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情感语录 情感语录
座右铭是什么来历的_座右铭是什么来历的故事
ysladmin 2024-06-08 人已围观
简介座右铭是什么来历的_座右铭是什么来历的故事 好久不见了各位,今天我想跟大家探讨一下关于“座右铭是什么来历的”的问题。如果你还不了解这方面的内容,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准备的,请跟我一起来探索一
好久不见了各位,今天我想跟大家探讨一下关于“座右铭是什么来历的”的问题。如果你还不了解这方面的内容,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准备的,请跟我一起来探索一下。
1.你知道座右铭的来历吗
2.座右铭 的来历
3.为什么叫座右铭 而不是座左铭呢
你知道座右铭的来历吗
通俗意义上的座右铭,是指用来提醒鞭策自己言行的格言警句,这种文字题的座右铭是有来历的,据说发明者是东汉书法家崔瑗。
崔瑗年轻时脾气暴躁,常常意气用事,因哥哥被杀,他便杀死凶手,替兄报仇,自己因此犯下重罪,只身逃亡。几年后幸遇朝廷大赦,这才回归故里。
回来后的崔瑗痛定思痛,认为是自己的鲁莽才惹下如此大祸,就将提醒自己时时保持冷静的格言写好,放在书房座位右侧,这才有了座右铭的来历。
其实,最早的左右铭不是文字版的,而是一件是器物。有一种说法是源自我国古代的一种礼器——欹器。
这种器具悬挂于架子上,上边大下边小,呈开口状,空着时略微倾斜,装满水后会倾覆,水便全部流出。
这一现象正好契合中国文化“满招损,谦受益”的训诫,所以,春秋时期的一些国君会在自己座位右侧(右为上)摆上一个欹器,以起到警示自己的作用,这是最早的器具座右铭。
后来,由于欹器制作不太容易,很多人便写一些训诫性的铭文刻在金属或木制器具上放在座位右侧代替欹器,以起到警示作用,因此逐渐演变成今天的座右铭。
座右铭 的来历
座右铭本指古人写出来放在座位右边的格言,后泛指人们激励、警戒自己,作为行动指南的格言。历史上,许多中外名人都有自己的“座右铭”。
周以前的箴铭以黄帝的《金人铭》为最有名。从金人铭载体的形式看,是座右铭的源头之一:第一,其用非常形象生动的金人三缄其口的样式来警告世人的慎盲。第二,把铭文刻在金人背后,如果没被销毁,则可做万世之则。第三,文章中明确说的是“孔子之周,观于太庙右陛之前,有金人焉”。
为什么叫座右铭 而不是座左铭呢
很少有人知道,座右铭最初并非是置于座右的铭文,而是一种称为歌器的酒具,并且和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有关。
歌器是一种奇特的盛酒器,空着的时候往一边斜,装了大半罐则稳稳当当地直立起来,装满了则一个跟头翻过去。这种歌器给人以不能自满,自满就要翻跟头的启迪。
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生前非常喜欢这种歌器,座位右边总是放着一个歌器,用以警戒自己,不要骄傲自满。齐桓公死后,国人为他建造庙堂时也没忘记将此器皿放人庙堂之中供人祭祖。
有一次,孔子率弟子朝拜齐桓公庙堂,见到这种器皿,不知是何物,便间庙中看管香火的人,方知是歌器。孔子知道歌器的来历,便给弟子讲述当年齐桓公置歌器于座右警戒自己的故事,并教育弟子,读书学习也是这样,骄傲自满必然会招来损失。孔子回去之后,也请人做了一个,放在座右警戒自己。南北朝时,著名科学家祖冲之也曾为齐武帝的儿子萧子良做过一个歌器,非常成功。
可能是后来这种歌器失传了,也可能是后人感到用文字更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于是,改用铭文代替歌器放在座右了。这使成了名符其实的警戒鞭策自己的座右铭了。
东汉书法家崔瑗年轻时好意气用事,他因哥哥被人杀害,大怒之下杀了仇人,只身逃亡.几年后,朝廷大赦,才回到故乡.崔瑗自知因一时鲁莽起大祸,吃足苦头,就作铭(文体的一种)放在座位的右侧,用以自戒.每个人都有自己为人处世的原则,座右铭是恪守这一原则的较常见的形式.座右铭的内容是勉励自己,鞭策自己,或约束自己行为的准则.
座右铭一般包括三种形式:一是自题;一是笔录经典言论或名人格言;一是请人题.座右铭多置于人们能常见的地方,以时刻提醒自己.较常见的或贴在屋里显眼的墙上或写在笔记本扉页上,有的则贴在桌上.。
座右铭是铭的一种。铭,(就其名词的属性而言),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有两种解释:
(1)在器物、碑碣上面记述事实、功德等的文字;
(2)警惕自己的文字。
“座右铭”一说,起于东汉人崔瑗。《文选·崔瑗〈座右铭〉》吕延济题注:“瑗兄璋为人所杀,瑗遂手刃其仇,亡命,蒙赦而出,作此铭以自戒,尝置座右,故曰座右铭也。”座右铭由来于此。大意是:崔瑗的哥哥被人杀了,崔瑗为兄复仇,杀死了那个杀人者,然后亡命出逃,但还是被抓了起来,后来遇到大赦,他才被放出来。他根据自己坎坷的经历作了总结,写了一段自诫的文字,经常放置在座位的右面,所以就把它称为“座右铭”而不是“座左铭”。
后人常以一些名言警句作为座右铭,往往短小精炼,有的还对仗工整,读起来琅琅上口。比如清人闫若璩集古语而成座右铭:“一物不知,以为深耻;遭人而问,少有宁日。”表达了他勤学不倦的精神。著名的清代名臣林则徐将“制怒”二字作为座右铭,以诫勉自己不要发火。《聊斋》的作者蒲松龄在自己压书的铜条上刻了座右铭:“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以此激励自己,不达目的决不罢休,使他写出了旷世杰作《聊斋》。鲁迅先生小时候曾经迟到一次,他在自己的课桌上刻了一个“早”字,这可说是最短最精炼的座右铭。周恩来在青年时期撰写过这样的座右铭:“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表达了他年轻时代就有抱负有过人的见识。徐特立有一副对联,也是他的座右铭:“有关国家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
还有一些前人的诗文警句被后人作为座右铭看待,如李商隐的“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如《儒林外史》中的句子:“读书好,耕田好,学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如《红楼梦》中的句子:“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当然,座右铭只是起一种提醒作用,真正起作用的还是自己的头脑和心志。最好的座右铭不必写出来的。
好了,关于“座右铭是什么来历的”的话题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通过我的介绍对“座右铭是什么来历的”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