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情感语录 情感语录
四书五经名句解释_四书五经里面经典名句
tamoadmin 2024-08-26 人已围观
简介1.帮忙搜集四书五经中的经典名句!2.四书与五经分别是什么意思?四书五经名言名句1、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2、君子周而不比(勾结),小人比而不周。3、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4、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5、不迁怒,不贰过。6、君子周急不继富。7、知之为知之
1.帮忙搜集四书五经中的经典名句!
2.四书与五经分别是什么意思?
四书五经名言名句
1、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2、君子周而不比(勾结),小人比而不周。
3、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4、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5、不迁怒,不贰过。
6、君子周急不继富。
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8、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0、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
11、古之学者为已,今之学者为人。
12、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13、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14、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15、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16、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17、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18、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20、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帮忙搜集四书五经中的经典名句!
1. 人静而后安,安而能后定,定而能后慧,慧而能后悟,悟而能后得。
2.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3.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于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4.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 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5.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身;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意诚而后心正。
6. 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有此人,有人有此土,有土有此财,有财有此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7.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8.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国戾,一国作乱。
9.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10. 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
11.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12. 唯天下至诚,方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
13.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14. 书者,述也,以载道,以寄情,以解惑,以明智。
15. 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16. 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17.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18. 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
19. 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
20. 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21.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22.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23.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24. 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25.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26.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7.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8.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29.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0.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31.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32.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3. 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34.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
35.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36. 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
37.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38.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四书与五经分别是什么意思?
四书五经名句
《大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第一章)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第二章)
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第三章)
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无诸已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人者,未之有也。(第十一章)
《中庸》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第一章)
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於民。(第六章)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第二十章)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第二十二章)
《论语》
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学而》
贫而无谄,富贵无骄。(学而)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君子务本。(学而)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篇》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
君子周而不比(勾结),小人比而不周。(为政)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八佾》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里仁》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里仁)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里仁)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
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公冶长》
不迁怒,不贰过。《雍也》
君子周急不继富。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雍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述而)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子罕)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颜渊)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
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宪问〉
古之学者为已,今之学者为人。〈宪问)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
可与人言而不言,失人(错过人才);不可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卫灵公)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
躬自厚而薄责人,则远怨矣。(卫灵公)
道不同,不相为谋。(卫灵公)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友便佞,损矣。(季氏)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微子)
大德不逾闲(遮拦阻隔之物),小德出入可也。(子张)
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论语.子张》
《孟子》
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梁惠王上)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梁惠王上)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梁惠王下)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充足)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公孙丑上)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公孙丑上)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公孙丑上)
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滕文公上)
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离娄上)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离娄下)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也。生亦所所欲,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告子上)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使内心震动,坚韧本性),曾(增)益其所不能。(告子下)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子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尽心上)
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尽心下)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尚书》
静言庸违,象恭滔天。《尚书.尧典》
玩人丧德,玩物丧志。《尚书.旅獒》
以公灭私,民其允(信)怀(归向)。《尚书.周官》
《礼记》
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礼记曲礼上》
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善学者,师逸而功信,又从而庸(归功)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民,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有其声;不善待问者反之,此皆进学之道。
