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正能量的句子 正能量的句子

诗歌结构技巧有哪些_诗歌结构技巧有哪些类型

ysladmin 2024-05-11 人已围观

简介诗歌结构技巧有哪些_诗歌结构技巧有哪些类型       今天,我将与大家共同探讨诗歌结构技巧有哪些的今日更新,希望我的介绍能为有需要的朋友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1.古代诗歌表现手法都有哪些2.写现代诗的方法和技巧3.现代诗歌的常规结构是什么4.关于诗句的结构形

诗歌结构技巧有哪些_诗歌结构技巧有哪些类型

       今天,我将与大家共同探讨诗歌结构技巧有哪些的今日更新,希望我的介绍能为有需要的朋友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1.古代诗歌表现手法都有哪些

2.写现代诗的方法和技巧

3.现代诗歌的常规结构是什么

4.关于诗句的结构形式

5.哪有介绍古诗辞结构,对照 作诗方法的啊?

6.求现代诗歌的语言组织和意象表现技巧

诗歌结构技巧有哪些_诗歌结构技巧有哪些类型

古代诗歌表现手法都有哪些

       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技巧:

       表达方式,一共只有四种: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表现手法:赋、比、兴。

       表达技巧有三个层面的内容

       ⑴修辞方法。例: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

       ⑵表达方式及表现手法。例: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⑶篇章结构。例:首句标目、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

写现代诗的方法和技巧

        导语:诗词的表现手法有几种呢?古代诗歌的艺术手法主要包括抒情方式、表达技巧和修辞手法三种。其他表达技巧有抑扬、对写等。

诗词的表现手法有几种

        诗歌中的艺术手法

        1、表达方式:

        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 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的不同;抒情方式有(抒情方式? 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 情因景生 以景衬情 融情入景 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2、结构形式:

        诗歌的结构形式,常见的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卒章显志,过渡、铺垫、伏笔等。

        3、修辞手法:

        主要的修辞手法有:"对偶""比喻""拟人""借代""夸张""排比""反复""象征"寄寓 寄托等,

        4、写作技巧:

        写作技巧包括:赋比兴、衬托、对比、渲染、卒章显志、画龙点睛、以小见大、欲扬先抑、联想想象、语序倒置等。

        1白描

        中国画技法名。用墨线勾描物象,不着颜色的画法。也有略施淡墨渲染。多数指人物和花卉画。也泛指文学创作上的一种表现手法,即使用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刻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

        2象征

        象征指借助某一具体形象,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其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种类似,使被象征物的某一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在文学作品中,象征通常是以具体事物来暗示作者的思想、态度与感情的方式。他就象暗喻或明喻省去了第一部分,只留下第二部分,它有自己的实体,却代表另一种东西。

        3衬托

        利用事物间近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些事物的艺术手法。利用事物的近似条件来衬托一事物,称正衬;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一事物,称反衬。

        4烘托

        是指通过侧面描写,使所要表现的对象鲜明突出的表现手法。侧面描写即间接描写,即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写来表现主要对象。

        5渲染

        渲染本是一种国画技法,一般是在需要强调的地方浓墨重彩,使画面形象的某一方面更为突出。用于艺术创作,就是指正面着意描写。

        6对比

        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运用对比,或使对立事物的矛盾鲜明突出,揭示本质,给人深刻启示;或使事物对立的两个方面互相映衬,相得益彰,给人深刻印象。

        7抑扬

        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

        8动静结合

        动静结合是指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

        9正侧结合

        描写,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之别。

        10虚实结合

        在诗歌欣赏中,虚与实是相对的,如书上所言,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是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等。

现代诗歌的常规结构是什么

       现代诗歌的形式自由,内涵开放,意象经营重于修辞,有高度的概括性、鲜明的形象性、浓烈的抒情性以及和谐的音乐性,形式上分行排列。要想写好现代诗歌,可以参考以下几个点:

1、主题明确

       抒发情感或者叙事时,思想结构要清晰明了。

2、结构精简

       现代诗歌的一大特点就是组织语言精简、凝结,不拖泥带水。

3、富有意境

       结合想表达的内容创造深远、留白的意境,给读者留有想象空间。

4、表达手法

       以物言志,以景抒情是主要表达手法。

5、节奏、韵律

       节奏要明快,句式的起伏、折叠、过度是有节拍的。韵律要协调、恰当。

6、修辞巧妙

       修辞是一种重要技巧。包括拟人、比喻、排比、设问、反复、顶针、对偶、夸张、象征等。可以说每一种表现手法都有其独到之处。比的运用可以更生动,形象地表现诗歌内容。

7、集句

       在写作现代诗歌时集句也很重要,把优质的诗歌句子,经过自我整合后集合在一起,但不是抄袭。

8、借词

       善加利用借词。比较优秀的诗歌,都有几个使人明亮的词,学会根据词来组合属于自己的句子。

关于诗句的结构形式

       内容提要现代诗最重要的是凝聚敏锐的感悟力,升华真诚灵魂。诗人要捕捉感觉的意象,还要有一定的表达经验技巧。

       关 键 词单句意象结构:感觉表现句、意识流动句、修辞表现句;复句意象结构:非规范的假设复合式,及选择复合式、因果转折复合式等;图形意象结构。

       写诗是语言技术,又是直觉感悟的表现形态。诗人要捕捉这些感觉的意象,就要有一定的表达经验技巧,来表现诗的灵感。写诗最重要的还是在诗歌中不断凝聚敏锐的感悟力,展示升华的真诚灵魂。俗话说,诗无定法。以下仅从语言技巧方面介绍诗歌单句意象结构、复句意象结构和图形意象结构。

