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情感语录 情感语录

金刚经经典句子解析_金刚经经典名句赏析

tamoadmin 2024-08-23 人已围观

简介1.最全的鸠摩罗什的名言名句2.佛家名言名句60条 还想要了解》》 道教有哪些法术   佛经中的经典爱情名句 经典一:一切皆为虚幻。第一句语出金刚经: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当作如是观。  美好的爱情,动人的爱情,原来都是虚幻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真挚,罗密欧和朱利叶的忠贞:原来一个是传说,一个是。牛郎和织女的凄美,白雪公主与白马王子的浪漫:竟然一个是神话,一

1.最全的鸠摩罗什的名言名句

2.佛家名言名句60条

金刚经经典句子解析_金刚经经典名句赏析

还想要了解》》 道教有哪些法术

  佛经中的经典爱情名句

经典一:一切皆为虚幻。

第一句语出金刚经: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当作如是观。

 美好的爱情,动人的爱情,原来都是虚幻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真挚,罗密欧和朱利叶的忠贞:原来一个是传说,一个是。牛郎和织女的凄美,白雪公主与白马王子的浪漫:竟然一个是神话,一个是童话。《泰坦尼克》沉没了,《魂断蓝桥》陨落了,《乱世佳人》在飘摇,《人鬼情未了》也已经离逝了!可是虚幻的爱情却也是最美的!如坠梦中,近在眼前,却触摸不到;遥远的总是最美,因为遥不可及,充满想象,却难以了解。真正的最美,在于人心所营造的幻境。这种美,值得我们凡人一直去追寻,即使花去毕生的时间,得到心碎的结局,却依然在憧憬。

 经典二:不可说。

很多的东西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佛的很多境界需要你自己去悟,去修心,如果什么都依靠别人告诉你,那么你就达不到自己修行开悟的目的了!佛陀教化众生要抛弃妄念执着,进入到非想非非想的状态!所以“说”这一行为本身需要一个妄念才能实行,所以不可说!之所以佛陀有这么多经书,这么多语录是为了教化众生不得已而为之,故禅宗讲求不执着于文字就是这个道理。看了再多的爱情**,再经典的爱情也只是惘然,爱情是只有自己体会了才会明白!因为爱情也是不可说的。陷入爱情的人是痴的,周围的人永远都不会明白局中人的感受!因为这种感受,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虽然1000个幸福的结局都是相同的,可是其中的爱情经历却各不相同!只有恋人们自己知道他们的小秘密,对外人不可说!

 经典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出自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全经260字,短小精悍博大精深,唐代玄奘法师所译,尽得禅宗精髓!全句为“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这里的“色”和大家平常想的是两个概念,佛家讲“色”是指眼睛所看到的一切,大概就是指物质的表象!

 拥有美丽的容颜的女人,总是会获得众多的青睐!可是再美丽的女人,依然会有苍老的一天!当你老去以后,曾经的一切是否依然?原来当美丽凋谢的时候,一切才回归本来面目!一切的风光与繁华,甜言与蜜语也只是过眼云烟。女人,找个真正爱你的人,拥被入眠吧!

 经典四: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人生在世间时时刻刻像处于荆棘丛林之中一样,处处暗藏危险或者诱惑。只有不动妄心,不存妄想,心如止水,才能使自己的行动无偏颇,从而有效地规避风险,抵制诱惑。否则就会痛苦绕身。

 充满诱惑的尘世间,爱情是否真的那么牢固呢?爱,是一种容易凋谢的花朵!而你,是清晨风中最让人无可奈何的那朵玫瑰。当新的诱惑出现的时候,心中的欲望开始萌动!原来,爱情也是一种原罪。可是,偷食禁果之后的惩罚呢?迷失的人儿早已经沉迷而无法自拔!也许也只有体会真爱的人,面对着五色,才可以做到旗动、风动、心不动吧!

最全的鸠摩罗什的名言名句

金刚经》,全称《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是大乘佛教的无上至宝。它以无上的智慧,断除众生的一切烦恼和颠倒妄想。如今社会上流传的诸多版本中,以后秦鸠摩罗什翻译的版本最为流行。《金刚经》是寺院僧众和在家居士必修的重要经典之一。

佛教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就是因为受持《金刚经》,因悟透经中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证得空性、破迷开悟、解脱成佛,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所以佛经是我们修行路上开悟的一大助缘。佛经是佛陀和高僧大德思想的汇集,能够帮我们开发智慧、清净自性。

所以佛门三皈依里说:自皈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金刚经》中有许多流传千古的名句,可以说字字精华、句句点睛,但是其核心,无非就是这三句话!