《周易》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
《左传》
多行不义必自毙。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末大必折,尾大不掉
春秋战国名句
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六十四章》)
2.民不畏死,奈何之死俱之? (《老子·七十四章》)
3.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
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八十一章》)
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
6.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 (《论语》)
7.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8.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论语·述而》)
9.知之者不如好之春,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10.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季氏》)
1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12.大言不惭,则无必为之志。 (《论语·宪问》)
13.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论语·子罕》)
14.四海之内皆兄弟。 (《论语·颜渊》)
15.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
16.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
17.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庄子·胠箧》)
18.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庄子·逍遥游》)
19.当今之世,舍我其谁。 (《孟子·公孙丑下》)
20.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孟子·尽心上》)
21.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孟子·离娄下》)
22.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诌谀我者,吾贼也。(《荀子·修身》)
23.天行不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荀子·天论》)
24.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荀子·劝学》)
25.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荀子·修身》)
26.以骨去蚁,蚁愈多;以鱼驱蝇,蝇愈至。 (《韩非子》)
27.以子之予,攻子之盾。 (《韩非子·难一》)
28.事以密成,语以泄败。 (《韩非子·说难》)
29.以汤止沸,沸愈不止,去其火则止矣。 (《吕氏春秋·尽数》)
30.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足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 礼记·学记》)
31.来而不往,非礼也。 (《礼记·曲礼上》)
32.君子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 (《礼记·檀弓上》)
33.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大学》)
34.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李斯·谏逐客书》)
35.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周南·关睢》)
36.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诗经·小雅·伐木》)
37.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诗经·郑风·风雨》)
38.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诗经·郑风·子衿》)
39.人之多,亦可畏也。 (《诗经·郑风·将仲子》)
40.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邶风·相鼠》)
4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王风·黍离》)
42.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诗经·魏风·伐檀》)
43.所谓,在水一方。 (《诗经·秦风·蒹葭》)
44.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薇》)
45.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小雅·东毂》)
46.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巧言如簧,颜之厚矣。 (《诗经·小雅·巧言》)
47.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诗经·大雅·荡》)
48.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诗经·王风·葛》)
49.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周易·系辞下》)
50.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 (《周易·系辞上》)
5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乾》)
52.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屈原《衰郢》)
53.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 (屈原《涉江》)
54.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 (《楚辞·卜居》)
55.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楚辞·国殇》)
56.闭心自慎,终不过失过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 (《楚辞·桔颂》)
57.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楚辞·国殇》)
58.悲哉秋之为气也!箫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宋玉·九辩》)
59.时日曷表,予及当皆亡。 (《尚书·汤誓》)
60.多行不义必自毖。 (《左传·隐公元年》)
61.不去庆父,鲁难未已。 (《左传·闵公元年》)
62.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襄公十一年》)
63.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 (《左传·襄公二十一年》)
64.人心之不同,如其而焉。 (《左传·襄公三十·三十一年》)
65.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已力乎?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66.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国语·周语上》)
67.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 (《战国策·秦策》)
68.士为知已者死,女为悦已者容。 (《战国策·赵策》)
69.图穷而匕首见。 (《战国策·燕策》)
70.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 (《战国策·燕策》)
71.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孙子兵法·九地》)
72.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老子·四十五章》)
关关雎鸠1,在河之州2。窈窕淑女3,君子好逑4。《诗经·周南·关雎》
桃之夭夭1,灼灼其华2。《诗经·周南·桃夭》
赳赳武夫,公侯腹心7。《诗经·周南·兔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4,不可方思5。《诗经·周南·汉广》
未见君子,我心伤悲。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夷11。《诗经·召南·草虫》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诗经·邶风·柏舟》
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我思古人,实获我心!《诗经·邶风·绿衣》
死生契阔10,与子成说11。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邶风·击鼓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5。《诗经·邶风·凯风》
胡为乎泥中!《诗经·邶风·式微》
天实为之,谓之何哉!《诗经·邶风·北门》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诗经·邶风·静女》
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诗经·鄘风·君子偕老》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鄘风·相鼠》
如切如磋4,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巧笑倩兮12,美目盼兮13。《诗经·卫风·硕人》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16。士之耽兮,犹可说也17;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淇则有岸33,隰则有泮34。《诗经。卫风。氓》
投我以木桃4,报之以琼瑶。《诗经·卫风·木瓜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③《诗经·王风·葛》
人之多言,亦可畏也。《诗经·郑风·将仲子》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诗经·郑风·风雨》
青青子衿,①悠悠我心。《诗经·郑风·子衿》
河水清且涟猗。③《诗经·魏风·伐檀》
蒹葭苍苍1,白露为霜。所谓2,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①。
修我甲兵⑦,与子偕行⑧!《诗经·秦风·无衣》
月出皎兮①,佼人僚兮②。舒窈纠兮③,劳心悄兮。《诗经·陈风·月出》
七月流火1,九月授衣2。
称彼兕觥42:万寿无疆!《诗经·豳风·七月》
呦呦鹿鸣1,食野之苹2。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经·小雅·鹿鸣》
如月之恒19,如日之升。《诗经·小雅·天保》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30。今我来思31,雨雪霏霏32。《诗经·小雅·薇》
乐只君子,万寿无疆。《诗经·小雅·南山有台》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诗经·小雅·鹤鸣》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秩秩斯干1,幽幽南山2。如竹苞矣3,如松茂矣。《诗经·小雅·斯干》
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经·小雅·十月之交》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经·小雅·小旻》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15。《诗经·小雅·车辖》
天步艰难2,之子不犹3。《诗经·小雅·白华》
鸢飞戾天8,鱼跃于渊。《诗经·大雅·旱麓》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兢兢业业,如霆如雷。《诗经·大雅·云汉》
如飞如翰30。如江如汉,如山之苞31,如川之流。《诗经·大雅·常武》
乃眷西顾10,此维与宅11。
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四书五经,是指“四书”与“五经”的合称,是历代儒客学子研学的核心书经,在中国的传统文化的诸多文学作品当中,四书五经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
四书五经详细的记载了我国早期思想文化发展史上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史实资料以及孔孟等思想家的重要思想。
扩展资料:
四书五经详实地记载了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发展史上最活跃时期的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各方面的史实资料及影响中国文化几千年的孔孟重要哲学思想。
四书五经中的儒家思想,对每个人都有着重大的影响,《论语》就是其中的代表,几乎我们每个人都会知道几句《论语》中的经典名句,由此可见《论语》有多么的受人欢迎了。
四书五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我们的祖先们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需要我们将它们继续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