       一、单句意象结构:

       1、感觉表现句:指以感觉器官为导向而结构的单一诗句。

       (A)味觉句:“你卖的是什麽,不安的姑娘,/露出你的乳房?”//“先生,我卖的是/海水。”//……“啊!无比苦涩的是/海水。”(西班牙 洛尔迦)

       (B)嗅觉句:空气涨满了牵牛花是芳香(简简柔风《山月》)

       父亲抽一袋旱烟/咋吧着希望笑了(简简柔风《元宵节短章》)

       (C)听觉句:最美妙的音乐莫过于庄稼的拔节声

       (D)视觉句:一地碎银华光如水(简简柔风《山月》)

       (F)触觉句:温润如母亲的抚摸/ 家的滋味在亲情里升腾翻滚/谁拉扯着想拽住

       年的衣襟(简简柔风《元宵节短章》)

       (G)通感句:有些香味清新若儿童的肌肤,/柔和如双簧管,绿茵茵如草原,/——还有一些呢,则腐朽,浓郁,富丽。(法 波德莱尔《感应》)

       2、意识流动句:指以意识流动的内容为导向而构成的单一诗句。

       (A)联想句:想起土车、篾篓、牛群、和田里成片的水稻(阳阳《一只鸡的端午》)

       (B)设想句:也许满山遍野的苹果树都会支棱起耳朵(门外木《车过栖霞》)

       (C)推想句:不经意的梦里我又是妈妈的小奶孩(简简柔风《山月》)

       (D)冥想句:梦见自己像风一样在驾着车兜风(刘彩虹《令我感到的开阔》)

       3、修辞(或句法、表现手法)表现句:以修辞方法或句法、表现手法而结构的单一诗句。

       (A)描写句:山村的女子开始羞涩地梳妆(简简柔风《山月》);(表现手法)

       (B)比喻句:以事物之间相似特点把一物比成另一物,使得表述更为生动准确。诗歌中的比喻关键在于突破“惰性”的约束,创造性地选择恰当贴切的喻体,显示出自己独特的风采。

       描述比喻句:江水窜出千朵白梅(秋风《风过林梢》);(借代)

       判断比喻句:11月的天辅路是一件终将褪色的牛仔大衣(梅笛《11月的天辅路》) ;(隐喻)

       定语比喻句:火焰的裙子比风还快(秋风《初 冬。》;(明喻)

       青草的裙裾舞动黄昏(陆华军《姐姐》);(明喻、省略介词)

       (C)形容句:咋吧一袋旱烟也皱起思考的眉峰(简简柔风《山月》);(比喻)

       (D)判断句:也许他们什么都没想/也许他们什么都想了/只是一场暴风雨而已(丁燕《暴风雪后的乡间早晨》);(假设、跳跃、判断);(句法)

       (E)夸张句:一万支箭镞穿过心脏啊(竹临石《送葬》)

       (F)拟人句:稻草选择火/也可选择腐烂(沈河《另一种形式》)

       (J)并列句:省略词与词之间的一切修饰,摈弃词与词之间的一切语法规则,将词或词组乃至短语强行堆挤和罗列在一起,组成一个句式。

       如:补锅 种痘 炼药 剥蛇 哭巫(林忠成《大阴人》)

       二、复句意象结构: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密切联系、结构上互不包含的单句形式组成复句。主要总结由关联词语与关联词语之间(用介词、连词、助词)组成的非规范的奇特联想的复句意象。

       1、假设复合式:指以假设复句的关联词“如果”、“倘若”“假如”、“即使”等组成的意象分句,再与其它复句的关联词语(介词、连词、助词)组成的意象分句,重组为一个新的复句。

       如:即使人类时而陷入缄默/只是企望这一段一段的滋生(玄鱼《暮春》)

       再如:即使有秋风的金色光泽/但饱满的续篇一页页翻开(同上)

       2、选择复合式:指以选择复句的关联词语“或”、“或者”“与其”、等组成的意象分句,再与其它复句的关联词语(介词、连词、助词)组成的意象分句,重组为一个新的复句。

       如:或者四剑交锋我握住/刃的尖帽 教沉没者交流/用阴天的光线 我有些缺血

       3、因果转折复合式:指以因果复句的关联词语“因为”、“所以”、“由于”、“以至”、“因此”、“为此”等组成的意象分句,再与转折复句的关联词语“可是”、“却”、“则”等组成的意象分句,重组为一个新的复句。

