦觉悟,楚国坏的习俗一旦改变。他关心君王振兴国家,想把楚国从衰弱的局势中挽救过来,在(《离骚》)一篇作品里再三表达这种意愿。然而终于无济于事,所以不能返回朝中,最后从这些事情看出怀王始终没有醒悟了。 做君王的无论愚昧的、聪明的、贤良的,不贤良的,没有不想得到忠臣来帮助自己做好国君,选拔贤良的人辅佐自己;但是亡国破家的事一件接着一件,而圣明治国的君主好几代都没见到过,正是他们所谓忠臣不忠,所谓贤人不贤。怀王因为不明白忠臣应尽的职责本分,所以在内为郑袖所迷惑,在外被张仪所欺骗,疏远屈原而相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结果)军队被打败,国土被割削,丢失汉中六个郡的地方,自己远离故国死在秦国,被天下人所耻笑。这就是不识人的祸害了。 令尹子兰听说屈原愤恨他的话后,很生气,马上派上官大夫在顷襄王面前诋毁屈原,顷襄王听了很生气,把屈原放逐出去。 屈原走到江边,披散着头发沿着水边边走边吟唱,脸色憔悴,形体和容貌都象干枯的树木一样。一个渔翁看见就问他说:"您不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来到这里?"屈原说:"全世混浊却只有我一人清白,大家都醉了却只有我一人清醒,因此被放逐。"渔翁说:"聪明贤哲的人,不被事物所拘束,而能顺随世俗的变化。全世上都混浊,为什么不顺着潮流推波助澜?众人都醉了,为什么不一同吃那酒糟喝那薄酒?为什么要保持高尚的节操志向,却使自己被放逐呢?"屈原说:"我听说,刚洗过头的人一定要用手弹去冠上的灰尘,刚洗过澡的人一定抖掉衣服上的尘土。一个人,谁又能用清净洁白的身体,去受脏物的污染呢?(我)宁愿跳入水中,葬身鱼腹,又怎能用高尚纯结的品德,去蒙受世上的尘垢呢?"于是写下了《怀沙》赋,便抱着石头,自己跳到汨罗江死了。 屈原死了以后,楚国(还)有宋玉、唐勒、景差一些人,都爱好文学,由于擅长写赋受到人们称赞;然而都效法屈原的委婉文辞,始终没有人敢于直谏。从这以后,楚国一天比一天缩小,几十年后,终于被秦国所灭亡。

       屈原自小就有一颗善良的心,而且非常乐于助人。以下是我编的一个小故事:小屈原的为人非常善良,周围的邻居村民都非常喜欢他、赞誉他。话说楚国年代战事连连,硝烟弥漫,个个诸侯国的纷争不断。他自小就有为国效力雄心壮志,他饱读诗书,学到书本上待人需善等等很多的道理。他说只要善待每一个国民,就能兴国也。一个夏天下午,屈原刚刚读完书出去街上玩,他跑跑跳跳着,满脸都带着开心的笑容。他一边踢着路边的小石头,一边低头欣赏着脚上那双他妈妈刚给他做好的新鞋子:崭新的布料,鲜艳的颜色,还有那根雪白的系鞋带,漂亮极了。

       他正追着滚动的小石子,忽然发现路边有一条若隐若现的米粒痕迹。他抬头顺着米粒往前一看,只见一位老婆婆背着一袋米艰难地向前走着,米袋上有一个小窟窿,米正顺着那小窟窿往外漏着。他急忙高喊:“老婆婆,请等一等,你的米袋漏了!”老婆婆连忙停下脚步,回过头来。老婆婆看见大米不断往外漏,焦急地说:“糟糕啦!这怎么办?”他跑过来,看到婆婆焦急的样子,眉头皱了一皱。他忽然低下头,看见那根白白的系鞋带,灵机一动,对着婆婆兴奋地说:“婆婆,你别焦急,我有办法了!”话音刚落,他便毫不犹豫地把那系鞋带卸了下来,这时婆婆明白了,她说:“多漂亮的系鞋带,真可惜阿!”小屈原再不等婆婆再说什么了,他把米袋的小窟窿用手捏着,然后用系鞋带绑紧扎紧,米不再向外漏了。他看了看婆婆那被岁月洗刷过得脸,对婆婆说:“你累了,我帮你背米回家吧,你来带路,好吗?”说着就从地上拎起米袋背在了身上就往前走了。走着走着就来到婆婆家了,原来婆婆是一位守着边疆的战士的母亲,婆婆连声给他道谢。小屈原就说:“你的儿子为国效力,我帮你是应该的。你就当我是干儿子吧!”

       小屈原已经把出来的目的——玩,抛到老远了。他又低头看看自己那双少了一根系鞋带的新鞋,心里感到非常满足

求屈原的著名诗句及生平简介

       屈原忠而被(表被动)谤,既黜,其思忧且幽。被(披散)发被(通“披”,披在身上或穿在身上)氅行吟泽畔。虽大雪被(覆盖)衣,身被(遭受)十余创,尤不为苦也。

       出自《屈原列传》

       原文: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国风》好色而不*,《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屈原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惠王患之。

       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曰:“秦甚憎齐,齐与楚从亲,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

       张仪诈之曰:“仪与王约六里,不闻六百里。”楚使怒去,归告怀王。怀王怒,大兴师伐秦。秦发兵击之,大破楚师于丹、淅,斩首八万,虏楚将屈匄,遂取楚之汉中地。

       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魏闻之,袭楚至邓。楚兵惧,自秦归。而齐竟怒,不救楚,楚大困。明 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

       楚王曰:“不愿得地,愿得张仪而甘心焉。”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是时屈原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顾反,谏怀王曰:“何不杀张仪?”怀王悔,追张仪,不及。

       其后,诸侯共击楚,大破之,杀其将唐眜。时秦昭王与楚婚,欲与怀王会。怀王欲行,屈平曰:“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

       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奈何绝秦欢!”怀王卒行。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怀王怒,不听。亡走赵,赵不内。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

       长子顷襄王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

       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然终无可奈何,故不可以反。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

       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

       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

       《易》曰:“井渫不食,为我心恻,可以汲。王明,并受其福。”王之不明,岂足福哉!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皆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自屈原沉汨罗后百有馀年,汉有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过湘水,投书以吊屈原。

       太史公曰:“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过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

       及见贾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读《鵩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

       译文:

       屈原名平,与楚国的王族同姓。他曾担任楚怀王的左徒。见闻广博,记忆力很强,通晓治理国家的道理,熟悉外交应对辞令。

       对内与怀王谋划商议国事,发号施令;对外接待宾客,应酬诸侯。怀王很信任他。

       上官大夫和他同在朝列,想争得怀王的宠幸,心里嫉妒屈原的才能。

       怀王让屈原制订法令,屈原起草尚未定稿,上官大夫见了就想强行更改它(想邀功),屈原不赞同。

       他就在怀王面前谗毁屈原说:“大王叫屈原制订法令,大家没有不知道的,每一项法令发出,屈原就夸耀自己的功劳说:除了我,没有人能做的。”

       怀王很生气,就疏远了屈原。

       屈原痛心怀王惑于小人之言,不能明辨是非,小人混淆黑白,使怀王看不明白,邪恶的小人妨碍国家,端方正直的君子则不为朝廷所容,所以忧愁苦闷,写下了《离骚》。

       “离骚”,就是遭到忧愁的意思。天是人类的原始,父母是人的根本。

       人处于困境就会追念本源,所以到了极其劳苦疲倦的时候,没有不叫天的;遇到病痛或忧伤的时候,没有不叫父母的。

       屈原行为正直,竭尽自己的忠诚和智慧来辅助君主,谗邪的小人来离间他,可以说到了困境了。诚信却被怀疑,忠实却被诽谤,能够没有怨恨吗?

