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名人语录 名人语录

篆刻经典名句_篆刻经典名句摘抄

ysladmin 2024-05-19 人已围观

简介篆刻经典名句_篆刻经典名句摘抄       作为一名AI机器人,我可以提供与篆刻经典名句相关的各种信息和建议,包括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1.弘一大师精辟格言2.批评赋是"雕

篆刻经典名句_篆刻经典名句摘抄

       作为一名AI机器人,我可以提供与篆刻经典名句相关的各种信息和建议,包括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

1.弘一大师精辟格言

2.批评赋是"雕虫篆刻",表示"壮夫不为"的汉代著名辞赋家是谁?

3.苏轼40句名句

4.关汉卿名言名句有哪些

5.闲章是什么

篆刻经典名句_篆刻经典名句摘抄

弘一大师精辟格言

        1、意粗,性躁,一事无成。心平,气和,千祥骈集。

        2、无事时,戒一偷字。有事时,戒一乱字。

        3、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以善毋过高,当使其可从。

        4、事当快意处须转,言到快意处须住。

        5、穷天下之辩者,不在辩而在讷。伏天下之勇者,不在勇而在怯。

        6、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7、恶莫大于纵己之欲,祸莫大于言人之非。

        8、惠不在大,在乎当厄。怨不在多,在乎伤心。

        9、临事须替别人想,论人先将自己思。

        10、心思要缜密,不可琐屑。操守要严明,不可激烈。

        11、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动要谨。

        12、应事接物,常觉得心中有从容闲暇时,才见涵养。

        13、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

        14、以淡字交友,以聋字止谤,以刻字责己,以弱字御侮。

        15、富贵,怨之府也。才能,身之灾也。声名,谤之媒也。欢乐,悲之渐也。

        16、人好刚我以柔胜之,人好术我以诚感之。

        17、不让古人是谓有志,不让今人是谓无量。

        18、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祸。

        19、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20、以淡字交友,以聋字止谤,以刻字责已,以弱字御侮。居安,虑危。处治,思乱。

        21、小人乐闻君子之过,君子耻闻小人之恶。此存心厚薄之人,故人品因之而别。

        22、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处之人愈宜厚,处至急之事愈宜缓。

        23、穷寇不可追也,遁词不可攻也。

        24、茅鹿门云:人生在世,多行救济事,则彼之感我,中怀倾倒,浸入肝脾。何幸而得人心如此哉!

        25、只是常有惧心,退一步做,见益而思损,持满而思溢,则免于祸。

        26、刘念台云:易喜易怒,轻言轻动,只是一种浮气用事,此病根最不小。

        27、人性褊急则气盛,气盛则心粗,心粗则神昏,乖桀谬戾,可胜言哉?

        28、一动于欲,欲迷则昏。一任乎气,气偏则戾。

        29、物忌全胜,事忌全美,人忌全盛。

        30、处事大忌急噪,急噪则先自处不暇,何暇治事?

        31、事当快意处须转,言到快意时须住。

        32、任难任之事,要有力而无气。处难处之人,要有知而无言。

        33、不尽人情,举足尽是危机。不体物情,一生俱成梦境。

        34、善用威者不轻怒,善用恩者不妄施。

        35、刘直斋云:存心养性,须要耐烦耐苦,耐惊耐怕,方得纯熟。

        36、凛闲居以体独,卜动念以知己,谨威仪以定命,敦大伦以凝道,备百行以考德,迁善改过以作圣。

        37、何谓至行?曰:庸行。何谓大人?曰:小心。

        38、不为外物所动之谓静,不为外物所实之谓虚。

        39、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有事斩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40、以情恕人,以理律己。

        41、林退斋临终,子孙环跪请训。曰:无他言,尔等只要学吃亏。

        42、强不知以为知,此乃大愚。本无事而生事,是谓福薄。

        43、盛喜中勿许人物,盛怒中勿答人书。

        44、怒宜实力消融,过要细心检点。

        45、曲木恶绳,顽石恶攻。责善之言,不可不慎也。

        46、先益后损,则恩反为仇,前功尽弃。先松后紧,则管束不下,反招怨怒。

        47、事事难上难,举足常虞失坠。件件想一想,浑身都是过差。

        48、吕新吾云:愧之则小人可使为君子,激之则君子可使为小人。

        49、知足常乐,终生不耻。知止常止,终生不辱。

        50、寡欲故静,有主则虚。

        51、盖世功劳,当不得一个矜字。弥天罪恶,当不得一个悔字。

        52、事能常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53、识不足则多虑,威不足则多怒,信不足则多言。

        54、宽厚者,毋使人有所恃。精明者,不使人无所容。

        55、凡为外所胜者,皆内不足。凡为邪所夺者,皆正不足。

        56、步步占先者,必有人以挤之。事事争胜者,必有人以挫之。

        57、面谀之词,有识者未必悦心。背后之议,受憾者常若刻骨。

        58、精细者,无苛察之心,光明者,无浅露之病。

        59、今人见人敬慢,辙生喜愠心,皆外重者也。此迷不破,胸中冰炭一生。

        60、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61、青天白日的节义,自暗室屋漏中培来。旋乾转坤的经纶,自临深履薄冰处得力。

        62、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增一分享用,减一分福泽。

        63、心不妄动,身不妄动,/口不妄动,君子所以存诚。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独。

        64、何以息谤?曰:无辩。何以止怨?曰:不争。

        65、处事须留余地,责善切戒尽言。

        66、刘念台云:涵养,全得一缓字,凡言语,动作皆是。

        67、吕新吾云:心平气和四字,非有涵养者不能做,工夫只在个定义。

        68、聪明睿知,守之以愚。道德隆重,守之以谦。

        69、在事者,当置身利害之外。建言者,当设身利害之中。

        70、公生明者,不敝于私也。诚生明者,不杂以伪也。从容生明者,不淆于惑也。

        71、恩怕先益后损,威怕先松后紧。

        72、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辩,不如能容。人之侮我也,与其能防,不如能化。

        73、观天地生物气象,学圣贤克己工夫。

        74、缓字可以免悔,退字可以免祸。

        75、敬守此心,则心安。敛抑其气,则气平。

        76、强不知以为知,此乃大愚。本无事而生事,是谓薄福。

        77、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

        78、度量如海涵春育,持身如玉洁冰清,襟抱如光风霁月,气概如乔岳泰山。

        79、律己宜带秋气,处世须带春风。

        80、陈榕门云:定火工夫,不外以理制欲。理胜,则气平矣。

        81、论人当节取其长,曲谅其短。做事必先审其害,后计其利。

        82、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详是处世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