       如:为此 天空受到挤压 大地/则显得结构松散(大雁《大塔》)

       复句的形式有:联合复句(包括并列复句、顺承复句即连贯复句、递进复句、选择复句、解注复句);偏正复句(包括因果复句、假设条件复句、转折复句、让步复句、目的复句);多重复句;紧缩复句等。利用这些形式创作一种非正规的复句结构,在诗歌文本中大量存在。

       三、图形意象结构:

       编钟结构式,借助编钟的形象来转喻诗歌“段位”的意象结构。以青海湖《家园三章》为例:

       哦,一切出自你的孕育!

       皮肤的褶痕。亮闪闪的牙齿。阳光。血脉。

       被忽略的河山。种植在心脏的火焰

       还有,难以穷源的鱼和水藻的泪腺

       与我心心相印的苦难的气息

       请让我在最安静的地方提纯

       以一座金字塔的魔力搬动时光

       蹈出千年沉积,让我从岩缝里掏出太阳

       由“哦,一切出自你的孕育!”而横空出世,紧接着连用“皮肤的褶痕”、“亮闪闪的牙齿”、“阳光”、“血脉”、“被忽略的河山”、“种植在心脏的火焰”、“还有,难以穷源的鱼和水藻的泪腺”、“与我心心相印的苦难的气息”八个跨度极大却又看似毫不相干的独立意象,陈吊于“一切出自你的孕育”的主体语句之下,最后“以一座金字塔的魔力搬动时光/蹈出千年沉积,让我从岩缝里掏出太阳”。编钟的形象让青海湖在历史的厚重里生辉。

       又如:倒阶梯、阶梯式

       两代人(古今)

       所有像春辉一样温暖过寸草

       或情丝牵系的柔肠

       都变成了

       希望,

       飞到八方,

       不管它像一缕煦风

       还是一束照亮了别人的烛光。

       这首诗阶梯的形式,使人联想到人生。

       一首现代诗,运用技巧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不是技巧,也不是情绪、情节与浪漫的抒情,而在于感悟和扑捉喻象,诗句的断裂、跳跃于新奇的比喻之间。由此一事物的性质、特征而联想到彼一事物的性质、特征而产生的感觉或幻觉;或因生活场景或经验的作用而由此一事物联想到彼一事物;以及因事物存在的方式与过程而联想对人生的启迪与顿悟,由此产生新的喻象。比喻是诗歌的花朵。诗人以其真诚而睿智的心灵统帅自己的眼睛、耳朵、鼻子、嘴巴、肌肤等感觉器官,把自己的感觉与通感转化为新奇的比喻之花。

       这些联想奇特处还在于不直露,少用连词和副词,而选用通感、变形、夸张、跳跃、虚化、逆反、矛盾、戏谑、幽默的意象,幻觉丰富新奇,将外形构建物与经验、感觉、感悟多方融合,形成内张力和冲击波,使诗的语感厚实,形象丰富,意境深远。

哪有介绍古诗辞结构,对照 作诗方法的啊?

       1. 古诗在章法结构上的形式有哪些

        1、四言体

        四言体盛行于西周、春秋战国时期,除《楚辞》外,其他诗作出现不多。

        2、五言体

        五言诗,古代诗歌体裁。是指每句五个字的诗体,全篇由五字句构成的诗。五言诗可以容纳更多的词汇,从而扩展了诗歌的容量,能够更灵活细致地抒情和叙事。在音节上,奇偶相配,也更富于音乐美。

        3、六言体

        六言诗是旧诗的一种体裁,全诗都是六个字一句。在《诗经》中已有萌芽。

        4、七言体

        七言诗包括七言古诗(简称七古)、七言律诗(简称七律)和七言绝句(简称七绝)。七言体是古代诗歌体裁,全篇每句七字或以七字句为主的诗体。它起于民间歌谣。

        5、杂言体

        杂言诗,因诗中句子字数长短间杂而得名,其句中字数不定,最短仅有一字,长句有达九、十字以上者,以三、四、五、七字相间者为多。其特点是形式比较自由,便于无所拘束地表达思想感情。凡是以情致或气势胜的诗人,对于杂言诗都有极大的偏爱。

        扩展资料

        古体诗的韵:

        古体诗既可以押平声韵,又可以押仄声韵。在仄声韵当中,还要区别上声韵、去声韵、入声韵;一般地说,不同声调是不可以押韵的。

        上声29韵:一董、二肿、三讲、四纸、五尾、六语、七麌(yǔ)、八荠、九蟹、十贿、十一轸、十二吻、十三阮、十四旱、十五潸、十六铣、十七筱、十八巧、十九皓、二十哿、二十一马、二十二养、二十三梗、二十四迥、二十五有、二十六寝、二十七感、二十八俭、二十九豏