       屈原之所以写《离骚》,其原因大概是从怨愤引起的。《国风》虽然多写男女爱情,但不过分而失当。《小雅》虽然多讥讽指责,但并不宣扬作乱。像《离骚》,可以说是兼有二者的特点了。

       它对远古上溯到帝喾,近世称述齐桓公,中古称述商汤和周武王,用来讽刺当时的政事。阐明道德的广阔崇高,国家治乱兴亡的道理,无不完全表现出来。

       他的文笔简约,词意精微,他的志趣高洁,行为廉正。

       就其文字描写来看,不过寻常事物,但它的旨趣是极大的(因为关系到国家的治乱),举的是近事,而表达的意思却十分深远。

       由于志趣高洁,所以文章中称述的事物也是透散着芬芳的,由于行为廉正,所以到死也不为奸邪势力所容。

       他独自远离污泥浊水之中,像蝉脱壳一样摆脱浊秽,浮游在尘世之外,不受浊世的玷辱,保持皎洁的品质,出污泥而不染。可以推断,屈原的志向,即使和日月争辉,也是可以的。

       屈原已被罢免。后来秦国准备攻打齐国,齐国和楚国结成合纵联盟互相亲善。

       秦惠王对此担忧。就派张仪假装脱离秦国,用厚礼和信物呈献给楚王,对怀王说:“秦国非常憎恨齐国,齐国与楚国却合纵相亲,如果楚国确实能和齐国绝交,秦国愿意献上商、於之间的六百里土地。”

       楚怀王起了贪心,信任了张仪,就和齐国绝交,然后派使者到秦国接受土地。张仪抵赖说:“我和楚王约定的只是六里,没有听说过六百里。”

       楚国使者愤怒地离开秦国,回去报告怀王。怀王发怒,大规模出动军队去讨伐秦国。秦国发兵反击,在丹水和淅水一带大破楚军,杀了八万人,俘虏了楚国的大将屈匄,于是夺取了楚国的汉中一带。

       怀王又发动全国的兵力,深入秦地攻打秦国,交战于蓝田。魏国听到这一情况,袭击楚国一直打到邓地。楚军恐惧,从秦国撤退。齐国终于因为怀恨楚国,不来援救,楚国处境极端困窘。

       第二年,秦国割汉中之地与楚国讲和。楚王说:“我不愿得到土地,只希望得到张仪就甘心了。”张仪听说后,就说:“用一个张仪来抵当汉中地方,我请求到楚国去。”

       到了楚国,他又用丰厚的礼品贿赂当权的大臣靳尚,通过他在怀王宠姬郑袖面前编造了一套谎话。怀王竟然听信郑袖,又放走了张仪。

       这时屈原已被疏远,不在朝中任职,出使在齐国,回来后,劝谏怀王说:“为什么不杀张仪?”怀王很后悔,派人追张仪,已经来不及了。

       后来,各国诸侯联合攻打楚国,大败楚军,杀了楚国将领唐眜。这时秦昭王与楚国通婚,要求和怀王会面。怀王想去,屈原说:“秦国是虎狼一样的国家,不可信任,不如不去。”

       怀王的小儿子子兰劝怀王去,说:“怎么可以断绝和秦国的友好关系!”怀王终于前往。一进入武关,秦国的伏兵就截断了他的后路,于是扣留怀王,强求割让土地。

       怀王很愤怒,不听秦国的要挟。他逃往赵国,赵国不肯接纳。只好又到秦国,最后死在秦国,尸体运回楚国安葬。

       怀王的长子顷襄王即位,任用他的弟弟子兰为令尹。楚国人都抱怨子兰,因为他劝怀王入秦而最终未能回来。屈原也为此怨恨子兰,虽然流放在外,仍然眷恋着楚国,心里挂念着怀王,念念不忘返回朝廷。

       他希望国君总有一天醒悟,世俗总有一天改变。屈原关怀君王,想振兴国家改变楚国的形势,一篇作品中,都再三表现出来这种想法。

       然而终于无可奈何,所以不能够返回朝廷。由此可以看出怀王始终没有觉悟啊。

       国君无论愚笨或明智、贤明或昏庸,没有不想求得忠臣来为自己服务,选拔贤才来辅助自己的。

       然而国破家亡的事接连发生,而圣明君主治理好国家的多少世代也没有出现,这是因为所谓忠臣并不忠,所谓贤臣并不贤。

       怀王因为不明白忠臣的职分,所以在内被郑袖所迷惑,在外被张仪所欺骗,疏远屈原而信任上官大夫和令尹子兰,军队被挫败,土地被削减,失去了六个郡,自己也被扣留死在秦国,为天下人所耻笑。这是不了解人的祸害。

       《易经》说:“井淘干净了,还没有人喝井里的水,使我心里难过,因为井水是供人汲取饮用的。君王贤明,天下人都能得福。”君王不贤明,难道还谈得上福吗!

       令尹子兰得知屈原怨恨他,非常愤怒,终于让上官大夫在顷襄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顷襄王发怒,就放逐了屈原。

       屈原到了江滨,披散头发,在水泽边一面走,一面吟咏着。脸色憔悴,形体面貌像枯死的树木一样毫无生气。渔父看见他,便问道:“您不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来到这儿?”

       屈原说:“整个世界都是混浊的,只有我一人清白;众人都沉醉,只有我一人清醒。因此被放逐。”

       渔父说:“聪明贤哲的人,不受外界事物的束缚,而能够随着世俗变化。整个世界都混浊,为什么不随大流而且推波助澜呢?

       众人都沉醉,为什么不吃点酒糟,喝点薄酒?为什么要怀抱美玉一般的品质,却使自己被放逐呢?”

       屈原说:“我听说,刚洗过头的一定要弹去帽上的灰沙,刚洗过澡的一定要抖掉衣上的尘土。谁能让自己清白的身躯,蒙受外物的污染呢?

       宁可投入长流的大江而葬身于江鱼的腹中。又哪能使自己高洁的品质,去蒙受世俗的尘垢呢?”于是他写了《怀沙》赋。因此抱着石头,就自投汨罗江而死。

       屈原死了以后,楚国有宋玉、唐勒、景差等人,都爱好文学,而以善作赋被人称赞。但他们都效法屈原辞令委婉含蓄的一面,始终不敢直言进谏。

       在这以后,楚国一天天削弱,几十年后,终于被秦国灭掉。自从屈原自沉汨罗江后一百多年,汉代有个贾谊,担任长沙王的太傅。路过湘水时,写了文章来凭吊屈原。

       太史公说:我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为他的志向不能实现而悲伤。到长沙,经过屈原自沉的地方,未尝不流下眼泪,追怀他的为人。

       看到贾谊凭吊他的文章,文中又责怪屈原如果凭他的才能去游说诸侯,哪个国家不会容纳,却自己选择了这样的道路!