        83、欲论人者先自论,欲知人者先自知。

        84、安莫安于知足,危莫危于多言。

        85、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86、意粗性躁,一事无成。心平气和,千祥并集。

        87、大着肚皮容物,立定脚跟做人。

        88、尽前行者地步窄,向后看者眼界宽。

        89、足恭伪态,礼之贼也。苛察歧疑,智之贼也。

        90、殃咎之来,未有不始于快心者。故君子得意而忧,逢喜而惧。

        91、以恕已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已则寡过。

        92、喜时之言多失信,怒时之言多失体。

        93、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祥是处事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

        94、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

        95、行己恭,责躬厚,接众和,立心正,进道勇。择友以求益,改过以全身。

        96、对失意人,莫谈得意事。处得意日,莫忘失意时。

        97、不为外物所动之谓静。不为外物所实之谓虚。

        98、以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养天下万物,以道养天下万世。

        99、宜静默,宜从容,宜谨严,宜俭约。

        100、轻信轻发,听言之大戒也。愈激愈厉,责善之大戒也。

        101、自家有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涵育以养深。别人不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浑厚以养大。

        102、公,生明。诚,生明。从容,生明。

        103、为善最乐,读书便佳。

        104、激之而不怒者,非有大量,必有深机。

        105、施之君子,则丧吾德。施之小人,则杀吾身。

        106、静坐常思已过。闲谈莫论人非。

        107、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方见手段。风狂雨骤时立得定,才是脚跟。

        108、白香山诗云:我有一言君记取,世间自取苦人多。

弘一大师:绚烂之极,归于平淡

        李叔同(1880~1942),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出家后法名演音,即佛教中赫赫有名的弘一大师,晚号晚晴老人。精通绘画、音乐、戏剧、书法、篆刻和诗词,为现代中国著名艺术家、艺术教育家,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中兴佛教南山律宗,为著名的佛教僧侣。1942年在福建泉州开元寺圆寂。

        1/15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李叔同《送别》

        2/17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

        执象而求,咫尺千里。

        问余何适,廓尔忘言,

        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李叔同《临终偈语》

        3/15

        识不足则多虑,

        威不足则多怒,

        信不足则多言。

        ——李叔同《格言别录白话赏析》

        4/15

        纷纷纷纷纷纷纷,

        唯落花委地无言兮,

        化作泥尘。

        寂寂寂寂寂寂寂,

        何春光长逝不归兮,

        永绝消息。

        ——李叔同

        5/15

        修己,以清心为要。

        涉世,以慎言为先。

        ——李叔同

        6/15

        以“淡”字交友,

        以“聋”字止谤,

        以“刻”字责己。

        ——李叔同

        7/15

        物忌全胜,

        事忌全美,

        人忌全盛。

        ——李叔同

        8/15

        绚烂之极,归于平淡。

        ——李叔同

        9/15

        涵容以待人,恬淡以处世。

        ——李叔同

        10/15

        以冰霜之操自励,则品日清高;

        以穹窿之量容人,则德日广大;

        以切磋之谊取友,则学问日精;

        以慎重之行利生,则道风日远。

        ——李叔同

        11/15

        过去事已过去了,未来不必预思量;

        只今便道即今句,梅子熟时栀子香。

        ——李叔同

        12/15

        宜静默,宜从容,

        宜谨严,宜俭约。

        ——李叔同

        13/15

        春去秋来,岁月如流,游子伤漂泊。

        回忆儿时,家居嬉戏,光景宛如昨。

        茅屋三椽,老梅一树,树底迷藏捉。

        高枝啼鸟,小川游鱼,曾把闲情托。

        儿时欢乐,斯乐不可作。

        儿时欢乐,斯乐不可作。

        ——李叔同《忆儿时》

        14/15

        内不欺己,外不欺人。

        ——李叔同

        15/15

        一音入耳来,万事离心去。

        ——李叔同

弘一大师经典名言美句

        1、不让古人是谓有志,不让今人是谓无量。

        2、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3、以恕已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已则寡过。

        4、在事者,当置身利害之外。建言者,当设身利害之中。

        5、处逆境,必须用开拓法。处顺境,心要用收敛法。

        6、喜闻人过,不若喜闻已过。乐道己善,何如乐道人善?

        7、临事须替别人想,论人先将自己想。

        8、静坐,常思已过。闲谈,莫论人非。

        9、对失意人,莫谈得意事。处得意日,莫忘失意时。

        10、不尽人情,举足尽是危机。不体物情,一生俱成梦境。

        11、不见已短,愚也;见而护,愚之愚也。不见人长,恶也;见而掩,恶之恶也。

        12、德盛者其心平和,见人皆可取,故口中所许可者多。德薄者,其心刻傲,见人皆可憎,故目中所鄙弃者众。

        13、智者达观三世,念念知非;愚人只重目前,憧憧造恶。

        14、步步占先者,必有人以挤之。事事争胜者,必有人以挫之。

        15、以情恕人,以理律已。

        16,莫大于纵已之欲。祸,莫大于言人之非;施之君子,则丧吾德,施之小人,则杀吾身。

        17喜中,勿许人物。盛怒中,勿答人书。喜时之言,多失信。怒时之言,多失体。

        18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养天下万物。以道德养天下万世。

        19、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有事斩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20、以淡字交友,以聋字止谤,以刻字责已,以弱字御侮。居安,虑危。处治,思乱。

        21、不为外物所动之谓静。不为外物所实之谓虚。

        22、意粗,性躁,一事无成。心平,气和,千祥骈集。

        23、公,生明。诚,生明。从容,生明。

        24、公生明者,不蔽于私也。诚生明者,不杂以伪也。从容生明者,不淆于惑也。

        25、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动要谨。

        26、事能常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27、静能制动,沉能制浮,宽能制褊,缓能制急。

        28、人好刚我以柔胜之,人好术我以诚感之。

        29、处事大忌急躁。急躁则自顾不暇,何暇治事?

