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正能量的句子 正能量的句子

诗歌中的送别类意象_诗歌中的送别类意象有哪些

ysladmin 2024-08-07 人已围观

简介诗歌中的送别类意象_诗歌中的送别类意象有哪些       感谢大家给予我这个机会,让我为大家解答诗歌中的送别类意象的问题。这个问题集合囊括了一系列与诗歌中的送别类意象

诗歌中的送别类意象_诗歌中的送别类意象有哪些

       感谢大家给予我这个机会,让我为大家解答诗歌中的送别类意象的问题。这个问题集合囊括了一系列与诗歌中的送别类意象相关的问题,我将全力以赴地回答并提供有用的信息。

1.赋得古原草送别意象

2.诗中经常有哪些意象?

3.古诗中的意象举例

诗歌中的送别类意象_诗歌中的送别类意象有哪些

赋得古原草送别意象

       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唐代〕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译文

       原野上长满茂盛的青草,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

       野火无法烧尽满地的野草,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

       远处芬芳的野草遮没了古道,阳光照耀下碧绿连荒城。

       今天我又来送别老朋友,连繁茂的草儿也满怀离别之情。

       注释

       赋得:借古人诗句或成语命题作诗。诗题前一般都冠以“赋得”二字。这是古代人学习作诗或文人聚会分题作诗或科举考试时命题作诗的一种方式,称为"赋得体"。

       离离:青草茂盛的样子。

       一岁一枯荣:枯,枯萎。荣,茂盛。野草每年都会茂盛一次,枯萎一次。

       远芳侵古道:芳,指野草那浓郁的香气。远芳:草香远播。侵,侵占,长满。远处芬芳的野草一直长到古老的驿道上。

       晴翠:草原明丽翠绿。

       王孙:本指贵族后代,此指远方的友人。

       萋萋:形容草木长得茂盛的样子。

       赏析

       这是一首应考习作,相传白居易十六岁时作。按科举考试规定,凡指定的试题,题目前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相类似。《赋得古原草送别》即是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诗的首句“离离原上草”,紧紧扣住题目“古原草”三字,并用叠字“离离”描写春草的茂盛。第二句“一岁一枯荣”,进而写出原上野草秋枯春荣,岁岁循环,生生不已的规律。第三、四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写“枯”,一句写“荣”,是“枯荣”二字意思的发挥。不管烈火怎样无情地焚烧,只要春风一吹,又是遍地青青的野草,极为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第五、六句“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用“侵”和“接”刻画春草蔓延,绿野广阔的景象,“古道”“荒城”又点出友人即将经历的处所。最后两句“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点明送别的本意。用绵绵不尽的萋萋春草比喻充塞胸臆、弥漫原野的惜别之情,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韵味无穷。

       此二句不但写出“原上草”的性格,而且写出一种从烈火中再生的理想的典型,一句写枯,一句写荣,“烧不尽”与“吹又生”是何等唱叹有味,对仗亦工致天然,故卓绝千古。而刘句命意虽似,而韵味不足,远不如白句为人乐道。

       如果说这两句是承“古原草”而重在写“草”,那么五、六句则继续写“古原草”而将重点落到“古原”,以引出“送别”题意,故是一转。上一联用流水对,妙在自然;而此联为的对,妙在精工,颇觉变化有致。“远芳”、“睛翠”都写草,而比“原上草”意象更具体、生动。芳曰“远”,古原上清香弥漫可嗅;翠曰“晴”,则绿草沐浴着阳光,秀色如见。“侵”、“接”二字继“又生”,更写出一种蔓延扩展之势,再一次突出那生存竞争之强者野草的形象。“古道”、“荒城”则扣题面“古原”极切。虽然道古城荒,青草的滋生却使古原恢复了青春。比较“乱蛬鸣古堑,残日照荒台”僧古怀《原上秋草》的秋原,就显得生气勃勃。

       作者并非为写“古原”而写古原,同时又安排一个送别的典型环境:大地春回,芳草芊芊的古原景象如此迷人,而送别在这样的背景上发生,该是多么令人惆怅,同时又是多么富于诗意呵。“王孙”二字借自楚辞成句,泛指行者。“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说的是看见萋萋芳草而怀思行游未归的人。而这里却变其意而用之,写的是看见萋萋芳草而增送别的愁情,似乎每一片草叶都饱含别情,那真是:“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这是多么意味深长的结尾啊!诗到此点明“送别”,结清题意,关合全篇,“古原”、“草”、“送别”打成一片,意境极浑成。

       唐人的咏物诗,往往仅在最后一句才能见到作者的本意。白居易一向提倡作诗要通俗易懂,但也不反对用隐喻的办法。《古原草》这首诗题目标有“送别”二字,很显然是一首送别友人的诗篇。而通篇几乎都在写草,实是借草取喻,以草木之茂盛显示友人之间依依惜别时的绵绵情谊。情深意切,所喻尤为巧妙,不愧为、白居易的成名作。

诗中经常有哪些意象?