       读了《鵩鸟赋》,把生和死等同看待,认为被贬和任用是不重要的,这又使我感到茫茫然失落什么了。

       司马迁对屈原的推崇,最主要的还在于屈原的高尚人格和斗争精神。

       因为楚怀王昏庸贪婪,对外则亲齐亲秦摇摆不定,对内则宠任奸佞,听信谗言。屈原虽系贵族,并非近亲;虽有远大的政治眼光和卓越的政治才能,并没得到长久的重用。

       《离骚》里说:“世溷浊而嫉贤兮,好蔽美而称恶。闺中既以邃远兮,哲王又不悟。”

       正深刻地反映了他所处的时代的楚国政治情况。屈原为了坚持自己的理想,挽救楚国的危亡,坚决地起来斗争。

       他愤怒地控诉了贵族当权派的无耻:“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固时俗之工巧兮,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他痛斥他们弄得黑白不分,是非颠倒。

       《怀沙》里说:“玄文幽处兮,蒙谓之不章;离娄微睇兮,瞽以为无明。变白而为黑兮,倒上以为下;凤皇在兮,鸡雉翔舞。”他指斥他们将要把国家弄到濒于危亡的地步:“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

       因此,他宣称他决不妥协:“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原修德立行,忠心耿耿,原想导君于尧舜之治,可是怀王竟然不识,反而信谗疏远:“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怒。”

       楚国弄到濒于危亡,怀王是应该负责任的,屈原对他也是不能无怨的。

       他说:“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司马迁对屈原的为坚持理想而斗争的精神是歌颂的,对屈原的心情是深刻了解的。

       他叙述屈原作《离骚》的原因是这样的:“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又说《离骚》“自怨生”。

       说“疾”,说“怨”,可见司马迁认为《离骚》之作正体现了屈原的斗争精神。

扩展资料:

       《屈原列传》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有关屈原的部分,是一篇风格独特的人物传记。这是现存关于屈原最早的完整的史料,是研究屈原生平的重要依据。

       本文是一篇极为优秀的传记文学。文章以记叙屈原生平事迹为主,用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方式热烈歌颂了屈原的爱国精神、政治才能和高尚品德,严厉地谴责了楚怀王的昏庸和上官大夫、令尹子兰的阴险。

       本文所记叙的屈原的生平事迹,特别是政治上的悲惨遭遇,表现了屈原的一生和楚国的兴衰存亡息息相关,他确实是竭忠尽智了。

       屈原留给后人的财富甚丰,他的高尚品德、爱国精神乃至文学成就,至今具有深远的影响。

       资料链接:百度百科-屈原列传

关于描写粽子的诗句,古诗词名句

       屈原名句:

       其实他的名句基本上不用分类

       只有两个特点:

       1 悲己 悲国

       2 豪迈 大气

       屈原的名句(解释典型)

       01、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语出屈原《九章 哀郢》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楚国都城郢,诗人作诗哀悼。这两句诗便于哀惋中流露了对故国的眷恋,诗中向故乡寻觅栖息之所的飞鸟和即使死去也要把头颅朝向自己洞穴的狐狸,就是诗人自己的化身。

       02、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语出屈原《离骚》。“坠露”与“落英”都是高洁芬芳之物,诗人说以之为食,是就精神素养而言,与字面意义无涉.此句意象玲珑,境界虚空,读之如醍醐灌顶,使人心地一片澄明。

       03、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语出屈原《九歌 司命》。此写恋人离别后的惆怅.前句写现实的悲哀,后句更写回味中流露了无限的眷恋.虽然直抒胸臆,不假物象,但却有一唱三叹之妙。

       04、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语出屈原《渔父》。这两句诗既体现了诗人异乎寻常的人格,同时也揭示了他因此而遭受摧残的原因。在诗人看来,他身处的世界充其量只是藏污纳垢的渊薮和充满醉汉的场所。诗人与激愤和苍凉中流露了无限的孤独。

       其他:

       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芷!(离骚)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离骚)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离骚)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 (离骚)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离骚)

       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 (离骚)

       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 (离骚)

       时缤纷其变易兮,又何可以淹留? (离骚)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九歌)

       沅有芷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九歌)

       乘龙兮辚辚,高驰兮冲天。 (九歌)

       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 (九歌)

       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 (九歌)

       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九歌)

       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 (九歌)

       何灵魂之信直兮,人之心不与吾心同! (九章·抽思)

       心郁郁之忧思兮,独永叹乎增伤。 (九章·抽思)

       曾不知路之曲直兮,南指月与列星。 (九章·抽思)

       世溷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 (九章·怀沙)

       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 (九章·涉江)

       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九章·涉江)

       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 (九章·涉江)

       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 (九章·涉江)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渔父)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衣 沧狼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渔父)

       薄暮雷电,归何忧? (天问)

       魂兮归来! (招魂)

       目极千里兮,伤心悲。 (招魂)

       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卜居 )

       生平:

       诗人屈原简介

       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阳(今湖北秭归)人.

       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

       怀王十五年(前304),张仪由秦至楚,以重金收买靳尚,子兰,郑袖等人充当内奸,同时以"献商于之地六百里"诱骗怀王,致使齐楚断交.怀王受骗后恼羞成怒,两度向秦出兵,均遭惨败.于是屈原奉命出使齐国重修齐楚旧好.此间张仪又一次由秦至楚,进行瓦解齐楚联盟的活动,使齐楚联盟未能成功.怀王二十四年,秦楚黄棘之盟,楚国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屈原亦被逐出郢都,到了汉北.

       怀王三十年,屈原回到郢都.同年,秦约怀王武关相会,怀王遂被秦扣留,最终客死秦国,顷襄王即位后继续实施投降政策,屈原再次被逐出郢都,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沈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屈原的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凡23篇.此外,《卜居》,《渔父》等篇是否为屈原所作,学术界尚有争议.其中,《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天问》是古今罕见的奇特诗篇,它以问语一连向苍天提出了172个问题,涉及了天文,地理,文学,哲学等许多领域,表现了诗人对传统观念的大胆怀疑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九歌》是在民间祭歌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一组祭神乐歌,诗中创造了大量神的形象,大多是人神恋歌.

       屈原的作品是他坚持"美政"理想,与腐朽的楚国贵族集团进行斗争的实录.他的"美政"理想表现在作品中,就是"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离骚》).所谓"举贤授能",就是不分贵贱,把真正有才能的人选拔上来治理国家,反对世卿世禄,限制旧贵族对权位的垄断.他还以奴隶傅说,屠夫吕望,商贩宁戚的历史事迹为例,说明了不拘身份选拔人才的合理性.所谓"循绳墨而不颇",就是修明法度,即法不阿贵,限制旧贵族的种种特权.屈原的"美政"理想反映了他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的尖锐对立,表达了他革除弊政的进步要求,而其最终目的就是要挽救祖国危亡,使楚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与此相关,屈原的作品还深刻揭露了楚国政治的黑暗,楚国贵族集团的腐朽和楚王的昏庸,表现了他坚持"美政"理想,坚持节操,"虽九死而犹未悔"的斗争精神;同时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爱国爱民,矢志献身祖国的决心.屈原虽遭谗被疏,甚至被流放,但他始终以祖国的兴亡,人民的疾苦为念,希望楚王幡然悔悟,奋发图强,做个中兴之主.他明知忠贞耿直会招致祸患,但却始终"忍而不能舍也";他明知自己面临着许许多多的危险,在"楚材晋用"的时代完全可以去别国寻求出路,但他却始终不肯离开楚国一步.表现了他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及其"可与日月争光"的人格与意志.

       屈原诗歌创作特点:

       屈原的作品,以纵恣的文笔,表达了强烈而激荡的情感。汉儒曾说,《离骚》与《诗经》中《小雅》同为“忽而不伤”之作,明代诗人袁宏道于《叙小修诗》中驳斥道:《离骚》“忿怼之极”,对“党人”和楚王都“明示唾骂”,“安在所谓怨而不伤者乎?”并指出:“劲质而多怼,峭急而多露”,正是“楚风”的特点。他的意见显然是正确的。不仅如此,屈原赞美自我的人格,是率性任情,真实袒露;咏唱神灵的恋爱,是热情洋溢、淋漓尽致;颂扬烈士的牺牲,是激昂慷慨、悲凉豪壮……。总之,较之《诗经》总体上比较克制、显得温和蕴藉的情感表达,屈原的创作在相当程度上显示了情感的解放,从而造成了全新的、富于生气和强大感染力的诗歌风格。由于这种情感表达的需要,屈原不能满足于平实的写作手法,而大量借用楚地的神话材料,用奇丽的幻想,使诗歌的境界大为扩展,显示恢宏瑰丽的特征。这为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后代个性和情感强烈的诗人如李白、李贺等,都从中受到极大的启发。