        30、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

        31、知足常乐,终生不耻。知止常止,终生不辱。

        32、宜静默,宜从容,宜谨严,宜俭约。

        33、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祥是处事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

        34、心术,以光明笃实为第一。容貌,以正大老成为第一。言语,以简重真切为第一。平生无一事可瞒人,此是大快。

        35、律已,宜带秋气。处世,须带春风。

        36、人褊急,我受之以宽宏。人险仄,我带之以坦荡。

        37、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38、心不妄念,身不妄动,口不妄言,君子所以存诚。内不欺已,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独。

        39、物,忌全胜。事,忌全美。人,忌全盛。

        40、安莫安于知足,危莫危于多言。

        41、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增一分享用,减一分福泽。

        42、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处之人愈宜厚。处至急之事愈宜缓。

        43、何以息谤?曰:'无辩'。何以止怨?曰:'不争'。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辩,不如能宽。

        44、人之侮我也,与其能防,不如能化。

        45、一动于欲,欲迷则昏。一任乎气,气扁则戾。

        46、一念疏忽是错起头,一念决裂是错到底。

        47、动若不止,止水皆化波涛;静而不扰,波涛悉为止水。水相如此,心境亦然。不变随缘,真如当体成生灭;随缘不变,生灭当体即真如。一迷即梦想颠倒,触处障碍;一悟则究竟涅槃,当下清凉。

        48、人生多艰,不如意事常八九,吾人于此当镇定精神,胸中必另有一番境界。

        49、省察以后,若知是过,即力改之。诸君应知:改过之事,乃是十分光明磊落,足以表示伟大之人格。故子贡云:'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又古人云:'过而能知,可以谓明;知而能改,可以即圣'。诸君可不勉乎。

        50、以和气迎人,则乖沴灭。以正气接物,则妖氛消。以浩气临事,则疑畏释。以静气养身,则梦寐恬。

        51、刘念台云:'学者遇事不能应,终是此心受病处,只有炼心法,更无炼事法。炼心之法,大要只是胸中无一事而已。无一事,乃能事事,此是主静功夫得力处。'

        52、离贪嫉者,能净心中贪欲云翳,犹如夜月,众星围绕。(《理趣六波罗密多经》)

        53、行少欲者,心则坦然无所忧畏,触事有余,常无不足。(《佛遗教经》)

        54、世出世事,莫不成于慈忍,败于忿躁。故君子以慈育德,以忍养情。德育,天地万物皆归我春风和气之中;情养,乖戾妖孽皆消于光天化日之下;然后以之自成,则为净满自尊;以之成物,则为慈力悲仰。仅一念瞋起,百万不过积恚所招;世局土崩,皆无远虑所致;士生斯世,宜如何努力以障狂澜也。

        55、人情应酬可省则省,不必迁就勉强敷衍。

        56、以仁义存心,以忍让接物。

        57、小人乐闻君子之过。君子耻闻小人之恶。此存心厚薄之分,故人品因之而别。

        58、欲论人者,先自论。欲知人者,先自知。

        59、严着此心以拒外诱,须如一团烈火,遇物即烧。宽著此心以待同群,须如一片春阳,无人不暖。

        60、视人之善,犹己之善。视己之善,犹人之善。念念同观,亘古无间。法界偕游四德城,方满最初宏誓愿。视人之恶,犹己之恶。视己之恶,犹人之恶。猛省力除,无令愧怍。法界众生三毒除,彼我同归无上觉。视人之乐,犹已之乐。视已之乐,犹人之乐。所欲与共,嫉妒永却。法界同欣法喜充,不向偏空寻略约。

弘一法师格言

        1、无事时戒一偷字,有事时戒一乱字。

        2、以和气迎人,则乖沴灭。以正气接物,则妖氛消。以浩气临事,则疑畏释。以静气养身,则梦寐恬。

        3、不近人情,举足尽是危机;不体物情,一生俱成梦境。

        4、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详是处世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

        5、临事须替别人想,论人先将自己想。

        6、群居守口,独坐防心。

        7、事当快意处须转,言到快意时须住。

        8、殃咎之来,未有不始于快心者。故君子得意而忧,逢喜而惧。

        9、处逆境心须用开拓法,出顺境心须用收敛法。

        10、毋以小嫌疏至戚,毋以新怨忘旧恩。

        11、寡欲故静,有主则虚。

        12、刘念台云:易喜易怒,轻言轻动,只是一种浮气用事,此病根最不小。

        13、宜静默,宜从容,宜谨严,宜俭约。

        14、以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养天下万物,以道养天下万世。

        15、盛喜中勿许人物,盛怒中勿答人书。

        16、大着肚皮容物,立定脚跟做人。

        17、尹和靖云:莫大之祸,皆起于须臾之不能忍,不可不谨。

        18、轻当矫之以重,浮当矫之以实,褊当矫之以宽,躁急当矫之以和缓,刚暴当矫之以温柔,浅露当矫之以沉潜,豀刻当矫之以浑厚。

        19、冲繁地,顽钝人,拂逆时,纷杂事,此中最好养火。若决烈愤激,不但无益,而事卒以偾,人卒以怨,我卒以无成,是谓至愚。耐得过时,便有无限受用处。

        20、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处之人愈宜厚,处至急之事愈宜缓。

        21、人性褊急则气盛,气盛则心粗,心粗则神昏,乖桀谬戾,可胜言哉?