        去声30韵:一送、二宋、三绛、四寘、五未、六御、七遇、八霁、九泰、十卦、十一队、十二震、十三问、十四愿、十五翰、十六谏、十七霰、十八啸、十九效、二十号、二十一个、二十二禡、二十三漾、二十四敬、二十五径、二十六宥、二十七沁、二十八勘、二十九艳、三十陷

        入声17韵:一屋、二沃、三觉、四质、五物、六月、七曷、八黠、九屑、十药、十一陌、十二锡、十三职、十四缉、十五合、十六叶、十七洽。

        百度百科-古体诗

2. 古诗的结构有哪些

        中国古代诗歌的分类 1.诗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

        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 (1)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

        “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

        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①楚辞体:是战国时期楚国屈原所创的一种诗歌形式,其特点是运用楚地方言、声韵,具有浓厚的楚地色彩。

        东汉刘向编辑的《楚辞》,全书十七篇,以屈原作品为主,而屈原作品又以《离骚》为代表作,后人因此又称“楚辞体”为“骚体”。 ②乐府:本是汉武帝时掌管音乐的官署名称,后变成诗体的名称。

        汉、魏、南北朝乐府官署采集和创作的乐歌,简称为乐府。魏晋和唐代及其以后诗人拟乐府写的诗歌虽不入乐,也成为乐府和拟乐府。

        如《敕勒歌》《木兰诗》《短歌行》(曹操)。一般来说,乐府诗的标题上有的 加“歌”“行”“引”“曲”“吟”等。

        ③歌行体:是乐府诗的一种变体。汉、魏以后的乐府诗,题名为“歌”“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都是“歌曲”的意思,其音节、格律一般都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以后遂有“歌行”体。

        到了唐代,初唐诗人写乐府诗,除沿用汉魏六朝乐府旧题外,已有少数诗人另立新题,虽辞为乐府,已不限于声律,故称新乐府。此类诗歌,至李白、杜甫而大有发展。

        如,杜甫的《悲陈陶》《哀江头》《兵车行》《丽人行》,白居易的许多作品,其形式采用乐府歌行体,大多三言、七言错杂运用。 (2)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分为两种,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

        ①一种称“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 ②一种称“律诗”,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

        律诗格律极严,篇有定句(除排律外),句有定字,韵有定位(押韵位置固定),字有定声(诗中各字的平仄声调固定),联有定对(律诗中间两联必须对仗)。例如,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的律诗,每首四联八句,每句字数必须相同,可四韵或五韵,中间两联必须对仗,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

        如果在律诗定格基础上加以铺排延续到十句以上,则称排律,除首末两联外,上下句都需对仗,也有隔句相对的,称为“扇对”。再如,绝句仅为四句两联,又称绝诗、截句、断句,平仄、押韵、对偶都有一定要求。

        (3)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

        词的一段叫一阕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阕、上阕、上片,第二段叫后阕、下阕、下片。 (4)曲:又称为词余、乐府。

        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

        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

        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须同一宫调。

        它无宾白科介,只供清唱。 2.按内容来分类: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悼亡诗、讽谕诗。

        (1)怀古诗。 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

        咏史怀古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感慨个人遭遇,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年过半百,功业无成。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表达对朝廷苟且偷生的不满,抨击社会现实。也有的咏史怀古诗只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与评价,或仅是客观的叙述,诗人自身的遭遇不在其中,诗人的感慨只是画外之音而已。

        如,刘禹锡的《乌衣巷》,今昔对比,表达了诗人的历史沧桑之感。 (2)咏物诗。

        咏物诗的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

        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

        (3)山水田园诗。 南朝谢灵运开山水诗先河,东晋陶渊明开田园诗先河,发展到唐代,有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

        山水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 (4)战争诗。

        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仍频,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 (5)行旅诗和闺怨诗。

        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长期流离漂泊,或久戍边关,总会引起浓浓的思乡怀人之情,。