       屈原是一位爱美的诗人。他对各种艺术的美,都不以狭隘的功利观加以否定。《九歌》、《招魂》中,处处渲染音乐歌舞的热烈场面和引发的感动。“羌声色之娱人,观者憺兮忘归”,在屈原笔下,是美好的景象。同样,他的诗篇,也喜欢大量铺陈华美的、色泽艳丽的辞藻。他还发展了《诗经》的比兴手法,赋予草木、鱼虫、鸟兽、云霓等种种自然界的事物以人的意志和生命,以寄托自身的思想感情,又增加了诗歌的美质。大体上可以说,中国古代文学中讲究文采,注意华美的流派,最终都可以溯源于屈原。

       在诗歌形式上,屈原打破了《诗经》那种以整齐的四言句为主、简短朴素的体制,创造出句式可长可短、篇幅宏大、内涵丰富复杂的“骚体诗”,这也具有极重要的意义。

       总之,由屈原开创的楚辞,同《诗经》共同构成中国诗歌乃至整个中国文学的两大源头,对后世文学形成无穷的影响。而由于时代的发展,以及南北文化的区别,楚辞较之《诗经》,已有显著的进步。因之,它对后来文学的影响,更在《诗经》之上。

关于描写岳阳楼的诗句古诗

关于描写粽子的诗句

        .盘斗九子粽,瓯擎五云浆。——温庭筠《鸿胪寺有开元中锡宴堂楼台池沼雅为胜绝荒凉…成四十韵》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陆游《乙卯重五诗》

        .强取酒卮池翠柏,懒开粽叶觅杨梅。——司马光《和子渊除夜》

        .老便蜜粽加餐易,病却蒲根仙嚼难。——项安世《次韵和黄江陵重午二绝·老便蜜粽加餐易》

        .争新九子粽,竞巧五时花。——周必大《端午帖子·皇后阁·何处宜佳节》

        .团粽明朝便无味,菖蒲今日麽生香。——杨万里《端午独酌》

        .争传九子粽,皇祚续千春。——王珪《端午内中帖子词·皇后阁·金屋风光别》

        .茭粽叶包蒸米饭,野山茶点石菖蒲。——释绍昙《偈颂一百零二首·紫芝峰下》

        .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白居易《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

        .携来九子同心粽,蒲酒犹深。——朱彝尊《采桑子·五月六日》

        .绿粽新菱实,金丸小木奴。——元稹《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

        .馋吻偏怜粽栗香,新衣不管囊萸臭。——范成大《病中不复问节序,四遇重阳,既不能登高,又》

        .万一原夫能末缀,采蒲裹粽待归期。——刘克庄《送山甫铨试二首并寄强甫·二昆南北各驱驰》

        .渚闹渔歌响,风和角粽香。——姚合《夏夜宿江驿》

        .粽剥雪肤明席上,酒倾玉骨映杯中。——孔武仲《铜陵县端午日寄兄弟二首·寄季毅》

        .端五数日间,更约同解粽。——陆游《过邻家·老病在臂踝》

        .九子粽新传楚俗,赤灵符验出仙方。——晏殊《端午词·御阁·九子粽新传楚俗》

        .枉将黍粽沉蛟窟,移与江村饷水荒。——仇远《五日》

        .蒻包粳米粽,茶点石草蒲。——释绍昙《偈颂一百一十七首·小供天中节》

        .水风吹殿送微凉,竹叶金盘粽子香。——王珪《端午内中帖子词·太上皇后阁·水风吹殿送微凉》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别来三剥粽,忆著四颁衣。——项安世《重五听谈昨梦》

        .饭羹集邻里,果粽罗罗豆登。——杜范《奉祀礼毕饮福有感偶成》

        .九子粽香仙醴熟,共瞻宸极祝千春。——晏殊《端午词·内廷·披风别殿地无尘》

        .已过浣花天,行开解粽筵。——陆游《初夏·已过浣花天》

        .一一雕盘分楚粽,重重团扇画秦娥。——晏殊《端午词·内廷·一一雕盘分楚粽》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陆游《乙卯重五诗》

        .碧尘缕缕暗香沟,湘粽床萤火流。——王叔承《宫词一百首·碧尘缕缕暗香沟》

        .蜜粽冰团为谁好?丹符彩索聊自欺。——范成大《重午》

        .解粽正思端午,怀沙莫问汨罗。——李贽《士龙携二孙同弱侯过余解粽·其一》

        .不独盘中见卢橘,时於粽里得杨梅。——苏轼《皇太后阁六首·上林珍木暗池台》

        .灵均死波后,是节常浴兰。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元稹《表夏十首》

        .菰粽蘸蜜彩作丝,竹萌尚箨榴未子。——陈造《次韵梁广文重午吊古·菰粽蘸蜜彩作丝》

        .苦涩菖蒲茶,胶粘青蒻粽。——释绍昙《偈颂一百一十七首·苦涩菖蒲茶》

        .菖薄角粽俱如旧,何事樽前醉不成。——孔武仲《铜陵县端午日寄兄弟二首·寄经父》

        .楚粽厨空,负了香菰青蒻。——赵熙《澡兰香·重五,梦窗韵》

        .蒲叶吴刀绿,筠筒楚粽香。——沈亚之《五月六日,发石头城,步望前船,示舍弟兼寄》

        .酒中喜桃子,粽里觅杨梅。——徐君茜《共内人夜坐守岁诗》

        .细葛宫中曾被赐,杨梅粽里未容窥。——李洪《午日寓圆果院苦河鱼以诗纪节》

        .李核垂腰祝饐,粽丝系臂扶羸。——范成大《夏至·李核垂腰祝饐》

        .采丝缠粽动嘉辰,浴殿风生画扇轮。——王珪《端午内中帖子词·皇帝阁·采丝缠粽动嘉辰》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陆游描写粽子的诗词名句

        乙卯重五诗 朝代:宋朝|作者: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初夏·已过浣花天 朝代:宋朝|作者:陆游 已过浣花天,行开解粽筵。 店沽浮蜡酒,步檥载秧船。 古俗交情久,丰年乐事偏。 出波蓴菜滑,上市鮆鱼鲜。 僧阁梅山麓,渔扉禹庙壖。 丹青不可画,得句一欣然。

        过邻家·老病在臂踝 朝代:宋朝|作者:陆游 老病在臂踝,终日不喜动,溪云忽过前,袖手以目送。 今晨光景佳,霁色入鸟哢,驾言出柴荆,暂作湖山梦。 东村望鹤巢,西阜过獾峒。 父老意欣然,为我拨春瓮,岂惟浇舌燥,亦用软脚痛。 形骸去绳检,谈笑得少纵。 吴蚕初上簇,陂稻亦己种。 端五数日间,更约同解粽。

释绍昙形容粽子的古诗词诗句

        偈颂一百零二首·紫芝峰下 朝代:宋朝|作者:释绍昙 紫芝峰下,小小山居。 家风淡薄,堂供萧疏。 茭粽叶包蒸米饭,野山茶点石菖蒲。 天中令节,不用书符。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小供天中节 朝代:宋朝|作者:释绍昙 小供天中节,家贫乐有余。 蒻包粳米粽,茶点石草蒲。 不用童寻药,何须鬼画符。 千妖俱扫迹。长夏得安居。 衲僧门下,天地悬殊。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苦涩菖蒲茶 朝代:宋朝|作者:释绍昙 苦涩菖蒲茶,胶粘青蒻粽。 嗅著鼻头辛,咬得牙关肿。 佛病祖病蠲除,妖星怪星惊悚。 善才采药,颺在壁根。 天师书符,搞藏衣笼。 和盘掇出宴佳宾,山鸟山花欣然。 锦绣铺陈,笙簧品弄。 啰啰招,啰啰送, 莫怪空疏,伏惟珍重。