        22、陈榕门云:定火工夫,不外以理制欲。理胜,则气平矣。

        23、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24、应事接物,常觉得心中有从容闲暇时,才见涵养。

        25、喜时之言多失信,怒时之言多失体。

        26、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方见手段;风狂雨骤时立得定,才是脚跟。

        27、意粗性躁,一事无成。心平气和,千祥并集。

        28、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

        29、谦,美德也,过谦者怀诈;默,懿行也,过默者藏奸。

        30、涵养,全得一缓字,凡言语,动作皆是。

        31、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有事斩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32、恩怕先益后损,威怕先松后紧。

        33、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动要谨。

        34、缓事宜急干,敏则有功;急事宜缓办,忙则多错。

        35、一动于欲,欲迷则昏。一任乎气,气偏则戾。

        36、凡一事而关人终身,纵确见实闻,不可着口;凡一语而伤我长厚,虽闲谈嬉戏,慎勿形言。

        37、心思要缜密,不可琐屑;操守要严明,不可激烈。

        38、以情恕人,以理律己。

        39、吕新吾云:心平气和四字,非有涵养者不能做,工夫只在个定义。

        40、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41、善用威者不轻怒,善用恩者不妄施。

        42、不为外物所动之谓静,不为外物所实之谓虚。

        43、识不多则多虑,威不足则多怒,信不足则多言。

        44、聪明者戒太察,刚强者戒太暴。

        45、刘直斋云:存心养性,须要耐烦耐苦,耐惊耐怕,方得纯熟。

        46、缓字可以免悔,退字可以免祸。

        47、任难任之事,要有力而无气;处难处之人,要有知而无言。

        48、青天白日的节义,自暗室屋漏中培来。旋乾转坤的经纶,自临深履薄冰处得力。

        49、论人当节取其长,曲谅其短;做事必先审其害,后计其利。

        50、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51、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

        52、人当变故之来,只宜静守,不宜躁动。即使万无解救,而志正守确,虽事不可为,而心终可白。否则必致身败,而名亦不保,非所以处变之道。

        53、敬守此心,则心安。敛抑其气,则气平。

        54、自家有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涵育以养深。别人不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浑厚以养大。

        55、自家有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涵育以养深;别人不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浑厚以养大。

批评赋是"雕虫篆刻",表示"壮夫不为"的汉代著名辞赋家是谁?

       徐无闻先生虽然国早离开了人间,但他留下的书法篆刻作品,以其独特的文人风格深深的影响了几代学人。其学书印的广采博收,风格的醇雅遒媚以及人格魅力的影响,对西师流派的形成影响巨大。

       一、古不乖时,今不同弊---徐无闻书法篆刻的师承方法

       (一)取法乎上 笔法精微

       徐无闻先生在对待传统经典文本时,强调须“入古”,深刻体会最典型的碑帖。愈是流传久远、愈有影响的经典作品,就愈要研习,不可避重就轻,走终南捷径。

       如许多人对于小篆的意义,认为线条单纯无变化,有提无顿,不见圭角,就忽略不写,或写的粗细一样,往往笔力差弱。徐先生认为这是不正确的,篆法也是非常丰富和变化的。他仔细研究了二李(李斯、李阳冰)的小篆后,指出共同的六点,分析细微,利于创作和临摹。徐先生较一般学者的艺术成就来看,不仅要精深,而且要面广。他自己说一生中同时打几口井,虽然辛苦,可最后都能见到水出来。在书法篆刻领域,他不尽多体同时并学,力求贯通,数体并行,相得益彰。举凡传统艺术的核心诗书画印靡不涉及并且投入极大之热情,耽于斯乐于斯,不知老之将至。“通会”是徐先生最大的特点。综合修养是成就大家的必经之途,而能一道贯通,不走捷径,取精用宏,广采博收,才能奠定自己的高度。学养之目的不仅仅在修炼高妙的技巧,而更在于培养一种高屋建瓴的眼光和理念,统率自己的思想,不至于被外界所惑。

       (二)变化出新 自成“徐体”

       徐先生一生的努力,可以大致分为三个时期:三十岁以前的萌芽期,三十至五十三岁的探索期,五十三至六十二岁的成熟期。大约在五十以后,徐先生的书法篆刻逐渐成熟,风格逐渐明显。他曾说过,最精工的要攻下来,最豪放的也要攻下来。早年对篆隶楷用功甚多,五十后对草书用力最多,如反复临摹黄庭坚《李白忆旧游诗卷》、怀素《自叙帖》等,对明清草书用功略少,盖限于篇幅之故。徐体的形成在六十岁左右完全成熟,片纸尺书人争藏之以为宝也。其特点如下:

       (1)各体皆有所本而又能自出机枢。经过了临摹—博观—蜕化的阶段,终于能够出现自己的面貌。

       (2)代表性点画是其个性体势的代表。书贵取势,圆活如珠乃贵。先生重视“力”与、“势”,如其行草书的“反捺点”、“短竖”、楷书的“长竖弯钩”、中山王篆书的“圆弧圈”、小篆的“玉箸”、“铁线”等。

       (3)徐体的形成,是人书俱老的实证,更是人格凝定的结果。先生之书是其人生的浓缩,是其人品、才情、思想、审美的折射。

       二、朴茂醇雅,遒媚飘逸----徐无闻书法篆刻的风格取向

       艺术风格的形成自然有许多的因素,比如技巧的熟练、人生阅历的丰富、学养的提高、审美观念的成熟等因素。总之,是大器就要晚成,风格需要凝定,综合的作用乃成就一个大家。因为每个是家独特的社会阅历和艺术造诣,天资与人力的不同,自然就会产生不同的个性特征。徐无闻先生的人生,是诗人、学者与艺术家三位一体的,诗人的豪放、学者的严谨与艺术家的浪漫完美的结合在他的身上,以致于人们从各个角度看到他的形象,而很少有人能够全面的了解他。外貌普通内心丰富,最早他攻篆刻较多书法尚少,接触文字甚早而非自己的专业所长,文革中下放改造却手抄《说文》解闷,加入中国作协早于中国书协,先带唐宋文学硕士而后再带书法硕士,虽然年轻却与国内许多一流学者有着交往……诸如此类的矛盾现象,实际更能反映他生活的真实,丰富多彩的瑰意奇行,成就了他的人格和盛名,使他的精神世界显得如此绚丽,如此壮观,如此充实。

       (一)自然为邻 情真调逸

       任何艺术的最高境界都必须是归依自然,乃入佳境。徐无闻先生的努力也是如此。对于自然的概念,他认为在学习传统的技法之后,应该追求笔情墨趣,从“书法”的模仿转向“书意”的表达,以心作为统帅,超越形质的障碍而归于自然。如他论述谢无量书法云:“退笔成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坡公此语真三昧,不创新时自创新。”徐先生强调书法风格的形成要自然而然,水到渠成,不可强为。他评价冯建吴的篆刻时说:“他的篆刻,除了取法秦汉玺印和吴昌硕之外,并取材于碑碣、砖瓦、泉布上的古文字,而在奏刀过程中又特别注意笔意的表达。近几年,他的篆刻作品,更臻于浑朴自然。”这里实际上也表达出徐先生自己的观念,从更为本色的作品中去领略“浑朴自然”的妙趣。