3. 诗歌从结构分为

        1. 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 ① 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注意“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② 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③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词的一段叫一阙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阙、上阙、上片,第二段叫后阙、下阙、下片. ④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须同一宫调.它无宾白科介,只供清唱. 2. 从诗歌的题材可分为: ① 写景抒情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的抒情诗歌.古代有些诗人由于不满现实,常寄情于山水,通过描绘江湖风光、自然风景平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这类诗常将要抒发的情感寄寓在后描写的景物之中,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寓情于景.其风格清新自然. ② 咏物言志诗,诗人对所咏之物的外形、特点、神韵、品格进行描摹,以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表达诗人的精神、品质或理想. ③ 即事感怀诗,因一事由而引发诗人的感慨,如怀亲、思乡、念友等. ④ 怀古咏史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沧桑变化的感慨. ⑤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或抒发们乐观豪迈或相思离愁的情感,风格悲壮宏浑,笔势豪放. 3从内容分 1. 爱情诗这是以爱情(包括悼亡)为题材的诗,也称“情歌”、“闺怨诗”.爱情诗自《诗经》起,源远流长,主要描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或抒发离别相思之情.如《兼葭》、《迢迢牵牛星》、《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等等. 2. 讽刺诗这是以嘲讽或劝喻手法,揭露社会黑暗、世态炎凉,表达人民或正人直士呼声的诗歌,亦称“讽喻诗”,有时也称“政治讽刺诗”.讽刺诗同样源远流长,自《诗经》起直到现代从未消失.如《硕鼠》、《伐檀》、《蜂》(唐·罗隐)、《题临安邸》(南宋·林升)、《醉太平》(“讥贪小利者”元代无名氏)等等. 哲理诗这是一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的诗歌.有的点明主题,有的含而不露,引人思考.著名的如苏轼的《题西林壁》、《琴诗》,朱熹的《观书有感》等.此外,有些诗虽不是哲理诗,但其中有的诗句富有哲理(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等),也应注意. 3. 送别诗这也是最早出现、最为常见的题材之一,主要抒写离情别恨,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表达深情厚谊,或用以抒发别离之愁.因为送别常与登山临水相联系,故又称“山水送别诗”.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别董大二首》(高适)等. 4. 记行诗又称记游诗、行旅诗.或描述个人游历见闻感受,或表现思亲怀乡之情,叙事与抒情相结合.这类诗离不开山水景物描写,所以又称“山水记行诗”.这与纯粹的山水诗略有区别,是“以记抒情”为主的.如杜甫的《旅夜抒怀》、马致远的《秋思》,便不可视作山水诗. 5. 边塞诗这是以描写边塞风光,反映边疆将士生活为基本内容的诗歌.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李颀等.高适的《燕歌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王之涣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以及宋代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等,均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6. 咏史诗这是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历史人物为题材,借此抒发情怀、讽刺时事的诗歌,一般是先叙事后议论;也有一些只叙述对比而不加议论,让读者思考的.咏史为题的诗以班固的《咏史》、西晋左思的《咏史八首》为早期著名代表作.此后不断发展,出现了更多的咏史诗,如章碣的《焚书坑》、李商隐的《贾生》、杜牧的《题乌江亭》(王安石与之曾唱反调)、温庭筠的《经五文原》等,均为名篇. 7. 咏物诗.这是借吟咏自然或社会事物,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诗歌,托物言志,象征比拟是其常用手法.这类诗先秦两汉已出现,唐以后佳作渐多.如王维的《相思》(“红豆生南国”)、李白的《白鹭》、杜甫的《归雁》、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于谦的《石灰吟》、王冕的《墨梅》等等,都是借自然之物,抒自己心志的名篇. 8. 咏怀诗.这是以吟咏个人抱负,反映或讽刺社会为题材的诗歌,比兴、象征、联想等是其主要手法.咏怀诗也源自《诗经》,是古诗中最重要的诗歌之一.如屈原的《离骚》、《涉江》、李白的《行路难》、《将进酒》、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苏轼的《定风波·沙湖道中遇》,陆游的《书。

4. 古代诗词有哪些形式

        古代诗歌的艺术手法主要包括抒情方式、表达技巧和修辞手法三种。

        抒情方式分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融情入景)、托物言志、怀古伤今、即事抒怀。描写方式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有白描、烘托、渲染。

        写景诗常用表达技巧有虚实结合,动静结合,以乐衬哀,上下(或远近、俯仰、时空、声色、视听)结合。其他表达技巧有抑扬、对写等。

        诗歌中的艺术手法1、表达方式: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的不同;抒情方式有(抒情方式? 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

        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 情因景生 以景衬情 融情入景 一切景语皆情语等。2、结构形式:诗歌的结构形式,常见的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卒章显志,过渡、铺垫、伏笔等。

        3、修辞手法:主要的修辞手法有:"对偶""比喻""拟人""借代""夸张""排比""反复""象征"寄寓 寄托等,4、写作技巧:写作技巧包括:赋比兴、衬托、对比、渲染、卒章显志、画龙点睛、以小见大、欲扬先抑、联想想象、语序倒置等。

5. 诗词的形式

        诗歌的分类中国古代诗歌大体可分为两大类:一类叫古体诗(或“古风”),这个名称始于唐代,唐人把当时新出现的格律诗称为近体诗,而把产生于唐以前较少格律限制的诗称为古体诗。

        后人沿袭唐人说法,把唐以前的乐府民歌、文人诗、以及唐以后文人仿照它的体式而写的诗歌,统称为“古体诗”。近体诗也即通常所讲的格律诗,源于六朝,成于唐朝。

        其中律诗为正体,分五言律、七言律和排律三种。每诗八句四联,分别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其中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