范成大描写粽子的诗句古诗词

        病中不复问节序,四遇重阳,既不能登高,又 朝代:宋朝|作者:范成大 四时变迁翻覆手,百卉于人亦何有? 骚客颠诗亦狂酒,强惜黄花爱重九。 少年习气似陶公,采采金英满衣袖。 携壶木末最关情,欹帽风前几搔首。 馋吻偏怜粽栗香,新衣不管囊萸臭。 贪将节物趁遨头,肯向宾筵称病叟。 如今衰飒悟空华,现在去来飞电走。 登临旧迹如梦断,觞咏故人多骨朽。 百年长短随隙驹,万化陈新直篘狗。 不堪把玩堪一笑,安用岁时歌拊缶。 家人亦复探新篘,插花洗盏为翁寿。 蒲团困坐眼慵开,莫把故情看老丑。 挽须儿女太痴生,更问今年有诗否。

        重午 朝代:宋朝|作者:范成大 熨斗薰笼分夏衣,翁身独比去年衰。 已孤菖渌十分劝,却要艾黄千壮医。 蜜粽冰团为谁好?丹符彩索聊自欺。 小儿造物亦难料,药里有时生纲丝。

        夏至·李核垂腰祝饐 朝代:宋朝|作者:范成大 李核垂腰祝饐,粽丝系臂扶羸。 节物竞随乡俗,老翁闲伴儿嬉。

王珪描写粽子的诗句

        端午内中帖子词·皇帝阁·采丝缠粽动嘉辰 朝代:宋朝|作者:王珪 采丝缠粽动嘉辰,浴殿风生画扇轮。 拂晓千门放金钥,玉阶还有谢衣人。

        端午内中帖子词·皇后阁·金屋风光别 朝代:宋朝|作者:王珪 金屋风光别,仍逢令节新。 争传九子粽,皇祚续千春。

元稹描写粽子的诗句古诗词

        表夏十首 朝代:唐朝|作者:元稹 夏风多暖暖,树木有繁阴。新笋紫长短,早樱红浅深。 烟花云幕重,榴艳朝景侵。华实各自好,讵云芳意沉。 初日满阶前,轻风动帘影。旬时得休浣,高卧阅清景。 僮儿拂巾箱,鸦轧深林井。心到物自闲,何劳远箕颍。 江瘴炎夏早,蒸腾信难度。今宵好风月,独此荒庭趣。 露叶倾暗光,流星委馀素。但恐清夜徂,讵悲朝景暮。 孟月夏犹浅,奇云未成峰。度霞红漠漠,压浪白溶溶。 玉委有馀润,飙驰无去踪。何如捧云雨,喷毒随蛟龙。 流芳递炎景,繁英尽寥落。公署香满庭,晴霞覆阑药。 裁红起高焰,缀绿排新萼。凭此遣幽怀,非言念将谑。 红丝散芳树,旋转光风急。烟泛被笼香,露浓妆面湿。 佳人不在此,恨望阶前立。忽厌夏景长,今春行已及。 百舌渐吞声,黄莺正娇小。云鸿方警夜,笼鸡已鸣晓。 当时客自适,运去谁能矫。莫厌夏虫多,蜩螗定相扰。 翩翩帘外燕,戢戢巢内雏。啖食筋力尽,毛衣成紫襦。 朝来各飞去,雄雌梁上呼。养子将备老,恶儿那胜无。 西山夏雪消,江势东南泻。风波高若天,滟滪低于马。 正被黄牛旋,难期白帝下。我在平地行,翻忧济川者。 灵均死波后,是节常浴兰。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 逝者良自苦,今人反为欢。哀哉徇名士,没命求所难。

苏轼描写粽子的诗句

        皇太后阁六首·上林珍木暗池台 朝代:宋朝|作者:苏轼 上林珍木暗池台,蜀产吴包万里来。 不独盘中见卢橘,时於粽里得杨梅。

扩展阅读:描写粽子的优美句子段落

        粽子香,艾叶芳,灿烂心情赛春江;龙舟忙,喝雄黄,健康快乐好运长;太阳光,暖洋洋,愿你永把幸福尝;短信响,情飞扬,朋友祝福:端午快乐!

        我从快乐中洗干净这一粒粒米,我从幸福中精选这一颗颗枣,用美丽的心情包裹,用温暖的笑脸扎紧,用这端午节的祝福蒸熟这香甜粽子,用这美味的粽子混熟这香甜日子,用这香甜日子给友情起个名字,天长地久。

        包粽子也是端午的保留节目之一。妈妈和阿姨总会买了好多的粽叶,用水少泡着,洗干净码好。粽子的馅一般是糯米,配上绿豆红枣等,煮熟。然后在妈妈和阿姨的一阵灵巧的忙碌之后,我们小孩便馋猫般围着蒸笼转,等待粽子出笼的时刻的到来……

        端午到了,我送你一个爱心粽子,第一层,体贴!第二层,关怀!第三层,浪漫!第四层,温馨!中间夹层,甜蜜!祝你梦中有我,天天都有一个好心情!端午快乐!

        采一束避邪的艾叶挂在门口,蒸一锅香甜的粽子放到餐桌,打一壶馥郁的醇酒盛满酒杯……最重要是,把我的祝福带在身边与你一同分享这美好的端午时光。

        端午节起源于春秋战国,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古民谣唱到:“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关于节日的由来有很多,有纪念伍子胥的迎涛神,有纪念孝女曹娥,有纪念诗人屈原等等。但关于恶日的传说最早,在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相传这天邪佞当道,五毒并出。这样,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并且人们还避“端五”忌讳,称之为“端午”。

        我用无忧为粽叶,包上五颗快乐枣,一把关心米,三钱友情水,以我的真心祝福为丝带,亲手包了一个幸福粽子送给你!祝你端午节快乐!

        吃粽子一直是我的钟爱,也许清香的荷叶味儿更具有端午节的气息。

        妈妈会很早就从河边的芦苇荡采来芦苇叶,煮在锅里,然后将珍藏好久的糯米用凉水泡在面盆里。我们围坐在妈妈的身边,看着妈妈的一举一动。只见妈妈娴熟地把三四张芦苇叶放平,用剪刀裁平芦叶的一边,在左手的掌心,折成圆锥状,然后用右手在面盆里足足抓一把米,投进去,如果再讲究一些,会在米里放进一枚红枣或者花生赤豆之类。叶子在妈妈的手里折来折去,就出现了一个三角锥的形状,然后用线一扎,一个漂亮的粽子就做好了。

        猪头!下班了?晚上回去买几个粽子,等明天早上吃!宝贝我买的股票前几天稍跌了一点,但还是高于购买价,结果今天呼呼涨上去了!亲宝贝!

        米饭和糖包结下仇恨,见到三角形的就打。此日米饭偶遇粽子,大怒:小样,别以为图成绿色我就不认识你!粽子把外套一扯大叫:我是卧底!端午节快乐!

        芭蕉绿了樱桃红,岁月太匆匆。一眨眼,又到了粽子飘香的时侯,我怀念起故乡的端午节来。

        你永远都是我最爱的粽子里面的蜜枣,我要做糯米还要做粽子叶,把你包裹着,紧紧裹着,让我们一起过了甜蜜幸福的端午节!

        端午节的重头戏当然是粽子,关于粽子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莫过于祭奠投身汨罗的伟大诗人屈原,也由此似乎粽子应该带着一股浓重的悲 *** 彩。

        端午已至,奉上粽子。配料:五颗快乐枣,一把关心米,三钱友情水,用幽默捆扎,由手机送达。保值期:五月初五前。保存法:请按存储键。

        高考后就是端午,是跳江还是吃粽子。大家看着办吧。

        龙舟粽子端午的喜庆,别忘了爱护一下自己的眼睛。世界爱眼日,借着端午的歌声,放松一下自己的心灵,少看一分钟电视,远眺一次天空,保护一下我们的眼睛!