       徐先生认为,书家要离功利远一点就“雅”,要投身到自然就能葆有童心。这正是庄子所谓的“全德之人”。离开功名之“俗”就会亲和自然,乐山乐水而可以有深情、有境界。如其《谒渐江上人墓》所云:“画名垂久远,忠节难沉沦。山水摅真性,松梅见至情。”肯定了渐江在融身自然中获得了自我的观照,澄怀味道,必能畅神。周永健先生认为,对于蜀中能出徐先生这样的人物,是因为:“两川秀色,全其才艺;三巴精魂,铸就艺质”。

       (二)以学促艺 士气清逸

       徐先生之书法篆刻,是典型的文人书法。一是诗书画印的全面结合,综合贯通;二是“清而厚”的士气,给人以脱俗、清新、高华之感。他认为,文人的士气表现在“清新”、“脱俗”两方面。如论黄石斋《山居诗》:“在明代众多书家中,黄石斋很突出,很有新意,表现出鲜明的个性。大幅行书的豪宕,长卷小楷的清峭,用笔劲拔生辣,没有半点甜熟庸俗,深具阳刚之美”。又说:“马叙伦写小字全是悬肘,清秀虚和,全不费力,甚为难得。一般书家都没有这种功夫。”徐先生用“清峭”、“清秀虚和”等词语来评价书法,继承了刘熙载《书概》论士气之“贵清而厚”的传统,强调书法要精到,更要清新、脱俗、自然。“萧散疏放”的晋人韵致始终是中国文人士大夫追求的艺术境界和生活态度。徐先生在节临并跋褚遂良书法时说:“淳熙秘阁续法帖所刻《枯树赋》,视帖中他书尤佳,行笔自然,结字疏散,与太宗温泉铭颇有相似之处,皆导源右军。

       (三)根植篆籀 归于醇雅

       明代赵凡夫认为:“字须遵古,古文故烦,惟篆可法;上以溯古,下以通时,篆明而诸体具。故先字义,以冠诸帖。”这是颇有见地的,醇厚之论与此有关。

       徐无闻先生作为学者,不仅勤与著述,而且将学问“活用”起来,转换为艺术创作。如对古文字的编纂、考订、梳理与艺术的书写、创作结合起来研究,取得了超越别人的成绩,获得了艺道一体、技道双修的无上快乐。古文字是难度很大的书体,字数少、辨识难、记忆难,纯粹的古文字考证费时费力,颇难下手,一般书家都绕道而行,避难就易。学养在书法方面的具体表现常常在古人所谓的“小学”里面。但仅仅把文字学独立开来时错误的,历史上著名的文字学家名声更大,就在于把书法与文字学结合起来。以文字的演变为渊源求新求变,注入新鲜的创作血液,深究古法,旁通二篆,俯贯八分,而能别开新面如罗振玉、王福庵、商祚承、容庚等,创作与研究并重,书法和文稿都具有更强的收藏价值。

       徐无闻先生的篆书研究从《说文》开始,对二李、邓石如、吴昌硕、赵之谦、钱 坫、王福庵等的篆书都进行了广泛的临习。对于历史上争论的“碑帖之争”,他采取杨守敬、赵熙“合则两美,离则两伤”之说,互济互用,取长不短,终能别开生面,自臻化境。书有“篆籀之气”即能醇厚古雅,本是一种超然之境界,远功利、储学识、静尘心。倘没有真正的学术精神,只是投机取媚,大可不必去涉及,而且短期不见效果。徐先生认为,掌握笔法是必要的,但仅此还不能尽书艺之能事,还得追求“笔意”。这“笔意”就靠书外修养,这就是东坡所言的“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而好些学者所作的篆隶,笔意的醇雅多优于专门书家。“醇雅”者,既是一种风格,更是一种人格,综合而为一种艺格、艺品,是一种学养在书法笔迹中的体现,是一种淳正高雅的格调、气息或韵趣,简单的说是字外功夫的美学效果。

       三、五体皆工 书印俱善----徐无闻书法篆刻作品评价

       徐先生的多面修养,体现在创作中也是多方面的成就,在艺术界并不多见。

       (一)篆书创作分析:集字对联

       在徐先生的古文字创作中,集字部分是一大特色,也是难度更大的创作。首先是文字的选择,风格的取向;其次是诗句的对仗、平仄等,还得考虑内容的意境、含义等。

       (二)行书创作分析:气骨遒拔 清雅劲逸

       行书是徐先生数量最多,运用最广的书体,以小字为妙,手札最工。魏晋风骨、宋元意趣,在他手中是运用自如,痛快沉着,时见妙姿。他的小行书功力深厚,极得二王笔法,凡所涉及之名作罔不临习,极尽精微。学大王之内擫笔法,风骨老健,笔力劲拔,遒媚飘逸;学小王之行书如《鹅群帖》等纵逸飞动,外拓疏朗,神彩飞扬。除此之外,还须融合王羲之、褚遂良、米芾、赵松雪等书家笔法而能自裁,龙跳虎卧,痛快沉着,中宫紧敛而气息舒放,精能而见纵逸,对当代书家沈尹默、潘伯鹰等的作品也用功临摹,参合己意,化古为新,自成面目。

       (三)草书创作分析: 豪逸激昂 劲逸飞动

       草书在徐先生作品中不占主流,但其临摹功力和化古为今的努力依稀可见。到五十以后,先生说过,把最精工的攻下来,也要把最狂放的攻下来。若再假以十年,徐先生的草书必然有更大进境。先生的创作建立在广泛的临摹上,仅我所见,通临者有《十七帖》、《书谱》、《自叙帖》、《李白忆旧游》等数种。早年锁定在宋代草书之前,六十左右用力体会明清草书之意趣,研究与创作同步。

       (四)楷书创作分析:点画精微 端雅清健

       徐先生的楷书创作从法度最成熟的隋唐作品入手,从备其大雅的楷书入手,所包含的法则、规律就更为明显。徐先生主张重视隋代末期和初唐时期书法的多元性,没有唐代中后楷书的程式化弊端。如他认为初学楷书从《等慈寺碑》入手,既有碑朝《张玄墓志》、等特点,有有初唐楷书的一般法度,工整秀逸,端庄流美,雅俗共赏。而且其灵活性甚大,在整齐上求变化,于平正处追险绝。徐先生对初唐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等大家都用功甚深,力求精准得当,然而又需要具有“审辨的能力”。