一、所有相皆是虚妄。

《金刚经》里有句非常著名的话: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佛说,世间我们所看到的一切都是因缘和合而生、因缘和合而灭,都不是真实的存在,都是相,都是虚妄不实的,包括我们的身体也是如此。因为一切都是相,都是空的,所以我们不要执着,要借修真。

佛陀当年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的时候曾经说过: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却因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佛告诉世人,虽然众生皆具有佛性,但是众生缺乏智慧,贪着妄想,无法见到事物真实的样子。若执着于相,就无法见到自己的佛性,也就难以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二、所有皆是无住。

《金刚经》里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世间上一切因缘和合而生的法,都如梦幻泡影般无常虚幻,这一点我们应该看破。既然一切终究是空,何须将其挂怀,何须将其住在心头。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内心不挂任何事情在心头,而生其心,生什么心?生清净心、欢喜心、慈悲心、平等心、菩提心,即佛心。就如《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里说的: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心里没有挂碍,就没有忧苦,远离一切颠倒妄想,常得清净、自在,得究竟解脱。

三、所有皆是名相。

名相,耳可闻者曰名,眼可见者曰相。我们一般都会认为我们眼睛里看到的、耳朵里听到的,就是实实在在的感知和现象,其实它们只是名相而已。就像我们的名字一样,只是一个代号而已,并不是这个人本身。所有皆是名义上的相,并不是事物的本来。因为事物本来也是虚妄不实的。

虽然一切皆是名相,但是我们只有通过这些名相,才能看到真实的相。因此,我们学佛不要着名相,只有见到诸相非相,才能见到如来清净自性。

《金刚经》的核心,无非就是这三句话,悟透福报无边。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须一切法。万法不离其心,一切唯心造,就如《六祖坛经》里说的那样,“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我们在修行的过程中,做到不着相,心头不住任何事,便不会有那么多的人我分别和烦恼,才得让内心得究竟的解脱、清净和大自在。

佛家名言名句60条

最全的鸠摩罗什的名言名句

1、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即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金刚经》

 2、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

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

不知足者,常为五欲所牵,为知足者之所怜悯,是名知足。 ----《佛遗教经》

 3、若念力坚强,虽入五欲贼中,不为所害。譬如著铠入阵,则无所畏,是名不忘念。 ----《佛遗教经》

 4、是故智者,制而不随;持之如贼,不令纵逸。令纵之,皆亦不久见其磨灭。 ----《佛遗教经》

 5、若有不忘念者,诸烦恼贼,则不能入。是故汝等,常当摄念在心。 ----《佛遗教经》

 6、我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金刚经》

 7、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金刚经》

 8、无以睡眠因缘,令一生空过,无所得也。 ----《佛遗教经》

 9、譬如小水长流,则能穿石。若行者之心,数数懈废,譬如钻火,未热而息;虽欲得火,火难可得。是名精进。 ----《佛遗教经》

 10、比丘亦尔,受人供养,趣自除恼;无得多求,坏其善心。譬如智者,筹量牛力,所堪多少,不令过分,以竭其力。 ----《佛遗教经》

 11、是故汝等,宜当端心,以质直为本。 ----《佛遗教经》

 12、纵此心者,丧人善事。制之一处,无事不办。是故比丘,当勤精进,折伏汝心。 ----《佛遗教经》

 13、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金刚经》

 14、有愧之人,则有善法; 若无愧者,与诸禽兽,无相异也。 ----《佛遗教经》

 15、诸烦恼贼,常伺,甚于怨家。 ----《佛遗教经》

 16、是故当知,世皆无常,会必有离,勿怀忧恼,世相如是。当勤精进,早求解脱;以智慧明,灭诸痴暗。 ----《佛遗教经》

 17、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即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金刚经》