        好不容易得到了你,看着你那娇嫩细滑的身体,我的心里激动无比,但是我又忍不住好奇:你里面到底有些什么东西?悄悄告诉你,我喜欢鲜肉陷的粽子!哈哈,端午节快乐!

        端午节起源于春秋战国,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古民谣唱到:“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关于节日的由来有很多,有纪念伍子胥的迎涛神,有纪念孝女曹娥,有纪念诗人屈原等等。但关于恶日的传说最早,在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相传这天邪佞当道,五毒并出。这样,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并且人们还避“端五”忌讳,称之为“端午”。

        你可能现在正在品味我给你包的粽子,你可能发现粽子里只有米没有馅,都怪的包棕子时太想漏馅了,这寓意我对你的爱是无限(馅)的。

        我先帮奶奶把圆桌椅子以及包粽子需要的原料搬到院子里,奶奶从屋里慢慢地走了出来,坐在椅子上,准备包粽子,我则在一边静静地看着奶奶,只见奶奶把两个粽叶合在一起,然后,用手把粽叶一弯,围成一个近似漏斗的形状,又用另一只手快速地从水中捞出一把米,装进弯好的粽叶里,说来也奇怪,奶奶的手就好像一把秤,装进粽叶里的米不多也不少,接着奶奶把粽叶的后面一折,右手压着粽叶,另一只手抽出一根绳,为这粽子绕一圈,然后系了一个活扣,有就顺序地放进了蒸锅里,不到半小时的功夫,满满得一蒸锅粽子就全部包好了。

        就算再冷,别人裹成粽子,咱们也要把自己打扮成甜筒!

        端午节是个非常热闹的节日,家家包粽子吃粽子,这是端午节必定的习俗,各式各样的粽子都有形状多多,在农村,我们还会包个书包形状的送给弟弟妹妹们挎在腰边带回学校边走边吃。味道多多,有甜的咸的香的辣的,甚至连苦的都有。不过好像因为地方不一样,包出来的粽子各味不相同,每个地方的人基本上只习惯于自家包的,对于其他地方包出来的味道些许人都不太习惯的。比如说我就不习惯,因为馅料不一样,我还是喜欢吃自家包的粽子。

        用代表着快乐的糯米,藏着代表甜蜜的枣馅,用欢欣的粽子叶紧紧包在一起,系上幸福的红丝带,捎去我美好的祝福,祝您端午节快乐!

        送你一个粽子,竹叶的清香代表浓浓的祝福,米粒的香醇代表真挚的感情!

        粽子的形状也很多,常见的有三角粽,枕头粽,菱形粽,据说还有元宝形,秤砣形,母亲最常包裹的是小脚粽。顾名思义,小脚粽形状如三寸金莲,顶儿尖尖,脚跟儿圆圆。曾见母亲这样裹小脚粽:两三张箬叶层叠,将宽大的叶根盘成漏斗状,舀上糯米,将这个漏斗盛得满满的,将箬叶顺势盖拢,再搭上一张箬叶,左盘右旋,用棉线捆扎住,一只小巧而结实的小脚粽就裹好了。

        端午吃啥?粽子,吃前吊胃,吃中美味,吃后不足胃。端午玩啥?发短信,发前动心,发中开心,发后不烦心。愿你端午节吃得香,玩得乐!

        桃儿红,杏儿黄,五月初五是端阳;五彩线,荷包香,系在身上保安康;粽子香,包五粮,剥个粽子裹上糖,幸福生活万年长,祝你端午节快乐!

        吃粽子,是在咀嚼遥远,鲜活记忆,汨罗江用清澈的水流,融合了孤独而伟大的灵魂。

        常常把你思念,喜欢你青涩的外表,爱上你美丽的内心,总是忍不住想吻你,我要大声说‘我爱你~~粽子’,呵呵,端午节到了,愿你快乐相伴,万事如意。

        流传千年的祈盼,在今天实现。香飘万里的艾香,将欢乐席卷。在香囊里,缝上情意的一针一线。在粽子里,填满幸福的星星点点。端午佳节,祝你一切遂愿!

        用千娇百媚的芭蕉叶把你轻轻包裹,在清香怡人的气息中点缀快乐好运成功和健康,再用思念的线牢牢系上:一颗幸福大粽子就此诞生。端午节快乐!

        提前送你一个粽子:幸运铺满清新的叶,快乐裹成美味的馅。闻起来是温馨,吃起来是甜蜜,咽下去是幸福,回味着是美满,端午节快乐!

        你在哪儿,家就在哪儿——这是钱钟书夫人对钱说的;我想对你说的是:亲爱的,你在哪儿,我的心就在哪儿。粽子不能吃太多,因为肚子要装思念!粽子不能吃太少,因为我们要领妈妈包粽子的情!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祝福远方的你节日快乐!

        从前你会强迫我吃粽子。而今,孩儿不在母亲身边,用短信编织一个虚拟的粽子送给你,祈天下老父老母平安!

        五月五,是端阳,祝福朋友不能忘;挂艾草,粽子香,招纳百福福满堂;带香囊,喝雄黄,驱邪去灾体健康;赛龙舟,荡双桨,家庭幸福事业畅;预祝端午快乐!

        山西省解州端午,男女戴艾叶,称为“去疾”,幼童则系百索于脖子上,据说这是“为屈原缚蛟龙”。隰州端午,各村祭龙王,并在田间挂纸。怀仁县端午又名“朱门”。定襄县端午,学生需致赠节礼给教师。潞安府以麦面蒸团,称为“白团”,与粽子一起拿来互相馈赠。

       1. 关于岳阳楼的诗句古诗李白

        2. 关于岳阳楼的诗句古诗整首

        关于岳阳楼的诗句古诗李白 1.李白写过哪些关于岳阳楼的诗句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整首诗,诗人将自己隐在楼、川、雁、山等景观后,让楼去观览,川去迂回,让雁牵愁心飞去,山衔好月走来。天地万象都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人的生命和感情的载体了。

        首联描写岳阳楼四周的宏丽景色。登上岳阳楼,无边景色尽收眼底。江水流向茫茫远方,洞庭湖面浩荡开阔,汪洋无际。这是从楼的高处俯瞰周围的远景。站得高,望得远,“岳阳尽”“川迥”“洞庭开”,这一“尽”一“迥”一“开”的渺远辽阔的景色,形象地表明诗人立足点之高。这是一种旁敲侧击的衬托手法,不正面写楼高而楼高已自见。

        颔联中诗人笔下的自然万物好像被赋予了生命,你看,雁儿高飞,带走了诗人忧愁苦闷之心;月出山口,仿佛是君山衔来了团圆美好之月。“山衔好月来”一句,想像新颖,有独创性,着一“衔”字而境界全出,写得诡谲纵逸,诙谐风趣。

        颈联写诗人在岳阳楼上住宿,饮酒,仿佛在天上云间一般。这里又用衬托手法写楼高,夸张地形容其高耸入云的状态,这似乎是醉眼朦胧中的幻景。

        尾联收笔写得气韵生动,蕴藏着浓厚的生活情趣。楼高风急,高处不胜寒。醉后凉风四起,着笔仍在写楼高。凉风习习吹人,衣袖翩翩飘舞,仪表何等潇洒自如,情调何等舒展流畅,态度又何其超脱豁达,豪情逸志,溢于言表。

        整首诗运用陪衬、烘托和夸张的手法,没有一句正面直接描写楼高,句句从俯视纵观岳阳楼周围景物的渺远、开阔、高耸等情状落笔,却无处不显出楼高,不露斧凿痕迹,可谓自然浑成,巧夺天功

        2.孟浩然、杜甫、李白的关于描写岳阳楼的诗句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作者: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 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 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 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 吹人舞袖回。

        3.李白杜甫孟浩然关于岳阳楼记的诗句

        1,登岳阳楼

        唐代: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译文:

        以前的日子就听说洞庭湖波澜壮阔,今日如愿终于登上岳阳楼。

        浩瀚的湖水把吴楚两地撕裂,似乎日月星辰都漂浮在水中。

        亲朋好友们音信全无,我年老多病,乘孤舟四处漂流。

        北方边关战事又起,我倚着栏杆远望泪流满面。

        2,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代: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译文:

        天空浑然一体。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只能白白羡慕被钓上来的鱼。

        3,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唐代: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译文:

        秋水胜涨,几乎与岸平,水天含混迷茫与登上岳阳楼览尽四周风光,江水辽远通向开阔的洞庭。

        看见大雁南飞引起我忧愁之心,远处的山峰又衔来一轮好月。

        在高入云间的楼上下榻设席,在天上传杯饮酒。

        醉酒之后兴起了凉风,吹得衣袖随风舞动我们随之而回。

        4.李白写的有关岳阳楼的诗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 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 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 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 吹人舞袖回。 乾元二年(759),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秋季作这首诗。夏十二,李白朋友,排行十二。岳阳楼座落在今湖南岳阳市西北高丘上,“西面洞庭,左顾君山”,与黄鹤楼、滕王阁同为南方三大名楼,于开元四年(716)扩建,楼高三层,建筑精美。历代迁客骚人,登临游览,莫不抒怀写志。李白登楼赋诗,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篇章,使岳阳楼更添一层迷人的色彩。诗人首先描写岳阳楼四周的宏丽景色:“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岳阳,这里是指天岳山之南一带。天岳山又名巴陵山,在岳阳县西南。登上岳阳楼,远望天岳山南面一带,无边景色尽收眼底。江水流向茫茫远方,洞庭湖面浩荡开阔,汪洋无际。这是从楼的高处俯瞰周围的远景。站得高,望得远,“岳阳尽”、“川迥”、“洞庭开”,这一“尽”、一“迥”、一“开”的渺远辽阔的景色,形象地表明诗人立足点之高。这是一种旁敲侧击的衬托手法,不正面写楼高而楼高已自见。 李白这时候正遇赦,心情轻快,眼前景物也显得有情有意,和诗人分享着欢乐和喜悦: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诗人笔下的自然万物好象被赋予生命,你看,雁儿高飞,带走了诗人忧愁苦闷之心;月出山口,仿佛是君山衔来了团圆美好之月。“雁引愁心去”,《文苑英华》作“雁别秋江去”。后者只是写雁儿冷漠地离别秋江飞去,缺乏感彩,远不如前者用拟人化手法写雁儿懂得人情,带走愁心,并与下句君山有意“衔好月来”互相对仗、映衬,从而使形象显得生动活泼,情趣盎然。“山衔好月来”一句,想象新颖,有独创性,着一“衔”字而境界全出,写得诡谲纵逸,诙谐风趣。 诗人兴致勃勃,幻想联翩,恍如置身仙境:“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在岳阳楼上住宿、饮酒,仿佛在天上云间一般。这里又用衬托手法写楼高,夸张地形容其高耸入云的状态。这似乎是醉眼蒙眬中的幻景。诚然,诗人是有些醉意了: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楼高风急,高处不胜寒。醉后凉风四起,着笔仍在写楼高。凉风习习吹人,衣袖翩翩飘舞,仪表何等潇洒自如,情调何等舒展流畅,态度又何其超脱豁达,豪情逸志,溢于言表。收笔写得气韵生动,蕴藏着浓厚的生活情趣。 整首诗运用陪衬、烘托和夸张的手法,没有一句正面直接描写楼高,句句从俯视纵观岳阳楼周围景物的渺远、开阔、高耸等情状落笔,却无处不显出楼高,不露斧凿痕迹,可谓自然浑成,巧夺天功。

        麻烦采纳,谢谢!

        5.有关岳阳楼的古诗

        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李白:帝子潇湘去不还,空余秋草洞庭间。

        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 杜甫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湘灵瑟,吕仙杯,坐揽云涛人宛在; 子美诗,希文笔,题笔雪壁我重来。

        后乐,先忧,范希文庶几知道; 昔闻,今上,杜少陵始可言诗。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

        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 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崖疆。

        渚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吕纯阳,太糊涂,飞过来,飞过去,一个神仙谁在眼? 范仲淹,煞多事,什么先,什么后,万家忧乐总关心. 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 政通人和, 百废俱兴, 乃重修岳阳楼, 增其旧制,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 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 吞长江, 浩浩汤汤, 横无际涯; 晖夕阴, 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 南极潇湘, 迁客骚人, 多会于此, 览物之情, 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 连月不开; 阴风怒号, 浊浪排空; 日星隐耀, 山岳潜形; 商旅不行, 樯倾楫摧; 薄暮冥冥, 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 则有去国怀乡, 忧谗畏讥, 满目萧然, 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 波澜不惊, 上下天光, 一碧万顷; 沙鸥翔集, 锦鳞游泳, 岸芷汀兰, 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 皓月千里, 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 渔歌互答, 此乐何极! 登斯楼也, 则有心旷神怡, 宠辱皆忘, 把酒临风, 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或异二者之为, 何哉?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 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 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 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欤! 噫! 微斯人, 吾谁与归!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岳阳楼晚望》 唐 崔珏 乾坤千里水云间,钓艇如萍去复还。 楼上北风斜卷席,湖中西日倒衔山。

        怀沙有恨骚人往,鼓瑟无声帝子闲。 何事黄昏尚凝睇,数行烟树接荆蛮。

        《道经巴陵登岳阳楼用孟襄阳韵》杨维桢,元末 送客洞庭西,龙堆两青青。 陈殿出空明,吴城连苍莽。

        春随湖色深,风将潮声长。 杨柳读书堂,芙蓉采菱桨。

        怀人故未休,望望欲成往。 《登岳阳楼》 李东阳,明 突兀高楼正倚城,洞庭春水坐来生。

        三江到海风涛壮,万水浮空岛屿轻。 吴楚乾坤天下句,江湖廊庙古人情。

        中流或有蛟龙窟,卧听君山笛里声。 《巴陵》 唐寅 巴陵城西湖上楼,楼前波影涵清秋。

        数点征帆天际落,不知谁是五湖舟。 《岳阳楼》钱大昕 清 杰阁出城墉,惊涛日夜舂。

        地吞八百里,云浸两三峰。 已极登临目,真开浩荡胸。

        不因承简命,那便壮游逢。 《过洞庭湖》许棠 唐 惊波常不定,半日鬓堪斑。

        四顾疑无地,中流忽有山。 鸟高恒畏坠,帆远却如闲。

        渔父闲相引,时歌浩渺间。 《临江仙》滕子京 湖水连天天连水,秋来分外澄清。

        君山自是小蓬瀛。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帝子有灵能鼓瑟,凄然依旧伤情。微闻兰芷动芳声。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卖花声.题岳阳楼》张舜民 宋 木叶下君山,空水漫漫。

        十分斟酒敛芳颜。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阳关。

        醉袖抚危阑,天淡云闲。何人此路得生还?回首夕阳红尽处,应是长安。

       关于岳阳楼的诗句古诗整首 1.有关岳阳楼的诗句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杜甫)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李白)

        洞庭秋月生湖心,层波万顷如熔金。(刘禹锡)

        岳阳楼上日衔窗,影到深潭赤玉幢。(元稹)

        欲为平生一散愁,洞庭湖上岳阳楼。(李商隐)

        南登岳阳楼,北眺长安道。不见升平里,千山树如草。(曹邺 )

        远色岳阳楼,湘帆数片愁 (张乔 )

        洞庭九州间,厥大谁与让。南汇群崖水,北注何奔放(韩愈)

        襟带三千里,尽在岳阳楼。(吕温)

        岳阳壮观天下传,楼阴背日堤绵绵。(陈与义)