       (五)隶书创作分析:沉郁飞动 体势连绵

       徐先生精与篆书,衍为隶书。分意翩翩,法意相参。对于汉隶的认识,徐先生认为一般谈隶书主要言汉隶。汉隶改圆匀的曲线条为平直的直线笔画,改线条勾勒为笔画组合,脱离象形性质为纯粹符号。汉隶定型的过程,在汉字发展史上称为“隶变”。“隶变”是字体上的一次大飞跃,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变革。汉隶变化丰富,风格多样,选择空间大,但创作时要注意一些问题。因为篆、隶、楷等书体均以填格方式进行,整齐有序,但创作时要注意笔意的贯通,充分表达作者的意绪。注意整体的气脉贯通和笔意的表达。如碑刻隶书多没有墨迹那样清楚和贯通,笔意的自己揣摩。

       (六)篆刻创作分析

       徐先生的篆刻创作,与他的书法创作相得益彰。对其篆书创作的作了深化和补充。铁笔与软笔都需要表现笔意,表现书家的创作理念、审美祈向和精神境界。徐先生的篆刻,宗法秦汉,精能浑穆而生机活泼,充满生命的活力。篆刻类型主要分为三类:圆朱文类,汉白文类,古玺类。其用字考究,选字恰当,反复推敲,力求精当。真所谓“惨淡经营而出之以自然”。历来文人雅士用篆刻表达自己的心志闲愁,寄托理想抱负,明心进道,印章之道乃得千古激赏,叹为知音。方寸世界虽然很小,确实气象万千。徐先生认为,印章活动余地小,更增加了创作的难度,所以书法篆刻家更要具有精湛的表现功力、健康的审美观念和综合的艺术修养。后者如文学、诗词、美学、哲学、金石、绘画、理论等各方面。徐先生不把篆刻看成只是实用的“雕虫小技”,而是看成能抒怀寓志的雅玩。其闲章内容很丰富,尤其是三十耳聋以后,“永谢浮名”之举,表现在篆刻中的名句更多。如“自强不息”、“古不乖时 今不同弊”、“勤补拙”、“行云流水”、“前身相马九方皋”、“去日苦多”、“寻章摘句老调虫”、“交联金石许同游”等,在形式感于内容的协调上做得非常完美,令人畅神舒心。

       开宗立派,薪火相传----“西师流派”的主体特点定位。

苏轼40句名句

       批评赋是“雕虫篆刻”,并表示“壮夫不为”的汉代著名辞赋家是西汉的文学家、哲学家、语言学家——扬雄。

       原话是“写赋是童子雕虫篆刻,壮夫不为也”。这句话大概的意思就是擅长写诗词歌赋,不过是一些文人骚客玩弄辞藻的雕虫小技,真正心怀天下想要做大事情的人不值得浪费时间去做这些事情。

       提起扬雄,可能很多人对这个人比较陌生,不像李白、杜甫之流,提起名字大家都知道。不过扬雄有一个千古流传的名句,想必大家都是听过的。

       “临渊羡鱼,不如归而结网”,这句话的意思是站在河边望着鱼儿想要得到它,不如回家去制作渔网再来打捞鱼儿,这句常常被用来教育人的话就是出自扬雄的《河东赋》中“雄以为临川羡鱼,不如归而结网。”

       这句话是扬雄劝谏汉成帝,与其羡慕殷、周雄伟恢宏的宫殿,感叹他人的丰功伟绩与君主雄风,不如放弃游乐之心从而专注国家大事,努力成为一代明君。然而汉成帝并没有听进扬雄的劝谏,依旧沉溺享乐,甚至越发残暴,让人捕捉虎豹等山林野兽圈养起来,并让胡人与虎豹等猛兽搏斗,以此取乐。

       扬雄为此写了一篇《长杨赋》劝阻汉成帝停止暴行,却依旧没有起到作用。

       作为一个有胸怀抱负的文人,扬雄的赋不可谓不出色,然后一次次为汉成帝写赋,一次次的无功而返,扬雄没有达到劝谏汉成帝的目的,也开始明白了,他上表的赋写的辞藻再华丽,劝谏的再真情实感,依然阻拦不了当权者的奢靡之风和残暴之行。

       也因此,扬雄晚年写出了“写赋是童子雕虫篆刻,壮夫不为也”这句话,认为真正的大丈夫不应该把时间浪费在写出辞藻华丽的赋上,而是应该去做真正有用的事情。

关汉卿名言名句有哪些

       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水调歌头

       2.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

       3.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

       4.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江城子

       5.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江城子

       6.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

       7.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定风波

       8.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定风波

       9.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蝶恋花

       10.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蝶恋花

       11.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阳关曲

       12.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水龙吟

       13.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卜算子

       14.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西江月

       15. 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望江南

       16.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临江仙

       17. 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水调歌头

       18. 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南乡子

       19. 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南乡子

       20.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水调歌头

       21.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临江仙

       22. 人间有味是清欢。——浣溪沙

       23. 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定风波

       24. 忽变轩昂勇士,一鼓填然作气,千里不留行。——水调歌头

       25.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浣溪沙

       26. 废沼夜来秋水满,茂林深处晚莺啼。行人肠断草凄迷。——浣溪沙

       27.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鹧鸪天

       28. 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减字木兰花

       29. 人事凄凉,回首便他年。——江城子

       30. 为问东风余几许,春纵在,与谁同。——江神子

       31. 寄我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江神子

       32. 衣带渐宽无别意。新书报我添憔悴。——蝶恋花

       33. 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共粉泪,两簌簌。——贺新郎

       34. 且趁闲身未老,尽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 ——满庭芳

       35. 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满庭芳

       36. 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西江月

       37. 一纸乡书来万里。问我何年,真个成归计。白首送春拚一醉。东风吹破千行泪。——蝶恋花

       38. 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南乡子

       39. 恨此生、长向别离中,添华发。——满江红

       40. 试问江南诸伴侣,谁似我,醉扬州。——江城子

闲章是什么

       1、总有相思泪痕,索把拳头温。

        2、船到江心补漏迟。

        3、花有重开的,人无再少年。

        4、一人拼命,万夫难当。

        5、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远忧。

        6、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7、着意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阴。