 18、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 ----《金刚经》

 19、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 ----《金刚经》

 20、譬如惜水之家,善治堤塘。行者亦尔,为智慧水故,善修禅定,令不漏失,是名为定。 ----《佛遗教经》

 21、譬如有人,手执蜜器,动转轻躁,但观于蜜,不见深坑。 ----《佛遗教经》

 22、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心山育明德,流薰万里延。哀鸾孤桐上,清音彻九天。

 23、一切世间,动不动法,皆是败坏、不安之相。 ----《佛遗教经》

 24、当自端心,正念求度。 ----《佛遗教经》

 25、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金刚经》

 26、少欲之人,则无谄曲以求人意,亦复不为诸根所牵。行少欲者,心则坦然,无所忧畏;触事有余,常无不足。有少欲者,则有涅槃,是名少欲。 ----《佛遗教经》

 27、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静,即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 ----《金刚经》

 28、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 ----《金刚经》

 29、出家行道,无欲之人,而怀嗔恚,甚不可也。譬如清冷云中,霹雳起火,非所应也。 ----《佛遗教经》

 30、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金刚经》

1、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金刚经》

南怀瑾:佛教化救度了无量无数无边的众生,心里并没有说某一个众生是我度的,绝没有这个观念。

2、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金刚经》

南怀瑾:一个学大乘菩萨道的人,心胸里头还有你、我、他,甚至给了人家好处时,这个家伙应该卖卖我的交情才对!这是世间法的作风,佛法没有,给了就给了,要像“事如春梦了无痕”一样的忘掉它。

3、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金刚经》

南怀瑾:是叫我们不要住在色相上布施,不要有对象的观念。譬如说要做一点功德,出一点钱,或者救济一个人,然后说救济了某一个人,那是住相布施。

4、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金刚经》

南怀瑾:佛是不可以形相来见的,拿形相来见佛,就错了。

5、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金刚经》

南怀瑾:凡是你有什么境界,都是的;凡是你修得出来的,不修就没有了。若见诸相非相,你就见到佛了,见到佛的法身了。

6、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金刚经》

南怀瑾:你讲空也不对,不是佛法,执著有也不是佛法,非空非有也不对,即空即有也不是佛法。

7、法尚应舍,何况非法。——《金刚经》

南怀瑾:一切真正的佛法到了最后,像过了河的船,都要丢掉。何况一切不是法呢!

8、无有定法,如来可说。——《金刚经》

南怀瑾:佛法在哪里?不一定在佛经上啊!世间法皆是佛法……所以大家不要把学佛的精神和生活与现实人生分开。

9、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金刚经》

南怀瑾:如来所说法,你也不可抓住!你听了他老人家的话,认为这样就对,那你就上了你自己的当了……说得出来的,表达得出来的,已经不是它了。

10、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金刚经》

南怀瑾:这是佛法的精神,它不像其他的宗教,否定自己以外的宗教,佛法是承认一切的宗教,一切的大师,乃至到了华严境界,连一切的魔王邪王都对了一点。

11、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金刚经》

南怀瑾:真正的佛不认为自己是佛,真正的圣人,不认为自己是圣人,所以真正的佛法即非佛法。如果你有一个佛法的观念存在,你已经著相了,说得好听是著相了,不好听是著魔了。

12、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金刚经》

南怀瑾:真正的清净心,不是有个光,有个境界,而是不住色,不住声香味触法,他说真正的修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该随时随地无所住,坦坦然,物来则应,过去不留。

13、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金刚经》

南怀瑾:佛告诉你,这个世界一个一个灰尘,一粒一粒灰尘,一个分子一个分子,组合拢来,构成了一个物理世界。你把地球物理世界打烂了,分析了,本来就是空的,没有世界的存在。

14、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金刚经》

南怀瑾:离开了一切的相就是佛,这是真正的佛。

15、若心有住,则为非住。——《金刚经》

南怀瑾:若心有住,可以训练意识专一,比较能够宁静,但是认为这个有相的……所以若心有住,即为非住,这是最好的观心法门。

16、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金刚经》

南怀瑾:不要著相,哪一相都是停留不住的,都是非相……再进一步说,不但无我,也无人,也无众生。

17、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金刚经》

南怀瑾:佛说法是真实的,不说话,说的是老实话,实实在在,是什么样子就说什么样子。

18、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金刚经》

南怀瑾:无实,没有个东西;无虚,但是不的。所以形而上的道理,真正的佛法,不真不,也就是金刚经的中心重点,这里已经全部点出来了。

19、如来者,即诸法如义。——《金刚经》

南怀瑾:世间一切法,都是佛法,没有哪一点法不是佛法……随时随地的任何一颗灰尘,清净的地方,脏的地方,处处佛在现前,这就是如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