        七岁侍行湖外去,岳阳楼上敢题诗。 (郑谷 )

        送客洞庭西,龙堆两青青。(杨维桢)

        突兀高楼正倚城,洞庭春水坐来生。(李东阳,明 )

        2.关于岳阳楼的诗句

        赏析: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张丞相即张九龄,也是著名的诗人,官至中书令,为人正直。

        孟浩然想进入政界,实现自己的理想,希望有人能给予引荐。他在入京应试之前写这首诗给张九龄,就含有这层意思。

        诗的前四句写洞庭湖壮丽的景象和磅礴的气势,后四句是借此抒发自己的政治热情和希望。 开头两句交代了时间,写出了浩瀚的湖水。

        湖水和天空浑然一体,景象是阔大的。“涵”,有包含的意思。

        “虚”,指高空。高空为水所包含,即天倒映在水里。

        “太清”指天空。“浑太清”即水天相接。

        这两句是写站在湖边,远眺湖面的景色。三四两句继续写湖的广阔,但目光又由远而近,从湖面写到湖中倒映的景物:笼罩在湖上的水气蒸腾,吞没了云、梦二泽,“云、梦”是古代两个湖泽的名称,据说云泽在江北,梦泽在江南,后来大部分都淤成陆地。

        “撼”,摇动。“岳阳城”,在洞庭湖东北岸,即今湖南岳阳市。

        西南风起时,波涛奔腾,涌向东北岸,好像要摇动岳阳城似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有的版本作“气吞云梦泽”),读到这里很自然地会联想起王维的诗句:“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整个城市都飘浮在水面上,微风吹起层层波澜,遥远的天空都在水中晃动。它们真有异曲同工之妙。

        面对浩瀚的洞庭湖,自己意欲横渡,可是没有船只;生活在圣明的时世,应当贡献出自已的力量,但没有人推荐,也只好在家闲居,这实在有愧于这样的好时代。言外之意希望对方予以引荐。

        “济”,渡的意思。“楫”,船上的桨,这里也是借指船。

        “端居”,闲居;“圣明”,圣明之时,这里指太平时代。最后两句,说自己坐在湖边观看那些垂竿钓鱼的人,却白白地产生羡慕之情。

        古代俗语说,“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诗人借了这句谚语来暗喻自己有出来作一番事业的愿望,只怕没有人引荐,所以这里说“徒有”。

        希望对方帮助的心情是在字里行间自然流露出来的。 这是一首干谒诗。

        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孟浩然西游长安,写了这首诗赠当时在相位的张九龄,目的是想得到张的赏识和录用,只是为了保持一点身分,才写得那样委婉,极力泯灭那干谒的痕迹。 秋水盛涨,八月的洞庭湖装得满满的,和岸上几乎平接。

        远远望去,水天一色,洞庭湖和天空接合成了完完整整的一块。开头两句,写得洞庭湖极开朗也极涵浑,汪洋浩阔,与天相接,润泽着千花万树,容纳了大大小小的河流。

        三、四句实写湖。“气蒸”句写出湖的丰厚的蓄积,仿佛广大的沼泽地带,都受到湖的滋养哺育,才显得那样草木繁茂,郁郁苍苍。

        而“波撼”两字放在“岳阳城”上,衬托湖的澎湃动荡,也极为有力。人们眼中的这一座湖滨城,好像瑟缩不安地匍伏在它的脚下,变得异常渺小了。

        这两句被称为描写洞庭湖的名句。但两句仍有区别:上句用宽广的平面衬托湖的浩阔,下句用窄小的立体来反映湖的声势。

        诗人笔下的洞庭湖不仅广大,而且还充满活力。 下面四句,转入抒情。

        “欲济无舟楫”,是从眼前景物触发出来的,诗人面对浩浩的湖水,想到自己还是在野之身,要找出路却没有人接引,正如想渡过湖去却没有船只一样。“端居耻圣明”,是说在这个“圣明”的太平盛世,自己不甘心闲居无事,要出来做一番事业。

        这两句是正式向张丞相表白心事,说明自己目前虽然是个隐士,可是并非本愿,出仕求官还是心焉向往的,不过还找不到门路而已。 于是下面再进一步,向张丞相发出呼吁。

        “垂钓者”暗指当朝执政的人物,其实是专就张丞相而言。这最后两句,意思是说:执政的张大人啊,您能出来主持国政,我是十分钦佩的,不过我是在野之身,不能追随左右,替你效力,只有徒然表示钦羡之情罢了。

        这几句话,诗人巧妙地运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的古语,另翻新意;而且“垂钓”也正好同“湖水”照应,因此不大露出痕迹,但是他要求援引的心情是不难体味的。 作为干谒诗,最重要的是要写得得体,称颂对方要有分寸,不失身分。

        措辞要不卑不亢,不露寒乞相,才是第一等文字。这首诗委婉含蓄,不落俗套,艺术上自有特色《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3.有关岳阳楼的诗句及赏析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赏析

        大历三年(768),杜甫离开夔州,出峡到江陵(今湖北潜江县西),境遇不惬人意,晚秋移居江陵南九十里的公安(今湖北公安),本拟到柴桑(今江西九江),未果,在这年暮冬入岳阳(今湖南岳阳)并登岳阳楼。

        这首诗写诗人登楼时的所见和所感。首联以登楼能偿宿愿为喜;颔联赞颂洞庭湖的波涛浩荡,气势磅礴;颈联慨叹亲朋音信杳然,自己老病无医;尾联写诗人北望秦陇以兵乱未息为忧。诗人在诗中把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的忧患联系起来,把对寂寞的身世感慨和壮阔的自然景色相映衬,意境宏大,情调悲壮,是历代最为传诵的登岳阳楼的名篇。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4.关于岳阳楼的古诗,3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徒倚湖山欲晓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苍波无限悲。

        (宋)陈与义《登岳阳楼》

        岳阳壮观天下传,楼阴背日堤绵绵。

        草木相连南服内,江湖异态栏杆前。

        乾坤万事集双鬓,臣子一谪今五年。

        欲题文字吊古昔,风壮浪涌心茫然。

        (宋)陈与义《再登岳阳楼感慨赋诗》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唐)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唐)杜甫《登岳阳楼》

        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出衢塘滟预关。

        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

        (宋)黄庭坚《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

        5.5首洞庭湖的古诗,5首岳阳楼的古诗

        1. 行路难(例句:洞庭水上一株桐)

        朝代:南北朝 作者:吴均

        2. 新亭渚别范零陵云(例句:洞庭张乐地)

        朝代:南北朝 作者:谢眺

        3. 渡青草湖(例句:洞庭春溜满)

        朝代:南北朝 作者:阴铿

        4. 拣贡橘书情(例句:洞庭贡橘拣宜精)

        朝代:唐 作者:白居易

        5. 游小洞庭(例句:湖山上头别有湖)

        朝代:唐 作者:白居易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岳阳楼晚望》 唐 崔珏

        乾坤千里水云间,钓艇如萍去复还。

        楼上北风斜卷席,湖中西日倒衔山。

        怀沙有恨骚人往,鼓瑟无声帝子闲。

        何事黄昏尚凝睇,数行烟树接荆蛮。

        《道经巴陵登岳阳楼用孟襄阳韵》杨维桢,元末

        送客洞庭西,龙堆两青青。

        陈殿出空明,吴城连苍莽。

        春随湖色深,风将潮声长。

        杨柳读书堂,芙蓉采菱桨。

        怀人故未休,望望欲成往。

        《登岳阳楼》 李东阳,明

        突兀高楼正倚城,洞庭春水坐来生。

        三江到海风涛壮,万水浮空岛屿轻。

        吴楚乾坤天下句,江湖廊庙古人情。

        中流或有蛟龙窟,卧听君山笛里声。

       今天关于“怀沙经典名句”的讲解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这个主题,并从我的回答中找到需要的信息。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