        8、衙门自古向南开,就中无个不冤哉。

        9、恰不道人到中年万事休,我怎肯虚度了春秋。

        10、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11、东洋海洗不尽脸上羞,西华山遮不了身边丑。

        12、官官相为倚亲属。

        13、得放手时须放手,得饶人处且饶人。

        14、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

       关汉卿名言名句摘抄

        1、总有相思泪痕,索把拳头温。

        2、船到江心补漏迟。

        3、花有重开的,人无再少年。

        4、一人拼命,万夫难当。

        5、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远忧。

        6、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7、着意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阴。

        8、衙门自古向南开,就中无个不冤哉。

        9、恰不道人到中年万事休,我怎肯虚度了春秋。

        10、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11、东洋海洗不尽脸上羞,西华山遮不了身边丑。

        12、官官相为倚亲属。

        13、得放手时须放手,得饶人处且饶人。

        14、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

        15、芳横无终日,贞松耐岁寒。

       关汉卿名言名句大全阅读

        关汉卿名言名句

        1、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2、恰不道人到中年万事休,我怎肯虚度了春秋。

        3、衙门自古向南开,就中无个不冤哉。

        4、长则是急煎煎按不住意中焦,闷沉沉展不彻眉尖皱,越觉的情怀冗冗,心绪悠悠。

        5、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远忧。

        6、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

        7、俺哥哥称孤道寡世无双,我关某匹马单刀镇荆襄。

        8、总有相思泪痕,索把拳头温。

        9、得放手时须放手,得饶人处且饶人。

        10、花有重开的,人无再少年。

        11、离了名利场,钻入安乐窝,闲快活!

        12、着意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阴。

        13、黄金浮世宝,白发故人稀。

        14、芳横无终日,贞松耐岁寒。

        15、意马多,心猿锁,跳出红尘恶风波,槐阴午梦谁惊破?

        16、贤的是他,愚的是我,争什么?

        17、则问那黄昏白昼,两般儿忘餐废寝几时休?大都来昨宵梦里,和着这今日心头。

        18、四时春富贵,万物酒风流。澄澄水如蓝,灼灼花如绣。

        19、富贵那能长富贵,日盈昃月满亏蚀。地下东南,天高西北,天地尚无完体。

        20、船到江心补漏迟。

        21、官官相为倚亲属。

        22、则这一曲翻成和泪篇,最苦偏高离恨天,双泪落尊前。山长水远,愁见理行轩。

        23、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24、一人拼命,万夫难当。

        25、东洋海洗不尽脸上羞,西华山遮不了身边丑。

        林语堂名言名句有哪些

        1、生活所需的一切不贵豪华,贵简洁;不贵富丽,贵高雅;不贵昂贵,贵合适。

        2、世界上的强盗,再没有比劫夺我们思想自由的罪恶更大的了。

        3、爸爸常常告诉我,他曾亲眼看见多少贫穷之家兴起来,多少富贵之家衰下去,他告诉我说,最重要的事,就是不要依赖着金钱,人应当享受财富,也要随时准备失去了财富时应当怎么过日子。

        4、延缓年老展长青春的第一条规矩,是避免一切情绪上的烦扰。

        5、人之所以伤心,是因为看得不够远。未来没有来临之前,怎么知道现在所谓的困境,不是一件好事呢。人要向前看,向前看。尤其是感情,根本是无须去纠结其中的对错,因为是没有对错的。

        6、灵魂之自在确与身体之自在有关联。人若不能控制身心,便不能控制灵魂。

        7、自己永远是自己的主角,不要总在别人的戏剧里充当着配角。

        8、在艺术作品中,最富有意义的部分即是技巧以外的个性。

        9、归根结底,我们只能知道自己真正了解的人,我们只能完全了解我们真正喜爱的人。

        10、我要有能做我自己的自由,和敢做我自己的胆量。

        11、最合于享受人生的理想人物,就是一个热诚的、悠闲的、无恐惧的人。

        12、万事可忘,难忘者名心一段;千般易淡,未淡者美酒三杯。

        13、一个人彻悟的程度,恰等于他所受痛苦的深度。

        14、金钱能使卑下的人身败名裂,而使高尚的人胆壮心雄。

        15、人生不过如此,且行且珍惜。自己永远是自己的主角,不要总在别人的戏剧里充当着配角。

       顾炎武名言名句有哪些

        1、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着花。

        2、丈夫志四方,有事先悬弧,焉能钧三江,终年守菰蒲。

        3、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4、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5、犯天下之不韪。

        6、文之不可绝于天地间者,曰明道也,纪政事也,察民隐也,乐道人之善也。若此者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多一篇,多一篇之益矣。若夫怪力乱神之事,无稽之言,剿袭之说,谀佞之文,若此者,有损于己,无益于人,多一篇,多一篇之损矣。

        7、人寰尚有遗民在,大节难随九鼎沦。

        8、目击世趋,方知治乱之关必在人心风俗,而所以转移人心整顿风俗,则教化纪钢为不可缺矣。

        9、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

        10、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1、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

        12、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

        13、老柏摇新翠,幽花茁晚春。

        14、人臣之欺君误国,必自其贪于货赂也。

        15、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

        16、官多则乱,将多则乱。

        17、必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世之所不可无,而后为之。当明末年,奋欲有所自树,而迄不得试,穷约以老。然忧天悯人之志,未尝少衰。事关民生国命者,必穷源溯本,讨论其所以。

        18、丈夫志四方,有事先悬弧,焉能钧三江,终年守菰蒲。

        19、天下无不可变之风俗。

        20、人生富贵驹过隙,惟有荣名寿金石。

        21、礼义廉耻,是谓四维。

        22、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

        23、故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

        24、辞主乎达,不论其繁与简也。

        25、生无一锥土,常有四海心。

        26、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

        27、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呜呼!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

        28、十年天地干戈老,四海苍生痛哭深。

        29、生无一锥土,常有四海心。

        30、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

        31、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此吾辈之任也。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