        四句的为绝句,是指将律诗断开的意思,分五绝和七绝两种。 与之相对的是古体诗。

        唐朝之前的诗基本上都是古体诗,唐以后也有大量古体诗存在。 按字数分,有三言、四言、五言(五古)、七言(七古),七言以上称杂言。

        楚辞体也即骚体也属于古体诗。 古体诗用韵、对仗、平仄都不严格——因为这些都是近体诗即格律诗的基本特征。

        古体诗中间还有一大类是乐府,汉以前诗是合乐的。汉以后诗乐分离,曲调可能失传,但乐府的格式和名称保留下来,通常都以具体而固定的题目出现。

        这些题目体裁包括:歌行、吟、辞等等。其中歌行又分长歌行(五言)和短歌行(四言)。

        三国时的曹操善写乐府。 唐时李白尤善古体(也称古风)和乐府,杜甫乐府、古体写得也很多。

        词词是由诗歌演变而来的体裁。词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

        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每首词都有一个曲调名称,叫“词牌”。

        词的篇幅比较短小,最短的只有十几个字。如《十六字令》,最长的不过240字,如《莺啼序》。

        一般认为58个字以内为“小令”,59字至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词从结构上看多数是分段的,一段在音乐上叫“一阕”(或“一片”)。

        词从片数来分有单调(不分片)、双调(分两片)、三叠(分三片,如《兰陵王》)、四叠.曲曲是继诗、词而兴起的一种古典诗歌体裁,盛行于元代以后。曲有散曲和剧曲之分。

        散曲只供清唱吟咏之用,剧曲进入戏剧,成为唱词。曲有曲牌和宫调。

        曲牌是一支曲子的谱式,规定了曲子的句数、字数、平仄、押韵的格式,每一个曲牌都隶属于一个宫调,每个宫调都有若干个曲牌。 现代诗歌的标准应该没有变:语言美,节奏美,音韵美,意境美。

        好的诗歌应该用语言吸引人,用节奏与音韵感染人,用意境去溶化人。但现在的好多所谓好诗歌是把完整的句子弄残废,把顺溜的句子变的拗口,把明白的句子让人看不懂。

        好诗应是:辞近旨远,真情实感,意境阔大,情景交融,“明理为文,秀气成采”。且诗歌诗歌,既要诗,还要歌,诗歌不仅要有韵律节奏,还要朗朗上口。

        整体来看,诗要让人在其中陶冶性情,学到知识。文学,尤其是诗,绝对没有自然成采可言,一定要有人加工而成的。

        “云霞雕色,有逾画工之妙,草木贲华,无待锦匠之奇”不是诗所应遵循的规律。诗是一门藏的艺术。

        好诗,就是用最少的文字,包含最深最美最多最能点击人心灵冲击人视觉美感的与音乐有关的语句!我们这个时代在共同期盼完美诗人的出现,她应该同时具备古典美感、现代哲思、超现实主义的浪漫,方才能盖过古今中外的经典而荣升为经典,这是一个极限,只有跨越才能被广泛地接受和承认。诗歌创作自古以来离不开“写作手法”,尤其是现代诗歌.写作手法包括“意象”、“意境”、“表述”、“结构”、“修饰”等等,这方面古诗词也好,新诗也罢,除了格律部分有所区别,其它无一不是这样.。

       

求现代诗歌的语言组织和意象表现技巧

       怎样作古诗词,是一个既简单又不太简单的问题,笔者在本文中只针对古诗词的结构进行解说,希望广大爱好古典诗歌的朋友能从中获益。

       一、 诗体

       关于诗歌的种类,问题是相当复杂的,这里只是根据王力先生〈诗词格律〉书中说法简要讲讲。

       古代诗歌按格律分,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又称古风或古诗;近体诗又称今体诗,近体诗以外的古典诗歌通称古体诗。律诗只能押平韵,古诗则还可以押仄韵。

       古代诗歌以字数分有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一般诗集都分为五言诗,七言诗。这是古典诗歌的基本结构,为什么要这样分,因为这和古诗的“节奏”有关,至于古诗节奏是什么,会在以后的章节中讲到。古风按字数分为五古、七古。律诗也可分为五律和七律。律诗中也有长篇,称为排律。除了五言、七言之外,古诗还有杂言体。杂言指长短句杂在一起,比如李白的〈蜀道难〉就是杂言。杂言诗歌一般不另立一类,而只归入七古。甚至篇中完全没有七字句,只要是长短句,也就归入七古。这是习惯上的分法,没有什么理论根据。

       古代诗歌还有一种绝句,过去把绝句算为律诗,但根据北师大的王力教授和楮斌杰教授的说法,作为五言四句体的绝句,应该比律诗的起源更早,所以绝句单独算一类,既包括古绝也包括律绝。为什么叫绝句,明吴呐〈文章辩体〉引〈诗法源流〉说:“绝句者,截句也。”也就是说绝句是把诗歌的开头、结尾或者中间部分截取后的诗。但是,绝句的本质是一种五言或七言四句诗体。