       古诗词中代指忧伤的意象比较常见有8个:柳;梧桐;芭蕉;流水;猿猴;杜鹃;黄昏;细雨。

       1,柳 。"留"的谐音,折柳有相留之意。故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因此"柳"带有伤离别的意味,《诗经?小雅?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柳永《雨霖铃》中有"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李白《忆秦娥》中有"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也是表达伤离别的情感。

       2,梧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如宋代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都以梧桐叶落来写凄苦愁思。

       3, 芭蕉。在诗文中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宋词有李清照《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把伤心、愁闷一古脑儿倾吐出来。

       4, 流水。水在我国古代诗歌里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如:唐代李白《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刘禹锡《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李煜《浪淘沙》:“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宋代欧阳修《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秦观《江城子》:“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5,猿猴。古诗词中常常借助于猿啼表达一种悲伤的感情。如: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中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唐代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赵嘏《忆山阳》:“可怜时节堪归去,花落猿啼又一年。”

       6,杜鹃鸟。古代神话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于是古诗中的杜鹃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唐代李白《蜀道难》:“又闻子归啼夜月,愁空山。”白居易《琵琶行》:“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宋代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等等,都以杜鹃鸟的哀鸣,来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另外,斜阳(夕阳、落日),也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之情。如唐代李商隐《乐游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宋代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7,黄昏、夕照 。感伤的心情意绪: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黄昏如此冷清,词人自然孤寂难耐,愁结柔肠。这种黄昏的伤感往往还表现在离别、相思、闺怨一类的感伤场面中,如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阴》)。人生迟暮的生命悲叹: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陆游《卜算子?咏梅》)

       伤古吊昔的悲凉意蕴: "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李白《忆秦娥》)

       8,细雨、烟雾。细雨蒙蒙,烟雾无边,寄托诗人无边的愁绪和郁闷的心情。"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细雨绵绵,愁也弥漫。"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归家不得,或者漂泊他乡,不知家在何处,渐渐升起的烟雾使人生出诸多愁绪。

古诗中的意象举例

       古诗中常见的八类意向

       (一)松梅竹菊寓高洁

       松梅竹菊寓高洁借月托雁寄乡思杜鹃鹧鸪啼凄凄梧桐叶落透悲意别时长亭柳依依落花流水传愁绪乌鸦燕子系兴衰草木仍在人事移

       松梅竹菊象征品行高洁、不畏邪恶,古人常用这四种意象表现高洁的情操。如:

       色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

       (二)借月托雁寄乡思

       皓月当空常常引起游子的思乡之情,唤起诗人的怀远之意。雁是一种候鸟,古诗词常用大雁表达游子的思乡之情。如: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温庭筠《商山早行》)

       (三)杜鹃鹧鸪啼凄凄

       杜鹃,一种鸟,又名子规、杜宇等。在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在让位于他的臣子后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还有一种说法:杜鹃叫声很像“不如归去”,于是古诗词中的杜鹃就成为抒发凄凉、哀伤情感的意象。另外,古诗词中常出现的“鹧鸪”这一意象,也经常透出悲凉之意。如: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锦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琵琶行》)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李白《越中览古》)

       鹧鸪声里夕阳西,陌上征人首冬低。(尤侗《闻鹧鸪》)

       (四)梧桐叶落透悲意

       古语有“一叶落而天下知秋”,说的便是梧桐叶落。以梧桐写悲秋,是古人常用的手法。如: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五)别时长亭柳依依

       在古诗词里,杨柳常常与离情相关联,柔弱的杨柳摇摆不定的形体,最能传递亲友离别时依依难舍之情。此外,“柳”与“留”谐音。长亭,为古人送别之场所,也是送别诗中经常出现的意象。如: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李白《菩萨蛮》)

       (六)落花流水传愁绪

       花落让人爱怜、伤感,水流或喧嚣或舒缓,绵延不绝,最惹人愁绪。因此,在古诗词中常用落花、流水来表达忧愁。如: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一剪梅》)

       (七)乌鸦燕子系兴衰

       乌鸦这种鸟经常在坟头等地出现,常被视为不祥之兆,诗人常用“乌鸦”这一意象渲染衰败的氛围。燕子因其有眷恋旧巢的特点,遂成为古诗词中表现时事变迁,抒发历史兴衰感慨的寄托。如: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八)草木仍在人事移

       草木常青,人事却已悄然发生变迁。古诗词中常用“草木”来表达物是人非的感慨以及对历史兴亡的感叹。如: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诗经?黍离》)

       过春风十里,尽荞麦青青。(姜夔《扬州慢》)

       一、送别类意象(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

       1. 杨柳。杨柳。“柳”与“留”谐音,因此杨柳往往用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如柳永《雨霖铃》词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等。

       2. 长亭。“长亭”是一个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如柳永《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等。

       3. 酒。酒在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将美酒和离情联系在一起的诗词多不胜举,如:王维的《渭城曲》中 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等,都是以酒抒写别离之情。

       二、思乡类意象(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

       1. 月亮。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如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鸿雁:鸿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如李清照《一剪梅》中“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3. 双鲤。鲤鱼代指书信,如:宋人晏几道《蝶恋花》词:“蝶去莺飞无处问,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清人宋琬《喜周华岑见过》:“不见久,曾贻双鲤鱼。”

       三、愁苦类意象(或表达忧愁、悲伤心情,或渲染凄冷、悲凉气氛)

       1. 梧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如宋代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2. 芭蕉。在诗文中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宋词有李清照《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把伤心、愁闷一古脑儿倾吐出来。

       3. 流水。水在我国古代诗歌里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如:唐代李白《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好了,今天关于“诗歌中的送别类意象”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介绍对“诗歌中的送别类意象”有更全面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