       苏轼名言名句有哪些

        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

        2、君子以其身之正,知人之不正;以人之不正,知其身之所未正也。宋·苏轼《私试策问》 身:自己。人:别人。——苏轼

        3、慎重则必成,轻发则多败——苏轼

        4、崇德而定势,行又而忘利,修修而忘名。——苏轼

        5、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6、修其本而末自应。——苏轼

        7、一任秋霜换鬓毛,本来面目长如故。宋·苏轼《老人行》 始终如一地保全自己的节操。——苏轼

        8、愿随壮士斩蛟蜃,不愿腰间缠锦绦。——苏轼

        9、养生治性,行义求志。——苏轼

        10、天不容伪。宋·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 虚伪的言行,天道不容。——苏轼

        11、人行犹可复,岁月哪可追?——苏轼

        12、生、死、穷、达不易其志。——苏轼

        13、此身泰山重,勿作鸿毛遗。——苏轼

        14、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15、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苏轼

        16、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苏轼

        17、岁月不可思,驶若船放溜。——苏轼

        18、浅交言深,君子所戒。——苏轼

        19、世事如今辣酒酿,交友自古春云薄。——苏轼

        20、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不故加之而不怒。——苏轼

        21、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22、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苏轼

        23、头虽长低气不屈。?——苏轼

        24、大勇若怯,大智若愚。?——苏轼

        25、天下大治,千载一时——苏轼

        26、文武之功,未有不以得人而成者也。——苏轼

        27、谷太贱则伤农,太贵则伤末。——苏轼

        28、人不可以苟宝贵,亦不可以图贫贱。——苏轼

        29、孔子圣人,其学必始于观书。——苏轼

        30、小恶不容于乡,大恶不容于国。——苏轼

        31、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材,亦必有坚忍不拨之志——苏轼

        32、末不可以强于本,指不可以大于臂——苏轼

        33、一篇向人写肝肺,四海知我霜鬓须——苏轼

        34、水枕能令山俯仰,风船解与月徘徊。——苏轼

        35、杳杳天低鹘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苏轼

        36、至言不繁——苏轼

        37、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

        38、欲识潮头高几许,越山浑在浪药中——苏轼

        39、夕阳无语燕归愁——苏轼

        40、春花无数,毕竟何如秋实——苏轼

        41、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苏轼

        42、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也知物有深意,故遣幽人在空谷——苏轼

        43、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

        44、一片西风作楚声,卧闻落叶打窗鸣——苏轼

        45、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苏轼

        46、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

        47、君子不重则不威——苏轼

        48、一定的文化——苏轼

        49、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苏轼

        50、有酒膛肉多弟兄,急难何见一人——苏轼

        名句作为警示自己的句子,希望以上《关汉卿名言名句有哪些》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还想获取更多名句内容可以点击 名言名句 专题。

       闲章是什么

        印章融书法、绘画、雕刻于一体,是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古往今来,许多文人用印,除名章外,还有使用闲章的习惯。所谓“闲章”,通常是指以清词丽句镌刻的印章,多见于书画作品引首或押脚,少则一方,多则数枚,审其布局虚实而定,每为作品平添几分艺术效果,故又称之“引首押脚章”。但这种印章无关名讳,可以随意撷取诗文或用熟语,表心迹、抒志趣,印文丰富多彩,多具意趣、颇有兴味。

        据考,闲章滥觞于先秦时期,如“得志”“敬事”“千秋万世昌”等古玺。最初的闲章,多作为吉祥之物,为书画篆刻家所重视,时以此馈赠好友。自诗文名句入印后,加上印谱的问世,更扩大了闲章的内涵情性,尽态极妍,饱含哲理,为世人所喜闻乐见。至明代后,文人墨客皆喜镌刻、钤用,蔚然成风。沿袭至今,更受书画家之青睐。

        闲章中,有很大数量是表示激励和萌志发愤的。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曾取前人“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之句,刻有闲章曰:“老学庵”一颗,作为书斋名,以此激励自己要活到老、学到老。齐白石有“三百石印富翁”之誉,这“三百”印并非是名号章,而是“闲章”。他一生发愤苦学,成名后遂精心刻一闲章曰:“鬼神使之非人工”,说明从事艺术创作时,注意力高度集中,下笔如有神助的一种境界。诸如:郭沫若的“惜寸阴”、李可染的“峰高无坦途”、王遐举的“壮暮”等闲章,也表达了印主的自勉、自警。足见一章之微,蕴蓄之深,令人叫绝。

        闲章不啻拓展题意,有的还用来展示其身世、经历和处境的。“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自镌“直心道场”“私心有所不尽鄙陋”“畏人嫌我真”等数枚闲章,寓自省和洁身自好、不与贪官污吏同流合污的节操于印文之中。康有为生前有枚阳文线篆闲章,文曰:“维新百日,出亡十六年,三周大地,行遍四洲,经三十一国,行四十万里”。寥寥数语,戊戌旧事,概见端倪。国画大师徐悲鸿在他收藏的一幅《八十七神仙卷》古画及任伯年的扇面等精品上,都钤上了“悲鸿生命”那方意味深长的收藏闲章,反映其对艺术追求的心境。

        有的闲章记录了作者的境遇情怀,借以寄托物故,以表心迹。宋末书画家郑思肖的“求则不得,不求或与,老眼空阔,清风万古”白文印,意在刚介有志。吴昌硕以“一月安东令”自喻的闲章,以嘲不遇。近代文学家郁达夫,又名郁文,精于篆刻。生前刻有一方自用印章:“郁郁乎文哉”,系选用《论语》中之句而成,巧妙而得体,优雅清丽,耐人寻味。

        从闲章的印文上,还可窥见作者的秉赋与爱好,意趣盎然。明代唐寅中了解元之后,往京会试,因科场案牵连而被黜,居苏州卖画为生,常在画幅上钤有“南京解元”。李叔同年少目睹清政府腐败,遂立志主张维新,适逢戊戌变法,自镌“南海康君是吾师”。30岁时他出家为僧,后又刻了“沙门多辟目”一颗闲章,抒发其对世事的感受。张大千去台湾后,曾画一幅《黄山旧游图》,寄怀在家的四哥张文修,钤有“别时容易”一印,并题曰:“吾哥年八十有二,弟亦六十八矣,相望不得见,奈何”。该印把海峡两岸思亲之情跃然纸上,深化了作品的意境。

       好了,今天关于“篆刻经典名句”的探讨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篆刻经典名句”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且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