       二、律诗

       而近体诗以律诗为代表,产生与初唐,一般认为他们的开创者是初唐人沈诠期和宋之问。为什么律诗比较难做却会不可避免的出现呢?这是因为此前古代中国的诗歌,从〈诗经〉到乐府诗歌都是合乐的,有音乐伴奏。但后来诗歌逐渐脱离音乐,这样它只能依靠自身解决音乐中的节奏和抑扬顿挫之美,这也就只能靠汉语本身的声调变化来解决了,这是律诗出现最根本的原因。律诗的发展有两源,一是对仗的盛行,二是声调的发展。正常情况下,做好律诗肯定就可以做好古诗,所以,写古典诗歌都先丛律诗开始。

       由于律诗的韵、平仄、对仗,都有很多讲究。由于格律很严,所以称为律诗。律诗的特点,按照前人分析,有六大要素:

       1、 整:每句字数整齐,或五言,或七言。2、俪:要求在诗歌中使用骈俪,即使用对仗。

       2、 叶:指奇偶两句的平、仄是依次相对的。4、韵:指古诗只能押平声韵。

       5、谐:是指全篇的平仄有较严格的规定。6、度:指全篇文字是一定的。

       实际上,律诗最重要的,按照王力先生和启功先生的说法,只有四个关键:

       1、 每首限定八句,五律共四十字,七律共五十六字。律诗每两句称为一联,其开头两句称为首联,中间两句称为颔联,下面两句称为颈联,最后一句又称尾联。

       2、 只能押平声韵。

       3、 每句的平仄,包括句与句的平仄,都有严格的规定。

       4、 每篇必须有对仗,除首尾两联外,中间各联都必须对仗。

       /archiver/?tid-503.html

       如何学写古诗

       格律常识

       近体、古体

       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被称为近体诗或今体诗,古人这么叫,我们现在也跟着这么叫,虽然它其实是很古的,在南北朝的齐梁时期就已发端,到唐初成熟。唐以前的诗,除了所谓“齐梁体”,就被称为古体。唐以后不合近体的诗,也称为古体。

       古体和近体在句法、用韵、平仄上都有区别:

       句法:古体每句字数不定,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乃至杂言(句子参差不齐)都有,每首的句数也不定,少则两句,多则几十、几百句。近体只有五言、七言两种,律诗规定为八句,绝句规定为四句,多于八句的为排律,也叫长律。

       用韵:古体每首可用一个韵,也可以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韵,允许换韵;近体每首只能用一个韵,即使是长达数十句的排律也不能换韵。古体可以在偶数句押韵,也可以奇数句偶数句都押韵。近体只在偶数句押韵,除了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以平声收尾则押韵,以仄声收尾则不押韵。五言多不押,七言多押),其余的奇数句都不能押韵;古体可用平声韵,也可用仄声韵;近体一般只用平声韵。

       平仄:古、近体最大的区别,是古体不讲平仄,而近体讲究平仄。唐以后,古体也有讲究平仄,不过未成规律,可以不管。 古体诗基本上无格律,所以我只给大家介绍近体诗。

       用韵

       唐人所用的韵书为隋陆法言所写的《切韵》,这也是以后一切韵书的鼻祖。宋人增广《切韵》,编成《广韵》,共有二百余韵。实际上唐宋诗人用韵并不完全按这两部韵书,比较能够反映唐宋诗人用韵的是金人王文郁编的《平水韵》,以后的诗人用韵也大抵根据《平水韵》。

       《平水韵》共有一百零六韵,其中平声有三十韵,编为上、下两半,称为上平声和下平声,这只是编排上的方便,二者并不存在声调上的差别。近体诗只押平声韵,我们就只来看看这些平声韵各部的韵目(每韵的第一个字):

       上平声: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鱼、七虞、八齐、九佳、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

       下平声:一先、二萧、三肴、四豪、五歌、六麻、七阳、八庚、九青、十蒸、十一尤、十二侵、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

       光是从这些韵目就可以看出古音和今音已大不相同。有一些在古代属于不同韵的,在现在已看不出差别,比如东和冬,江和阳,鱼和虞,真和文,萧、肴和豪,先、盐和咸,庚和青,寒和删,等等。

       如果我们具体看一看各个韵部里面的字,又会发现一个相反的情况:古人认为属于同一韵的,在今天读来完全不押韵。比如杜甫《三绝句》第一首(以下引诗均以杜诗为例,不再注明):

       楸树馨香倚钓矶,

       斩新花蕊未应飞。

       不如醉里风吹尽,

       可忍醒时雨打稀。

       “飞”和“稀”在平水韵中同属五微,但在普通话读来并不押韵。

       又如第二首:

       门外鸬鹚去不来,

       沙头忽见眼相猜。

       自今以后知人意,

       一日须来一百回。

       “猜”和“回”在《平水韵》中同属十灰,但在现在普通话中也不押韵。

       古体诗的押韵,可以把邻近韵部的韵,比如一东和二冬、四支和五微,混在一起通用,称为通韵。但是近体诗的押韵,必须严格地只用同一韵部的字,即使这个韵部的字数很少(称为窄韵),也不能参杂了其他韵部的字,否则叫做出韵,是近体诗的大忌。但是如果是首句押韵,可以借用邻韵。因为首句本来可押可不押,所以可以通融一下。比如《军中醉饮寄沈八刘叟》:

       酒渴爱江清,

       余甘漱晚汀。

       软沙倚坐稳,

       冷石醉眠醒。

       野膳随行帐,

       华音发从伶。

       数杯君不见,

       都已遣沈冥。

       这一首押的“汀、醒、伶、冥”属下平声九青,但首句借用了八庚的“清”。这叫做借邻韵发端,在晚唐开始流行,到了宋代,甚至形成了一种风气。

       现代人写近体诗,当然完全可以用今韵。如果要按传统用《平水韵》,则不能不注意古、今音的不同,读古诗更是如此。这些不同,有时可以借助方言加以区分,但不一定可靠,只有多读多背了。

       /viewthread.php?tid=2127

       现代诗歌的写作技巧

       一、语言和意境的运用

        我们都知道,现代诗歌有三个明显而具体的要素,它们是:语言,意境和韵律。由此可见语言和意境对一首现代诗歌有多么关键的作用。如果要鉴赏一部现代诗歌的好坏,这两个因素是首先的,必不可少,也是不能忽略的。

        语言来自于生活,这一点我们都知道,但任何体裁文章使用的语言,都不是真正在生活里的语言。“艺术来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其实这指的也就是任何文学体裁的语言来源于生活,但也“必将高于生活。”

        作为一种诗意化的文学体裁,在语言这方面,就更有着不可言说的重要作用和魅力了。一首现代诗歌里,如果语言优雅而别致,就必定有一些嚼头和看头;而如果语言使用不当,就会败坏整个作品的氛围和格调。至于意境,我个人认为也就是能渲染作品和氛围的一些东西,可以是一幅幅打开的画面,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也可是一种感触或哲思,禅意。也就是说意境的划分大致两类:有形和无形,能看得见的物体和画面,就是有形的意境,还有一种意境是无形,因为并没有那种画面和物体,这种意境存在的只是一种思想,或感悟。

       二、韵律和节奏的把握

        凡是接触过文学的人,我们都知道韵律的意思。在古典诗词里,韵律的作用十分重要,如果缺少了韵律,或韵律不整,那么古典诗词就不能叫诗词,最好的诗词也会失去看头。

        新文化运动后,在早期的现代诗歌里,诗人们对韵律的把握非常周到而细致。在早期现代诗歌作品里,我们经常能读到那些韵律和节奏把握都很巧妙的好作品,这些好作品带给我们的感受,通常是阅读轻快,优美,抑扬顿挫,也或干练,大气,醇厚,回味悠长。这些韵律和节奏的佳作,同时也是最好的朗诵作品。

       三、清新灵动法

        我们都知道,诗歌都是由每个细致的句子构成。这里的清新和灵动,指的都是句子的表达和结构。一个句子的构成,有许多种方式,在表达上,一般个人都喜欢用自己惯用的手法和个性来组织语言,有拖沓的,凝练的,清新和雅致的,也有繁琐和啰嗦的,诗歌水平和风格的差异,我想首先就是来源于一个人组织语言能力的差异吧。清新其实只是一种感觉,是清爽和鲜活的组合。如果一个句子的组合或一首诗歌的表达能达到这点,给读者默默间送去清爽和鲜活,又怎能不令读者喜欢和动容?

        而灵动,则是指表达中蕴含一种无形的力量和动感,使陈旧的画面鲜活,使静止的物象跳跃,使暗淡的颜色明亮,甚至能令死去的物体重生!由此,我们可见灵动有多么巨大的作用,也由此可见,灵动的“动”实际上就是一种无言的力量。

       四、拟人法

        说到拟人,我们都知怎么回事,而诗歌里的拟人,并不是单纯的比喻,如果是这样,那么诗歌就要丢失原本具备的诗意,语感和意韵。

        诗歌中的拟人法,是指将要表达的主题或物象形象的人物化,或借用人物的某些个性的特点来咏物,如果表达恰当,甚至能让虚拟的人和真实的物共成一体,借人咏物,以物喻人,取得的效果,自然不可比拟。

       五、素描法

        说到素描,我们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就是用铅笔在白纸上画下物体或人像,也可以是粗象的思维。那么,诗歌是用语言组合起来的,又怎么来用笔来绘画呢?

        呵呵,写诗时咱们不必借用铅笔,有时候,语言就是最好的铅笔,在我们的手中,利用意境和韵律,咱们可以描绘出一幅幅比铅笔和白纸更加美丽的画面。而且,这些画面里,不只有美丽,粗犷,细腻,或朦胧,还有图画作品所不能及的柔美,感性,优美的意境,诗意,以及打开的哲思,读起来余香满口,回味悠长。望采纳,谢谢

       好了,今天关于“诗歌结构技巧有哪些”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对“诗歌结构技巧有哪些”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